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免疫效果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0期(总第267期) 卫生检疫
55
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免疫效果的措施
朱慧娟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兽医局 274700)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10-0055-02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的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化猪场的安全生产愈来愈依赖于规范化的疫苗免疫。
搞好猪场疫苗免疫接种,才能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规模猪场的健康发展。
1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接种疫苗的猪群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有的强些,有的弱些,而绝大多数猪接种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但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就已获得免疫,接种疫苗后发生疫病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主要原因是: 1.1 环境条件差 猪体内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
当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都会引起猪体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猪体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取得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1.2 疫苗的质量问题 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疫苗质量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安全和有效。
产品必须是用真正合格的SPF 胚生产出的高效、精确的弱毒活疫苗,同时对疫苗辅助物如保护剂、稳定剂、佐剂、免疫修饰等免疫佐剂进一步改善,大幅度改善常规疫苗的免疫力。
通常弱毒苗和湿苗应保存于-15℃以下,耐热冻干弱毒苗应保存于2~8℃,否则影响免疫效果。
1.3 免疫的剂量过大或过小 弱毒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个繁殖过程,接种到猪体内的疫苗必须含有足量的有活力的病原,才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获得免疫。
若免疫的剂量不足将导致免疫力低下或诱导免疫力耐受;而免疫的剂量过大也会产生强烈应激,使免疫应答减弱甚至出现免疫麻痹现象。
1.4 干扰作用 同时免疫接种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
产生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1)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似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2)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例如初生仔猪用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后,疫苗毒在呼吸道上部大量繁殖,于是伪狂犬病病毒竞争地盘,同时又干扰伪狂犬病病毒的复制,起到抑制和控制病毒的作用。
1.5 应激因素 提高免疫力本身对动物来说就是一种应激反应。
免疫接种是利用疫苗的致弱病毒去感染猪只机体,这与天然感染得病一样,只是病毒的毒力较弱而不发病死亡,但机体经过一场恶斗来克服疫苗病毒的作用后才能产生抗体,所以在接种前后应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而规模化猪场的仔猪,既要实施阉割、断尾、驱虫等保健措施,又要发生断奶、转栏、换料等饲养管理条件变化。
2 提高疫苗接种效果的措施
2.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科学的免疫程序应根据猪群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来制定。
无抗体监测条件的猪场,应根据当地疫情、猪的品种、来源、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来制订。
一旦制订应严格执行。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养殖户制订免疫程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有的做的过早,中和母源抗体,降低抗体水平,出现免疫空白期;超剂量免疫,导致免疫麻痹;频繁免疫,易导致抗体水平不高。
2.2 使用质量高的疫苗 高质量的疫苗应具有:(1)疫苗病毒病株的免疫原性好,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强,且使用后不存在体外散毒和毒力返强的问题。
(2)每头份疫苗中含有的疫苗病毒的数量充足。
(3)生产厂家技术、工艺、设备先进,管理制度严格。
免疫接种时应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的优质疫苗,使用前应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疫苗的色泽和性状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期内。
2.3 疫苗在贮藏、运输过程中,采取合适的保存方法 弱毒苗必须用保温箱低温运输、冷冻保存(有些进口苗可在4℃保存),避免日光直射。
油乳剂苗在2~8℃保存最好。
2.4 疫苗免疫前应摇匀 冻干苗稀释后在使用前
应摇动均匀。
山东畜牧山东畜牧兽医兽医 2019年第40卷
56 夏季商品猪场猪病防控措施浅析
于凤芝 乔立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2442)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10-0056-02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疾病多发。
针对目前养猪业疫病的发生及流行特点,要做好防暑降温,做好夏季猪场疾病防控工作,减少猪病的发生,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夏季气温高、多潮湿,蚊虫滋生,细菌繁殖快,是各种病毒、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最容易发生和流行的季节。
猪场夏季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猪群采食量减少,使猪群自身免疫力下降,如果各种防控措施不到位,就容易引起疫病的发生。
因此,夏季采取有效的的防控措施,不仅关系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食品卫生和身体健康。
现就对夏季猪病防控措施进行浅析。
1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1.1 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湿度
大,猪群的采食量明显下降,会导致猪群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等现象。
建议养殖户对夏季饲料配方进行调整,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补充微量元素和一些矿物质,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减少应激,提高猪群营养水平。
一定要注意,夏季如喂潮拌料,要限时饲喂,以免饲料霉变。
饲料要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以免潮湿引起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保存期最好不超过一周,保证饲料新鲜。
1.2 做好温湿度控制 夏季的天气湿热。
温度过
高,会使猪的采食量下降,影响猪的增重。
湿度过大,影响散热,有利于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生长,常会引起湿疹皮肤病等[1]。
如果是高温加上高湿,还会引起猪中暑甚至死亡。
最好猪舍温度控制在哺乳仔猪为25~30℃、育肥猪20~23 ℃、成年猪18~21℃,湿度控制在50%~ 65%[2]。
猪舍内空气保持流通,安装排风扇或抽
风机等通风装置,条件好的可以在猪舍两端安装水帘,也可在猪舍上方搭盖凉棚遮阳、隔热、降低猪舍内温度,以便猪群处于凉爽通风舒适的环境。
1.3 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 为了增加猪
群的采食量,要适当调整饲喂时间,早上8:00饲喂可调整为早上7:00,下午5:00饲喂可调整为晚上6:00,同时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
为了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可在潮拌料里适当加些洗净的蔬菜,以增加猪群的采食量。
2.5 采用合理的免疫剂量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
养猪户为了保证使猪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剂量盲目加大到4~5头份/头,甚至7~8头份/头,往往造成免疫麻痹或损伤免疫器官。
2.6 使用抗应激药物 为了减轻在免疫期间对猪
造成的应激,可在免疫前2d 给予电解多维和其它抗应激药物。
2.7 避免免疫前后消毒 免疫前后各1~2d 内不要
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
2.8 减少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 多种因素可导致
免疫抑制,如传染性病毒病、应激(过冷、过热、惊吓等),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猪群使用抗病毒药品),日粮中某些维生素的缺乏,饲料中霉菌毒素
含量高等。
病毒病、大肠杆菌感染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平时为猪群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做好防疫消毒,避免有免疫抑制作用药物的使用,减少应激,减少疫病的发生。
2.9 加强饲养管理 猪舍内环境恶劣,突然更换
饲料等,会造成机体内分泌发生改变和微生物平衡被打破;饲养密度过高,大的噪声会引起猪的特异性应激反应,使猪抵抗力降低,在免疫接种期间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或应激作用,均可减弱疫苗免疫应答,致使疫苗免疫失败。
免疫前后要加强管理,为猪群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其它各种应激。
(收稿日期:2019–06–11)
课题来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180279 商品猪场
疫病防控技术集成在养殖场应用)成果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