小学三年级日记:鸡兔同笼?

合集下载

数学日记:鸡兔同笼问题

数学日记: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2014年4月19日星期六晴转多云星期五的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到“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脚,问鸡兔各几何?”这一题的时候,老师又说了一种解题方法:94÷2-35。

老师并没有为此算式解释,而是直接跳了过去。

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于是,在星期六,我又把这道题拿出来仔细思考。

终于我明白了:我们假设这94只脚都是鸡的,一只鸡有2只脚,就会有94÷2只鸡了,可我们在把一只兔的脚都看作鸡脚的时候,无形中就多了一些头,这些头数刚好就是兔的只数了。

所以94÷2-35就是在求兔的只数了。

正当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新的烦恼又来了:在这个算式中,我们是把兔子当做鸡来算的,那么反过来,把鸡看做兔子是不是也可以呢?我便又投身于与数字的“斗争”中。

可94÷4不是整数啊﹗那可怎么办?难道鸡变兔子就真的不可以吗?我仔细想了想,终于让我想出了办法。

我们也可以假设往35只鸡和兔子里再加一只鸡,一只鸡有2只脚,那么就共会有94+2=96只脚了,35+1=36个头了。

36-96÷4=12是兔子的只数,再用36-12=24,可我们在之前多加了一只鸡进去,所以鸡的只数应该是24-1=23只。

我两种方法都做起来了,当然感到无比的自豪。

为了验证我的成果,我便出了1道题给自己做:共有84只螃蟹脚和鸡脚,12个头,问鸡蟹各几何?84÷2-12=30可我刚做到这儿,就犯迷糊了,共有12只螃蟹和鸡,怎么光螃蟹就有30只了,这可怎么一回事呢?我仔细看了看题,终于恍然大悟。

84÷2-12是我们假设后多出来的鸡,可1只螃蟹的脚是1只鸡的脚的4倍,所以1只螃蟹的脚比1只鸡的脚多3倍。

就应该用(84÷2-12)÷3,这样算出的答案就对了。

可上面“鸡兔同笼“的那一题为什么可以直接用94÷2-35呢?经过我的研究,上题是因为1只兔子的脚数是1只鸡的2倍,所以1只兔子的脚数就比1只鸡的脚数多2倍。

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就在今天,我学习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出自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记叙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四种方法解这道题。

一:列表法,从有一只鸡一只兔开始依次往下试,按照试出的结果计算,看哪一个正好是35个头,94只脚。

二:假设法,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兔,算出脚数,减去实际的脚数,再除以鸡兔两脚的差,算出的结果就是另一种动物。

三:方程法,设兔为x只,则鸡为35-x只。

再根据鸡的脚数加兔的脚数等于鸡兔共脚数列出方程,再解方程。

四:抬腿法,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

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以后,我要把这几种解题方法用到其他鸡兔同笼的应用题中。

小学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有味的数学题能够锤炼小朋友的大脑,查字典数学网为大伙儿提供了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期望对大伙儿的学习有所关心!许多同学怕上奥数课,因为一道道难缠的奥数题会搞得人头昏脑胀。

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

平常的课堂老师单调重复得比较多,让人乏味。

每次奥赛课却给我带来新奇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常难以解决的摸索题,在那个地点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欢乐。

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如此写的: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 5千克,假如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觉,自己讲解了:“事实上这道题蛮简单的。

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

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

”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

”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 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

”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专门简便,大伙儿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

”夸得我内心美滋滋的。

我学习,我欢乐,那个地点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它吧!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数学日记鸡兔同笼作文

数学日记鸡兔同笼作文

数学日记鸡兔同笼作文
周六,爸爸带我回奶奶家玩一天。

到了奶奶家,我便央求奶奶带我出去转几圈。

奶奶答应了,我和奶奶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我和奶奶走在乡间小路上,发现了一片农场,农场主养了鸡。

看到了鸡,我想到了鸡兔同笼问题,我便出题考考奶奶:如果鸡兔同笼,鸡比兔子的3倍多一只,总共有152条腿。

那兔和鸡各有几只?
看奶奶没有办法,我就告诉了奶奶答案:如果是鸡比兔子的3倍多一只,那就把多的一只鸡去掉,一只鸡2条腿,那就还剩152-2=150(条)腿。

接着分组,鸡是兔子的3倍,那一组就是3只鸡+1只兔,1组是3×2+4×1=10(条)腿。

然后求一共多少组3只鸡+1只兔,150÷10=15(组)。

最后求数量,鸡有15×3=45(只),还要加上去掉的一只鸡,45+1=46(只),兔有15×1=15(只)。

问题就解决了。

听了我的解释,奶奶恍然大悟。

看来,数学知识就像影子,如影随形,处处陪伴着我。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今天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经典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一个笼子里关了若干只鸡和兔子,总共有35只头和94只脚。

现在让我们来算一下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我首先列了两个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鸡的数量为j,兔子的数量为r,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
j + r = 35(1)
上式(1)是根据题意“总共有35只头”得出的,下式(2)是根据题意“总共有94只脚”得出的。

然后我用消元法解出j和r的值,得到:
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和12只兔子。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其中隐藏了一些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我很喜欢这种需要用数学知识和技巧解决的问题,它们不仅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魅力。

经过这道题目的练习,我对于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我相信只要坚持学习,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爱好者。

鸡兔同笼日记

鸡兔同笼日记

鸡兔同笼日记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鸡兔同笼的实验。

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我
们通过这个实验来学习如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这个实验是让
我们在一个笼子里放入鸡和兔,然后观察它们的数量和腿的数量,从
而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确定了笼子里放入了鸡和兔的数量,然后我们开始观
察它们的腿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所有动物的腿数总共有X只。


们知道,鸡的腿数为2,而兔的腿数为4,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一个数学
方程:2a+4b=X。

其中,a代表鸡的数量,b代表兔的数量。

通过解这
个方程式,我们就可以得到鸡和兔的数量。

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我们所放入的动物的数量并不是
问题的关键点。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所得到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启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更加重要,而不是问题本身的难度。

总之,这个实验虽然相对简单,但它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技巧:如何以一种全面、简单、生动的方式处理问题,并通过数学方法解决
问题。

这个技巧毫无疑问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和生活都将起到指
导和启迪作用。

鸡兔同笼类的数学故事

鸡兔同笼类的数学故事

鸡兔同笼类的数学故事
《有趣的鸡兔同笼》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和鸡兔同笼有关的特别好玩的事儿。

那是我小时候,一次去乡下的爷爷家。

爷爷家有一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养了一些鸡和兔子。

有一天,我看着这些鸡和兔子发呆,突然就想到了鸡兔同笼这个问题。

我开始数鸡和兔子的数量,鸡有 8 只,兔子有 5 只,然
后我就开始琢磨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

我想着如果按照正常来算,一只鸡有两只脚,8 只鸡那就是16 只脚呀;一只兔子有 4 只脚,5 只兔子就是 20 只脚,那加起来总共就是 36 只脚。

可我就想调皮一下,我找了根小棍去逗那些鸡和兔子,想让它们换个站的姿势,这样我再来数数脚的数量是不是一样。

那些鸡被我吓得咯咯叫,扑腾着翅膀乱跑,兔子也被吓得在笼子里窜来窜去,院子里一下子变得热闹无比。

我玩得不亦乐乎,追着鸡跑,赶着兔子跳,一会儿功夫我就满头大汗了。

爷爷看到我这副模样,笑着问我在干啥,我得意地告诉他我在研究鸡兔同笼呢,还把我的计算过程说了一遍。

爷爷笑得更开心了,直说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次想到那混乱又欢乐的场景,我都会忍不住笑起来。

鸡兔同笼这个数学问题在我心里也不再是枯燥的算式,而是充满欢乐和回忆的有趣体验。

现在想想,数学其实也可以很有趣呀,就像那次在爷爷家院子里的鸡兔同笼游戏一样,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特别的记忆。

我学会了鸡兔同笼作文

我学会了鸡兔同笼作文

我学会了鸡兔同笼作文《我学会了鸡兔同笼》嘿,你知道不?最近我可牛了,学会了一个超厉害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

有一天,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突然就讲到了鸡兔同笼这个问题。

我一听,脑袋就大了。

啥鸡呀兔呀的,这可咋算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我在下面却听得云里雾里。

“哎呀,这也太难了吧。

”我小声嘀咕着。

下课后,我赶紧去找我的好朋友小明。

“小明,那个鸡兔同笼的问题你听懂了没?”我着急地问。

小明挠了挠头,说:“我也有点迷糊呢。

”我俩正犯愁的时候,学习委员小红走了过来。

“你们咋啦?愁眉苦脸的。

”小红问。

我们把困惑跟小红说了。

小红笑了笑,说:“这鸡兔同笼其实不难,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小红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假如有一个笼子,里面有鸡和兔。

我们先假设全是鸡,那腿的数量就好算了。

然后再根据实际腿的数量去调整鸡和兔的数量。

”小红一边画一边讲,我和小明听得可认真了。

“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小明说。

我也点了点头,“嗯,有点懂了。

”可是,等我们自己做的时候,又犯难了。

“哎呀,这咋还是不会呢?”我有点着急了。

小明也皱着眉头,“是啊,这比想象中难多了。

”这时候,小红又过来了。

“别着急,多做几遍就会了。

来,我们一起做。

”在小红的耐心指导下,我们终于学会了鸡兔同笼的问题。

“哈哈,原来也不难嘛。

”我开心地说。

小明也笑了,“是啊,多亏了小红。

”小红摆了摆手,说:“互相帮助嘛。

以后遇到问题别害怕,多思考就一定能解决。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鸡兔同笼的问题了。

我还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其他同学。

我学会了鸡兔同笼,我真快乐!以后遇到难题,我也不怕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肯努力,就一定能学会。

“鸡兔同笼” 有趣的数学题日记500字 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 有趣的数学题日记500字 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有趣的数学题日记500字数学日记我从小就爱数学,爱做数学题,特别是数学广角。

说起数学广角,我想起了这个学期的鸡兔同笼问题,起初我一听这名儿,便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不简单。

但我并没有被问题吓倒,难题反而能激发我的兴趣。

我开始不断研究此类题,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这题可以用假设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种方法。

不过我更倾向假设法,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十分有趣。

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头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是多少,再从中求出兔的数量。

从中我还发现了几个数量关系呢!①兔=(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②鸡=(每只兔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而且这类题目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会随时遇到,前些日子妈妈带我去万寿宫买练习本,簿练习本08元/本,厚练习本15元/本,妈妈给我99元钱让我买8本练习本。

我立刻就明白妈妈是在考验我呢!我可不能让她小看了我,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买了5本厚练习本、3本簿练习本。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

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

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

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

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

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

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

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Once upon a time, in the realm of mathematics, there was a curious problem known as the "Chicken and Rabbit in a Cage." It posed a challenge to the wits of many young scholars, myself included. The puzzle went something like this: There were some chickens and rabbits in a cage. If you count all the heads, there are 35. And if you count all the legs, there are 94. How many chickens and rabbits are there in the cage?曾经,在数学的王国里,有一个被称为“鸡兔同笼”的有趣问题。

它向许多年轻学者,包括我,提出了挑战。

这个谜题大致是这样的:有一个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子。

如果你数所有的头,总共有35个。

如果你数所有的腿,总共有94条。

那么这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呢?As I pondered this question, I realized it required a careful balancing of equations and logic. I began by setting up variables to represent the number of chickens and rabbits. Let's say there are x chickens and y rabbits. Then, I could establish two equations: one for the heads and one for the legs.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它需要仔细平衡方程和逻辑。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跟着母亲来到表姐家。

我表弟正在做数学作业。

其中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问题是:有多少只鸡和兔子?它们有88个头和244英尺。

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子?
我看到后心想:这个题目好奇怪啊,我一定要把它解开。

从那以后,我想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解决,比如读书、问父母等等。

看来我得去找我表弟了。

听了之后,我的表弟耐心而仔细地告诉了我,并给了我一些例子
我知道后就问:“还有别的方式能把它解开吗?”
表哥笑着说:“你自己去百度吧。


说干就干,我打开百度,输入题目一看,哦,原来是这么做呀。

首先假设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只脚站着。

现在,地面出现脚的总脚数的一半。

244除以2等于122(只)现在鸡的头数求了一次,兔的头数求了两次。

122减去88等于34(只)兔子的只数是34只,88减去34等于54(只)鸡的只数当然就是54只了。

在数学世界里,有许多谜团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和解决。

五年级:幸福薰衣草。

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xx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最新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最新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最新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最新小学生数学日记:鸡兔同笼,查字典数学网为您带来,期望帮到您。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欢乐。

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如此写的: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 5千克,假如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觉,自己讲解了:事实上这道题蛮简单的。

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

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

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

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

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专门简便,大伙儿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

夸得我内心美滋滋的。

我学习,我欢乐,那个地点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它吧!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小学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

2019年小学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有趣的数学题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脑,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许多同学怕上奥数课,因为一道道难缠的奥数题会搞得人头昏脑胀。

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

平时的课堂老师单调重复得比拟多,让人乏味。

每次奥赛课却给我带来新鲜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时难以解决的思考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这样写的: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现,自己讲解了:“其实这道题蛮简单的。

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

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

〞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

〞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

〞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很简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

〞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学习,我快乐,这里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吧!评:“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是新课程所追求的,面对人人头痛的奥数题,小作者却“情有独钟,〞可见其热爱数学,热爱奥数,善于从学习中寻找成功的快乐。

日记真实纪录了小作者另辟捷径解决一道奥数题的过程,我们也看到了开放的课堂翻开了学生思维定势,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机。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篇一: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数学日记之《鸡兔同笼》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就在今天,我学习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出自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记叙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四种方法解这道题。

一:列表法,从有一只鸡一只兔开始依次往下试,按照试出的结果计算,看哪一个正好是35个头,94只脚。

二:假设法,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兔,算出脚数,减去实际的脚数,再除以鸡兔两脚的差,算出的结果就是另一种动物。

三:方程法,设兔为x只,则鸡为35-x只。

再根据鸡的脚数加兔的脚数等于鸡兔共脚数列出方程,再解方程。

四:抬腿法,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

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以后,我要把这几种解题方法用到其他鸡兔同笼的应用题中。

篇二:数学日记第一篇: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

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24厘米。

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第二篇:数学日记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今天是我第一次养鸡和兔子,我将它们放在同一个笼子里,看它们会产生什么样的互动。

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发现鸡和兔子都已经醒了。

兔子正在慢悠悠地吃着草,而鸡则在旁边找食物,似乎对于早餐非常渴望。

到了上午,鸡和兔子似乎慢慢变得熟悉起来了。

它们互相嗅了嗅,然后兔子跳到了鸡背上,而鸡则无动于衷。

看着它们互动,我心里感到非常开心。

中午,我给它们准备了一些食物,分别放在了两个碗里。

鸡很快就吃完了自己的食物,而兔子则一点点地吃着。

看到这个情景,我感到有些担心,担心兔子会不会吃饱。

下午,我决定给它们找一些玩具,让它们在笼子里玩耍。

我找到了两个小球,一个给鸡,一个给兔子。

然后我把小球放在了笼子里,它们立刻就对小球产生了兴趣。

鸡开始用爪子拨弄小球,而兔子则用嘴巴抓住小球,一直在玩耍。

看着它们玩耍的样子,我觉得非常有趣。

晚上,我给它们准备了睡觉的地方。

我为鸡做了一个小窝,让它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觉,而兔子则在旁边的草堆里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

看着它们安静地睡着,我觉得非常满足。

通过鸡和兔子这个同笼的实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它们之间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互动,但它们彼此之间似乎有一种相互守望的感觉。

它们在同一个笼子里生活,互相倚靠,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通过这次实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是有感情的。

我们应该尊重它们,关爱它们,让它们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这次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更加爱护这些小动物。

我希望我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继续关注它们的生活,为它们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幸福。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动物世界的奥秘和美妙。

它们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和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情感。

我们应该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为它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明白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它所包含的无限可能。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存在,同时也要学会与它们共生共存。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日记】鸡兔同笼_450字
今天,我在农村的朋友家里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鸡兔同笼。

我在网上听说过这个故事,但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所以我感到非常兴奋。

这个鸡兔同笼的故事很有意思。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鸡和一只兔子,他在一个小笼子里把它们放在了一起。

他想测试一下,兔子到底能否和鸡一起生活。

他想知道,它们会不会争斗,或者是彼此照顾。

一段时间之后,他得出了结论:鸡兔同笼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当我亲眼见到这个鸡兔同笼的时候,我才真正相信了这个故事。

在我朋友家的院子里,有一只白色的兔子和一只红色的鸡在一起生活。

它们不仅和睦相处,而且还互相帮助。

兔子在早晨的时候蹦蹦跳跳地跑到鸡的身边,告诉鸡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而鸡也会在晚上陪着兔子,一起去寻找食物。

看到它们和睦相处的样子,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鸡和兔子明明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都不一样,但它们却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谚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也许,和睦相处只需要一颗宽容的心。

我蹲在地上看了好一会儿,然后突然想到这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相似。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不一样,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包容和谅解对方,就一定能够和谐共处。

我们也可以向鸡兔一样,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离开朋友家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感动。

这次看到鸡兔同笼,不仅让我相信了这个可爱的故事,更让我对和睦相处和互相帮助有了更深的理解。

愿我们都能向鸡和兔子一样,和睦相处,创造美好的世界。

小学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小学数学日记(鸡兔同笼)

2019年小学数学日记(鸡兔同笼)数学日记鸡兔同笼许多同学怕上奥数课,因为一道道难缠的奥数题会搞得人头昏脑胀。

而我对它却情有独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

平时的课堂老师单调重复得比较多,让人乏味。

每次奥赛课却给我带来新鲜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时难以解决的思考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又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其中一道题是这样写的:3头牛和8只羊共吃青草42.5千克;8头牛和23只羊一天吃共青草117.5千克,如果一头牛一天吃草的千克数是一只羊的3倍,那一只羊一天吃草多少千克?老师问:这道题谁会解答?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发现,自己讲解了:其实这道题蛮简单的。

我们由3头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头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师的解答步骤共有4步,而我想的才用了3步。

老师讲完后,我说:老师,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决问题。

老师说:那你说一说你的解法。

我说:条件里说一头牛一天吃的草是羊一天吃草数的3倍,我把牛转化成羊来算后,3头羊就转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头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的总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

老师笑着说:对,安婷的解题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这道题上使解答很简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学习这种不断求新的学习态度,不要只满足于一种解法。

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2019年小学数学日记(鸡兔同笼):我学习,我快乐,这里的风景真奇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吧!评: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是新课程所追求的,面对人人头痛的奥数题,小作者却情有独钟,可见其热爱数学,热爱奥数,善于从学习中寻找成功的快乐。

日记真实纪录了小作者另辟捷径解决一道奥数题的过程,我们也看到了开放的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定势,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机。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鸡兔同笼数学日记
标题:鸡兔同笼的奇妙数学之旅
亲爱的日记,
今天,我与数学课上的一个经典问题——“鸡兔同笼”进行了一次深入而有趣的对话。

这个问题不仅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让我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化和模型构建有了更深的理解。

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笼子里关着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的总头数是35个,脚数总共有94只。

那么,这个笼子里究竟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呢?
首先,我明白每只鸡有1个头和2只脚,每只兔子也有1个头,但有4只脚。

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元一次方程组问题,可以用两个等式来表示:设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则有x + y = 35(头的数量)以及2x + 4y = 94(脚的数量)。

接下来,我通过化简第二个等式得到了x + 2y = 47。

然后,我用第一个等式减去简化后的第二个等式,解出y=11(兔子的数量)。

再将y=11代入第一个等式中,解得x=24(鸡的数量)。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明白了数学并非仅仅是数字和公式的游戏,它更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鸡兔同笼的故事,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数学的魅力所在。

今后,我会更加热爱并努力学习数学,因为它可以帮助我理解世界,解答生活中的种种谜题。

这次的“鸡兔同笼”探索经历,让我深刻体验到数学之美,更激发了我对未知问题持续探索的热情。

明日,我将继续在数学的世界里寻觅更多智慧的火花。

结尾处,我想引用一句名言:“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而不简单。

”今日之悟,令我受益匪浅。

期待明天新的数学挑战!
你的朋友,
[你的名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小学三年级日记
鸡兔同笼?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跟着妈妈来到表哥家。

表哥正在做数学作业,其中有一条题目激
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有若干
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
兔各有多少只?
我看到后心想:这个题目好奇怪啊,我一
定要把它解开。

之后我想了很多种办法都没有解开,例如:看书,问爸妈等还是不行。

看来只好找表哥了。

表哥听后耐心细致的讲给我听,还给我举例子……
我知道后就问:“还有别的方式能把它解
开吗?”
表哥笑着说:“你自己上百度找找呗。


20 ×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