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教案: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前言
学前教育的最大目标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幼
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材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提供了一个数学教案,通过“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形象教学,让大班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品德。
教学目标
1.能辨认数字1-5的图形和字形,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2.能根据规定数量,在1-5之间进行数值比较。
3.能够通过“实物搜集+图形绘制”的方式记录数量信
息,培养观察和记录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开始课程前,准备好适量的娃娃玩具,其中包括若
干个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
2.准备一套数字1-5的卡片,每张卡片都有对应数字
的图形和字形。
3.准备若干张白纸和色笔,供学生作图记录。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数字形态的辨认和排序
1.老师出示数字图形卡片,介绍每个数字对应的名称、
图形和字形,通过观察、朗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
2.老师将娃娃数量定为1-5个不等,示范一次数字排
序过程。
学生依次选出相应数字卡片,介绍对应的数量和
形态,将娃娃按示范的顺序排列,同时跟着老师一起大声
朗读每个数字,强化记忆。
3.学生分组自行完成1-5数字的排序练习,老师巡回
检查,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二部分:数字大小比较
1.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数字1-5的图形,并随机标出其
中3个数字。
例如,1<3<2,学生需要根据标记的顺序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娃娃,让所有学生都能弄明白数字的大小关系。
2.根据实物比较法,老师再次出示娃娃玩具,让学生
根据实物数量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老师通过实物数量的调整,为学生创造出更直观的比较场景,以巩固数字大小的概念。
第三部分:数量信息的记录
1.老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小物品,如彩色球、玩具车、
拼图块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物品的数量。
2.老师将这些物品混合在一起,让学生用笔带颜色的
方式将每种物品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数量统计。
3.老师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出每种物品的图形,并对
每种物品的数量进行标注,培养学生辨认、记录和统计数量信息的能力。
教学总结
这个以“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形象教学的数学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数字
1-5的图形和字形形态,并能够准确排列和比较数字大小。
在数量信息统计方面,学生能够用实物分类和图形标注的方法,正确记录和统计物品的数量信息,锻炼学生记录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种以娃娃形象为核心的教学法,也有助于
幼儿情感和品德的发展,激发他们关注他人情绪,关注并尊重其他人感受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丁双陵. 基于娃娃玩具启发数学教学的初探[J]. 教
育理论与实践, 2013(6):116-117.
2.赵莹. 数学教学中育人思想的实现[J]. 中学数学教
育, 2019, 30(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