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导游工作实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导游工作实例分析
多数实例涉及的是特殊问题的处理。
特殊问题处理的原则有以下3点:①遵纪守法,遵守各项法律、法规;②遵守旅游接待计划,使游客满意,使游客觉得舒服;③遇到问题及时报告旅行社,服从银行社的领导。
下面按照接团、带团、送团的顺序,介绍一些案例,并进行分析。
10.1 接团过程中的实例分析
10.1.1领取接待计划,确认接待事宜
1.具体事例
2000年7月,恰逢旅游旺季,导游员小马接受旅行社指派,准备接待一个国内团队。
提前3天拿到了接待计划(导单),导单上写着下榻孔雀新巢大酒店,而小马接过前几个团队也曾下榻在这家酒店。
在确认了用餐、用车内容之后,酒店就没有确认其他细节。
旅游团抵达前一天,小马觉得心里不踏实,就给孔雀新巢大酒店打了确认电话。
电话里总台服务员听到小马熟悉的声音,告诉小马旅行社在饭店订了房,但他执意让总台查有没有该团的号,结果发现没有。
随即小马给旅行社打了电话,旅行社仍告诉他下榻孔雀新巢大酒店。
小马要求旅行社仔细核查,发现这个团队应该下榻新开业的孔雀夕巢大酒店。
原因是新来的计划调度人员填错了导单,包括旅行社留的底单。
小马给孔雀夕巢大酒店打了电话,发现准确无误。
两家饭店,一家在城东,一家在城西,相差近40公里。
正是由于导游员的仔细,才避免了下榻饭店的错误。
2.总结分析
(1)导游员务必提前3天到旅行社领取接待计划,对计划上的所有事宜都要进行仔细核实,不能发生疏漏或存侥幸心理。
(2)旅行社难免会雇用新的员工,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工作上不出现失误,导游员要在工作中为他们拾遗补漏。
(3)同一座城市名称相似的宾馆饭店很多,要充分引起导游员的注意,做到一字不差。
(4)遇有问题及时向旅行社请示汇报。
10.1.2提前与司机联系,保证按时抵达机场
1.具体事例
旅游旺季经常会出现旅游大客车紧缺的情况,旅游大客车接团的日程安排得非常满,经常出现送一个团马上接另一个团的局面,甚至出现大客车套团的情况。
1995年的旅游旺季,导游员小张接一个由广东来的旅游团,用的是北京市旅游汽车公司一部中日野客车。
拿到旅游计划后,小张提前与司机联系,商定集合地点和出发时间。
司机杨师傅告诉她,他正在接待—个韩国团队,送韩国团后接她这个团,但还不能确定去机场的时间。
接团当日再联系,杨师傅告诉了小张送韩国团队到机场的确切时间,这个时间晚于她的团队飞机抵达时间两个小时。
她把情况通报旅行社后,只身一人前往飞机场接团,接到旅游团后,大客车仍未抵达。
小张把旅游团带到旁边座位处,让全团坐下,向全陪说明了情况。
并向游客解释,旅游旺季车辆紧缺,所订旅游大客车要晚一些抵达,请大家坐下休息静候。
在这过程中,小张两次打电话给司机杨师傅,询问他的位置,并叮嘱他注意安全,不要赶时问。
她带领游客在飞机场等待约一个小时后,杨师傅的大客车抵达。
在韩国游客下车后,杨师傅打扫完车内卫生,小张带领全体游客上车。
上车后,她代表司机向全体游客赔礼道歉,赢得了全体游客的谅解。
就此完成了导游员先到,而司机后到的接团工作。
2.总结分析
(1)在司机不能按时到达机场的情况下,导游员一定要按时抵达接团。
(2)接到旅游团后,向游客和全陪做出客观的解释,争取他们的配合。
(3)向旅行社通报情况,不隐瞒事实真相。
尽量自己设法解决,不给旅行社增加负担,
旅游旺季再找一部车辆往往非常困难。
(4)掌握车辆情况后,要嘱咐司机注意安全,不可催促其开快车。
(5)游客抵达在无车辆迎接的情况下,应在机场内较为安静之处,请游客坐下静候。
以免在等候过程中,发生其他事故。
(6)导游员要代司机向全体游客赔礼道歉。
(7)事后,导游员和司机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减少负面影响。
10.1.3仔细核对,妥善安排接团工作
1.具体事例
1997年旅游旺季,导游员小李准备接待一个由广州过来的散客团,这是一个由30名散客拼凑而成的旅游团队,游客的年龄、职业差距都比较大,并且内外宾混杂。
他们抵达首都国际机场,乘坐的还不是一个航班,分成3个航班先后抵达。
张小姐一人11:00航班抵达,绝大部分游客13:00航班抵达,还有两名游客14:00航班抵达。
导游员小李10:30抵达首都机场,11:20首先接到了张小姐,向她说明散客团的特点后,请她在机场候机楼稍微进行自由活动,等候下两批游客。
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大客车12:30抵达,13:50小李接到了第二批游客,带领张小姐及第二批游客上车。
上车后,小李向游客说明实际情况,打开大客车空调,播放轻音乐,等候最后两名游客抵达。
14:30小李接到最后抵达的两名游客,带领他们上车。
完成散客团不同时抵达的接团工作。
2.总结分析
(1)事先周密计划安排,对先到的少部分游客,导游员先安排他们在机场稍微自由活动并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获得游客的支持。
导游员这时要注意说话方式。
(2)第二批游客与第三批游客航班仅差一小时,第二批游客人数较多,出机场所用时间肯定多。
第三批游客只有两人,一般能较快出来。
这样第二批游客在大客车上的等候时间不会太长,可以安排上车等候。
(3)对于先到的张小姐,由于等候时间较长,导游员对她要做出补偿。
甚至可以在全团当众提出表扬,并感谢她的合作。
补偿方式和内容可由导游员灵活掌握。
(4)尽量避免旅游车多次往返首都机场与市区,由于市区严重堵车,有可能会好心办坏事,该送的送不到,该接的接不着。
甚至应尽量减少大客车在首都机场的停放时间,因停车费高昂,要尽量降低费用。
10.1.4空接的应对与处理
1.具体事例
2001年的冬季,一场大雪使很多北京导游员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空接事故。
导游员小刘计划接13:00由广州飞来的航班,12:30小刘准时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当她到达机场的时候,天空已经降下大量雪花。
机场内已经有航班没有按时抵达,该接的航班在13:00也显示未能抵达,经查询问讯处,也不知道航班何时抵达。
她把情况通报旅行社,得到指示继续等待,同时通知司机继续等待。
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过去了,雪越下越大,航班杳无音信,空接成事实。
经地接社与组团社联系得知,全体游客已经顺利地登上了由广州飞往北京的航班,航班于上午已经安全起飞飞往北京。
至16:00,大雪纷飞中的首都国际机场已经没有航班抵达,一楼大厅聚集了很多地陪,发生了大量空接事件,大家都不知道该接的航班转飞到了何处,也不知道何时能飞来。
小刘通知旅行社取消了晚餐预订,并得到旅行社指示继续在机场等待。
20:00小刘接到了旅游团领队的电话,得知他们已经降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在飞机上等待,也不知道何时能够飞往北京。
小刘询问了他们在飞机上的情况,得知游客情况一切安好,对他们进行了安慰,并嘱咐他们听从航空公司的安排。
入夜后北京天气逐渐放晴了,航班一架一架地飞了回来,所接航班在凌晨4:00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4:40小刘接到了已经疲惫不堪的游客。
对他们表示了欢迎和慰问之情,随即上车前往市区安排入住
休息。
2.总结分析
(1)空接事故是经常发生的,导游员遇到这种事故不能慌乱,要及时通报旅行社,听从旅行社的指示行事。
(2)得知团队推迟抵达的确切消息后,应取消相应预订,以降低损失。
(3)随时与航空公司保持联系,掌握航班动态,并把情况上报旅行社。
(4)想方设法与航班上的游客取得联系,并进行安慰。
(5)对迟来的游客要表示安慰,行程做出适当调整。
(6)不可贸然取消饭店预订,也不可贸然取消旅游大客车。
(7)一般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空接,游客迟早是会抵达的,导游员不可贸然离开机场。
1 0.1.5 VIP团队的接机
VIP团队一般是政府代表团或某些组织的专业团队,其中成员有享受部长级礼遇以上者。
这些团队的接机过程与一般团队不同。
首先,这些团队由我方对口接待单位负责接待,这些单位会派出代表(往往是领导)与导游员一起接团。
其次,团队内的基本情况,导游员不一定全知道。
导游员只负责接、送和旅游事宜安排,会见、宴请等活动只起辅助作用。
第三,接送均经首都机场贵宾厅,享受部长级礼遇者免安检。
1.具体事例
1999年国庆节,某导游员接受国旅总社的邀请,接待一个由美国飞来的VIP团队。
该团队计划14:00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导游员与我方对口接待单位的两名领导12:00抵达首都机场贵宾厅开始做迎接准备工作。
导游员协助两名领导安排好了会见厅,以及鲜花、水果、条幅等事宜。
并随两位领导办理好了进入隔离区的通行证,航班抵达后,导游员与领导进入隔离区迎接。
接到团队后,在会见厅安排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双方领导讲话。
随即登车,警车开道前往市区。
2.处理要点
(1)一定听从我方对口接待单位的安排,按接待单位要求提前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协助办理迎接事宜。
(2)按接待单位要求带齐自己的证件,以备办理进人隔离区手续。
(3)接到团队后,配合对口接待单位工作,不得擅自做主处理任何事情。
(4)安排行李车就近停放,监督检查行李搬运。
(5)疏导团员有序登车。
(6)要着正装、精神饱满,以充足的自信心做好接待工作。
(7)以导游员的身份出现,不谈论旅游活动以外的任何事情。
1 0.1.6丢失行李的处理
1.具体事例
1997年冬天的—个下午,导游员小陈接待了一个新加坡访问团,在飞机场的国际出口,所有团员出来后,小陈发现有一位团员李先生穿的是T恤衫。
小陈被告知李先生的行李丢了,准备要穿的羽绒服、毛衣在行李里面。
小陈随即把自己的西装外衣披在了他的身上,机场内还算暖和。
领队带领其他游客登车,小陈带领李先生到机场行李遗失登记处,办理行李丢失登记手续。
登记时出示李先生的机票、登机牌、行李托运单,填写登记表格。
登记处留下了李先生的手机号码、小陈的手机号码、下榻华侨大厦的房间号码总机电话,同时小陈也记住了登记处的电话、航空公司电话。
小陈带领全团下榻华侨大厦后,随即打电话到机场询问行李查找情况,得知尚无结果。
由于第二天上午本团就有领导会见,用完餐后,小陈陪李先生买了一套西装、两套保暖内衣、一件羽绒服,还有一些其他生活用品。
在后来的旅游活动中,小陈保持着与航空公司的联系,得知行李被误送到了深圳。
由于得知消息的第二天上
午本团就要飞往兰州,行李送北京已经来不及了,小陈通知航空公司把行李送至兰州要下榻的酒店。
李先生到达兰州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行李,打电话向导游员表示感谢。
2.总结分析
(1)新加坡等热带国家公民,习惯了热带生活,穿着T恤衫上飞机是常事,即使在北京的冬季来旅游时也不例外,到北京后再换上冬装。
导游员要掌握这个特点,不能责备游客。
(2)如果游客衣着单薄,导游员要果断地把自己的外衣让给游客,为其保暖,以防生病。
(3)及时办理行李遗失登记手续,在后续旅游过程中,要始终与航空公司保持联系,不断追问遗失行李的下落。
(4)协助遗失行李的游客购买服装和生活用品,照顾他的生活。
(5)行李如果不能及时运到北京,嘱咐航空公司送往本团的下一站城市,详细留下所下榻饭店名称、总机电话号码、当地地接社地陪电话号码等信息。
10.2带团过程中的实例分析
10.2.1旅游计划变更的处理
1.具体事例
某年的冬季,导游员小林陪一个华侨团游览明十三陵和八达岭长城,计划是上午游明十三陵,下午游八达岭。
一上午团队从定陵地官出来后,天上就开始飘起了雪花,用午餐时,雪越下越大,地上积起了厚厚的雪。
小林和司机意识到,下午的八达岭可能去不成了。
他把情况汇报给了旅行社,旅行社授意他可以随时调整行程,注意安全。
华侨中有许多人一生还没有见过长城,他们对长城向往已久。
小林与司机商量,能否改去居庸关长城,司机说试试看。
旅游车从餐厅开出来后,到居庸关收费站一段路还算好走,但到了收费站,去往八达岭的高速路封闭了,华侨们看到了这个实际情况。
当小林提出把八达岭长城换成居庸关长城这个主意时,华侨们高兴地同意了。
小林带领全体游客步行至居庸关下,爬了一段经工作人员清扫了积雪的长城,华侨们既满足了登长城愿望,又欣赏到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旅游计划顺利变更成功。
2.总结分析
(1)遇到天气等特殊情况影响行程安排时,要及时上报旅行社,听从旅行社的指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不要贸然取消某一景点的游览。
对于华侨,尤其像长城这样的景点,不能贸然取消。
(3)在雪天,八达岭长城一般是上不去的,但居庸关长城则问题不大。
(4)调换行程要向全体游客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让游客看到实际情况,征得全团游客同意,方可进行调整。
(5)在雪天,即使爬居庸关长城也不能太高,只能爬扫过积雪的部分,导游员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6)把团队旅游计划变更的结果及时上报旅行社。
10.2.2旅游旺季带团的技巧
1.巧妙错开旅游高峰
旅游旺季尤其是旅游黄金周,到处人满为患,导游员要完成旅游计划,并使游客满意是非常难的。
巧妙错开旅游高峰,有助于旅游计划的完成。
这需要导游员钻研导游业务,巧用心思。
北京地陪的带团计划一般是:第一天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北海;第二天长城、明十三陵;第三天颐和园、香山、碧云寺;第四天天坛、雍和宫。
错开旅游高峰,一个是错开景点内的旅游高峰,另一个是错开午晚餐的用餐高峰,无论错开哪一个,都有利于旅游计划的顺利进行。
最佳状态是两者都错开,使游客虽在旅游旺季、看见人潮但并未感觉到人潮的拥挤。
1)具体事例
2001年的国庆节,导游员小冯接待一个广东团,由于市内宾馆住满,团队下榻的是首都机场宾馆。
9月30号下午接到旅游团,人住宾馆,小冯把实际情况向旅行社做了汇报,旅行社授意她在保证旅游计划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调换游览景点的时间顺序。
小冯把行程安排做了如下调整:10月1日长城、十三陵;10月2日颐和园、香山、碧云寺;10月3日天坛、雍和宫;10月4日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北海;10月5日送航班。
这种安排巧妙地错开了与大量旅游团碰撞的高峰,尽管在景点内也会出现人流高峰,但大多数都是社会散客,社会散客不进旅游餐厅吃饭,也不到旅游定点商店购物,对于旅游团的活动不会构成太大影响。
10月1日早6:30小冯带领团队从首都机场宾馆出发,8:00平安到达八达岭前山停车场。
一路顺利不堵车,车停在停车场最外侧,以防拥堵。
8:30游客开始爬长城,10:30返回,11:00到达旅游餐厅,游客愉快地吃饭、休息。
餐厅此时只接待了她们这一个团队,黄金周第一天“独酌”,好不惬意。
下午去定陵,仍不拥挤,傍晚回机场宾馆从容晚餐。
试想这一天如果按原计划去天安门广场,后果会是什么样子。
10月2日早7:00出发,8:00经北四环到达颐和园新建宫门,小冯的计划是新建宫门进,新建宫门出,一路走到石舫游览,然后由石舫乘船返回。
大客车停在新建宫门外不动,避免了北宫门外的严重堵车。
团队10:30颐和园游览完毕,11:00到达餐厅,同样团队极少,中午车经杏石口路停在香山停车场。
团队在香山、碧云寺游览顺利。
晚上回首都机场宾馆用餐,这一天仍然“从容”。
如果这一天按原计划去长城,八达岭的前山、后山恐怕都已堵得水泄不通。
10月3日早6:30出发,8:00团队第一批抵达天坛,10:00天坛游览完毕,参观景泰蓝制作工艺。
团队11:30在景泰南里小区用餐,下午从容参观雍和宫、德胜门城楼,晚餐回到首都机场宾馆,第三天的旅游计划轻松完成。
这一天颐和园出现的团队旅游高峰,她们巧妙地避过去了。
10月4日团队早7:00出发,8:00抵达天安门广场,尽管广场、故宫游客仍然不少,但已经过了1号、2号、3号这3天的人流高峰。
前3天看到了旅游高峰,但并未感到旅游人潮的团队游客,这时感觉到了导游员的巧妙安排、良苦用心。
第四天的旅游活动顺利结束了,游客熟睡一宿之后,第二天一早踏上了飞往广州的航班,结束了北京之旅。
上飞机前游客与导游员依依惜别,感谢的话语、热情的拥抱,表达着他们愉快的心情。
2)总结分析
(1)这种打时间差的带团方法,是老导游员常用的一种旺季带团方法,这需要导游员具有较强的对团队、对司机的控制能力。
导游员要对景点、道路十分熟悉,尤其是对市内交通要非常熟悉。
(2)将所采取的措施上报旅行社,争取旅行社的同意。
(3)导游员与司机密切配合,精选不堵车的路线,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放在游览过程中,而不是堵在道路上。
(4)导游工作要细致入微,行车、走路,包括停车地点都要周密思考,以防影响旅游计划实施。
(5)如果旅游团队被迫下榻在郊区酒店,在安排游览市区内的旅游景点时,要选择不堵车的日期、不堵车的时段,最好早出发。
(6)游客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导游员一切从游客利益出发,所做出的决定是为了旅游计划的圆满实施,就能得到游客的支持。
2.“倒游”实例分析
“倒游”就是导游员带领游客不按惯常的游览顺序游览旅游景点,而是采取倒序方法游览,巧妙完成旅游计划,而又不影响其他活动的安排。
例如,绝大多数团队游览故宫是进午门、
出神武门;“倒游”就是进神武门、出午门。
这种游览方法不符合一般人的视觉常规,它需要导游员进行更精彩的导游讲解,巧妙地安排才能完成。
在特定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顺利完成导游工作。
1)具体事例
导游员小王接待的一个华侨贵宾团队,下榻华侨大厦,上午游览故宫,中午11:00有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和宴请他们。
请示旅行社和随团领导同意后,小王就采取了上午“倒游”故宫的方法,8:00乘车从华侨大厦出发,华侨们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一身领导接见的装束。
团队8:15就到达了神武门外,下车照相合影,小王嘱咐司机去人民大会堂北门等候,随即去买门票。
8:30故宫开放,她带领游客就进入了空无一人的紫禁城,这是一种特殊氛围下的故宫旅游。
正所谓“此处渐进天庭地,静心可闻风雷声,多少兴亡玄秘事,尽藏深宫不言中”,随着导游员的优美声音,游客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紫禁城。
团队10:20出午门,步行经端门、天安门,11:00准时到达人民大会堂北门,等候领导接见和宴请。
12:30接见、宴请结束,团队又开始了下午的游览行程。
如果团队早晨8:00从华侨大厦出发,经天安门进午门游览故宫,游客从故宫出来就要11点多钟了,无论如何保证不了人民大会堂的接见和宴请。
导游工作也就不能顺利完成。
’
2)总结分析
(1)景点是“死的”,导游员是“活的”,导游员要学会灵活机动带团。
(2)任何调整都要上报旅行社,争取旅行社的同意。
(3)导游员控制旅游团队能力要强,景点要充分熟悉,文化修养要高,无论怎么游,都要能使游客满意。
1 0.2.3游客走失的处理
1.具体事例
1998年的夏季,导游员小罗陪一个印度尼西亚专业团,下榻华侨大厦,除了会见和宴请外也安排了常规的游览。
在游览天坛时,就出现了游客走失的现象。
团队从天坛公园南门进,顺序游览圜丘、皇穹宇、祈年殿,从东门停车场上车返回饭店。
游完皇穹宇走上丹陛桥,在南砖门验票时,发现一老者(74岁)走失,导游员心急如焚。
询问老者的儿子、儿媳后,得知老人家走在后面,但不见人影。
询问领队,领队说在皇穹宇还看见老人跟在儿子、儿媳身后。
小罗请领队往回寻找,随即带团进入祈谷坛。
小罗完成讲解后,请游客自行游览,约好30分钟后在东配殿后集合。
随后小罗立即沿着来时路线寻找领队和老人,在成贞门遇到惊慌的领队,领队没有找到老人。
小罗带领他又快速回到圜丘与皇穹宇,仔细寻找仍未找到。
领队出现慌乱神色,老人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天气炎热很容易出现危险情况。
小罗边安慰领队,边询问周围的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导游员,随即把事件上报旅行社,旅行社指示继续寻找。
小罗与领队又沿来路找回祈谷坛,其他游客均在东配殿后集合到齐,还是不见老者。
此时离发现老者走失已经快一个小时了,游客着急,而小罗比谁都更着急,但还要安慰老人的家属,导游员此时更需要镇静。
小罗试着打通了华侨大厦的电话总机,转到了老者房间,电话通了,接电话的正是那位老者,手机内传来了老人清晰的声音,老人说天气炎热,不愿意跟着游览了,怕打扰大家,出了南门后自己打车回饭店了。
小罗安慰老人说:“回到饭店就好,好好在房间内休息,晚上六点钟在饭店二楼用中式晚餐。
”小罗带团回到饭店后,又到老人家房间探望,表示安慰,并把情况及时向旅行社做了汇报。
2.总结分析
(1)导游员带团过程中要注意到每一位游客的具体状况,尤其是有老人的团队,更应该嘱咐其家属带好老人,导游员也不能看到家属,就自认为老人就在他们旁边。
(2)发现老者走失,马上询问其家属和领队。
安排领队去寻找,地陪继续带团,进行后
续游览。
同时上报旅行社。
(3)在寻找过程中,争取景点服务人员和其他导游员的帮助。
(4)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打电话回饭店,确认走失者是否先行回饭店。
(5)找到走失者后,要安慰不能责备。
(6)通知其下一步活动安排,以便其归队。
(7)事后将结果上报旅行社。
1 0.2.4丢失证件的处理
1.具体事例
2000年的夏季,导游员小陆带领一个台湾团游览颐和园,团队进东宫门,一路游览顺利。
当走到宜芸馆时,赵小姐突然发现背包丢失,背包内有台胞证等证件。
经过回忆,想起在玉澜堂前照相时,放在地上忘了拿。
领队陪她回去寻找,没有找到,空手而归,赵小姐心情沮丧。
小陆劝她不要着急,安慰了她一番。
随即把团队安排在乐寿堂附近自由活动,带领赵小姐和领队到仁寿门内颐和园派出所办公室报案,留下领队帮助办理报案手续,就又回到乐寿堂继续带领团队完成后续行程。
同时报告旅行社,把赵小姐丢失背包的经过详细地向旅行社做了汇报。
当小陆带领团队游览到石舫时,办完报案手续的领队和赵小姐追上团队,与团队汇合后,小陆询问了报案情况,并再一次安慰赵小姐。
结束颐和园的游览,回饭店途中,小陆打电话给颐和园派出所询问,得知仍然没有找到。
这时她心里开始着急,筹划着明天带领赵小姐去办理一次性有效的出境证件事宜。
当傍晚回到酒店的时候,小陆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她声称姓金,是一个韩国团的摄像员。
这位金小姐说自己拾到了赵小姐的背包,内有台胞证,她通过赵小姐包内的房卡打通了饭店总机,并通过总台找到了小陆的电话号码。
金小姐还告诉了与她的联系方式,希望到她处把背包取回。
小陆继续与她聊了一些有关旅游团的事务,确信她是一名摄像员,消息可信。
小陆把情况通知了领队和赵小姐,向旅行社做了汇报。
经旅行社同意,她带领赵小姐和领队,来到了金小姐提供的联系地址,果真取回了遗失的背包,里面物品一件不少,包括台胞证在内。
原来金小姐在给韩国团摄像时,走在最后,发现地上有一个背包,就随手捡了起来。
经查不是韩国团团员的,她便把包带回了住地,好心的她打开背包查验,就发生了上述事件。
赵小姐高兴地找回了背包,对金小姐感谢了一番,金小姐也为找到了失主而高兴。
小陆事后得知,多少年之后,两位小姐还保持着友情联系。
事件得到圆满解决,导游员把情况向旅行社做了汇报,同时向颐和园派出所通报了情况。
2.总结分析
(1)物品丢失之后在附近寻找,让失主尽可能回忆在哪里丢失的。
(2)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报告旅行社,并及时报案。
(3)与领队分工协作,不能影响全团的后续旅游活动。
(4)不能轻信他人,但也不能不相信好心人,导游员要对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5)带领游客、领队外出,要得到旅行社的同意。
(6)事件处理完毕要向旅行社汇报。
1 0.2.5游客伤病的处理
1.具体事例
1997年北京的夏季异常炎热,6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是酷暑难耐,导游员小安陪一个南方来的内宾团在北京游览。
第一天早晨出发游览天安门广场,车行至崇文门时,一位老阿婆(陈婆70岁)在车上突然晕厥,家属也说不出病因。
小安指挥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了附近的北京第二医院,迅速找来医生护士把陈婆抬进急救病房,医生进行抢救。
小安把事件报告了旅行社,并且留下全陪、病人家属在医院照料,随即带领团队继续游览行程。
中午老人经过抢救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