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邬展霞 “财会世界教学网站建设”,上海电视大学项目,主持,2005年
7.邬展霞 “会计职业风险警示实训室”,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9年1月-12月。
8.邬展霞 “会计专业实践体系建设与管理”,上海电视大学项目,主持,2007年
9.李婉丽“加入WTO新形势下财经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陕西省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2002-2005主要参加人,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张晓岚“中国会计学类专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
2.邬展霞“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构架初探”,《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12期CSSCI来源期刊;独立
3.李婉丽 “会计学历教育中的教学技术手段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2月
3
1
3
杨亚娥
46
学士
会计
副教授
1
4
吴蔚
31
硕士
会计
讲师
李琳
28
博士
会计
讲师
四、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和意义(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并写明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教改设想)
1.建设目标
(1)以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建设思路;
(2)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3)使课程达到上海市同类课程的先进水平,冲击上海市级重点(精品)课程。
2.建设内容与意义
基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难度,据已掌握的信息,目前尚无上海市级与国家级精品课程,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该课程具有较大的建设空间。
(1)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更新
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依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内外高校对本课程建设的动向,适应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过程的实现、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突出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沈路“财务会计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2年
14.沈路“会计学教材建设”,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5年
15.沈路“会计学精品课程”,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7年
16.杨亚娥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建设,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9年1月-12月
17.赵世君,“知行合一”体验式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学校教改项目,2008.7-12。
(4)团队水平有效提升
近几年团队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材建设,发表教研论文,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成绩显著,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见前表的统计)。后期将继续以教师职业道德追求为导向,激发团队奉献精神,营造教书育人的氛围,借助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的契机,制定课程建设的管理细则,落实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
45
博士
教授
国内高校课程建设战略合作
赵世君
42
博士
教授
课程建设的校院协调双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沈路
55
学士
副教授
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杨亚娥
46
学士
副教授
模拟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吴蔚
31
硕士
讲师
中文与原版教材使用的衔接
李琳
28
博士
讲师
中外课程交流的设计与实施
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如下。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
1.张晓岚“中国会计学类专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的子课题主持人
获得教学奖项
1.李婉丽《会计学课程多媒体课件》获陕西省教育现代化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
2.李婉丽西安交大多媒体授课竞赛二等奖2002年
3.李婉丽《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综合改革及其教学实践》获西安交大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
4.李婉丽“会计学专业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西安交大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4年
15.杨亚娥“构建公司受托责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参编
16.杨亚娥“外贸会计实务教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副主编
17.杨亚娥“基础会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主编
18.邬展霞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主编
2009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
申 报 表
课程名称高级财务会计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特色课
√
课程类别
负责人张晓岚 邬展霞
职称教授 副教授
学校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会计学院学院(系、部)会计学专业
填表日期2009年05月26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面向专业
会计学 审计学
总学时
讲授课时
2.张晓岚“会计学历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财政部重点课题第一参加人
3.张晓岚“21世纪会计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的子课题 第二参加者
4.张晓岚等 “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实现问题研究”学校教改项目,2009 主持
5.邬展霞 “财经职业道德模拟实训室建设”上海电视大学项目,主持,2007年
10.李婉丽译著:《国际财务管理》,2000年8月,东北财大出版社,本人承担三章
11.沈路 “新编会计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主编
12.沈路 “新编会计学习题和解答”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主编
13.沈路 “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参编
14.杨亚娥“会计学教学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参编
1.现有教师队伍情况:共八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见下表。整体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好。
姓名
年龄
学历学位
职称
承担工作
张晓岚
59
硕士
教授
负责人建设方案的总体设计与组织实施
邬展霞
38
博士
副教授
第二负责人建设方案的设计与落实网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高善生
47
博士
海外客座教授
中外课程交流的设计与实施
李婉丽
习题课时
应开实验数
实开实验数
72
54
8
10
10
课程是否校级重点课程是
名称
出版社
主编
主编学校
现使
用的
教材
情况
高级财务会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
杜兴强
厦门大学
Advanced accounting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ischer
名称
已使用几届
使用效果
课程教学文件(大纲、教案、参考书目、习题集)情况
教学大纲
5
良好
(2)教学内容的明晰与深化
本课程教学内容边界不够清晰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多年来国内外高校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本项目建设中,需要根据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结合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与现实,在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审慎界定课程教学目标,明晰与深化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会计业务的特殊性(是企业一般不发生、不经常发生或新出现的特殊业务,是非企业组织中的特殊业务等);理论框架基础的会计目标导向性;会计基本假定实现中的非刚性与延展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严谨性与强化性等。
教学方案
5
良好
企业会计准则及指南
3
良好
学习指导与练习册
3
良好
CAI课件
BLACKBOARD高级财务会计网络课程 (中)
1
良好
BLACKBOARD高级财务会计网络课程 (英)
1
良好
现有教学条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情况
1.课堂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手段实施;
2.基本教学文件已网络实现;
3.实验教学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4.ERP软件应用于实践教学;
5.会计专业实验室基本建成,为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条件保证。
课程教研室师资情况
职称结构
人数
学历
结构
人数
年龄结构
人数
正副教授
7
博士生
5
55岁以上
1
讲师
2
硕士生
2
45—55岁
1
助教
0
本科生
2
35—44岁
5
教员
专科生
35岁以下
2
二、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落实情况(包括主讲教师教学与学术水平、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三、课程建设申
学 历
所学专业
职 称
教学改革与
教学研究及获奖情况
主持参加教改项目
发表教研论文
主编教材
教学
获奖
张晓岚
59
硕士
会计
教授
4
1
5
4
邬展霞
38
博士
会计
副教授
4
1
3
2
高善生
47
博士
会计
教授
李婉丽
45
博士
会计
教授
4
3
2
7
赵世君
42
博士
会计
教授
1
1
沈路
55
学士
会计
副教授
(3)教材与教学文件资料的完善
基于该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1995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多次修订的现状,国内各高校在会计系列教材建设中均面临“对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滞后性,现有教材的适用性缺失。课程组负责人也曾参加面向21世纪课程建设教材的“高级会计学”教材的编写,并我校在2006年前的教学中使用,但是由于新准则的颁发,新的教材建设未及时完成。在本项目建设中,根据课程内容深化的建设成果,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动态以及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发,整合现有团队力量,完成本教材编写出版以及相关教学文件的更新完善。
出版相关教材:
1.张晓岚 “高级会计学”面向1世纪课程教材 经济科学出版社参编 2000年
2.张晓岚“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专著
3.张晓岚“具体会计准则运作研究”著作 主编
4.张晓岚 “企业财务会计”“国际会计”,涉外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主编
5.张晓岚 “行政单位会计”、“工业会计”、“中外合资企业会计”、“西方财务会计”、资本主义会计学、管理会计国际惯例(译著)等参编
8.Simon Gao,“Changes,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Libya”,Accounting education,2004;
9.Simon Gao,“英国会计研究生教育概况及与中国的对比”,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论坛,2005.4
2.建设计划与落实情况
(1)高层次教师引进
通过前期建设,近三年人员先后引进张晓岚教授(2007年引进)、邬展霞副教授(2008年引进)、高善生教授(2009年引进)、李婉丽教授(2009年引进)等。
(2)中青年教师培养
近几年,通过在职学历学习,进修培训等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所收效。今年一名青年教师将完成在职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派出一名教师(李琳)赴英国隆比亚大学进修学习,已有一名教师考取在职博士学习。
4.李婉丽“中美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比较研究”,会计论坛,2003年第2期。
5.李婉丽“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现状分析与特色评价——会计学博士教育20年回顾”,国际财务与会计(香港),2003年1期
6.沈路“谈会计教学的灌输式和启发式”,对外经贸教育研究,2005年12月,独立
7.赵世君,“浅析高校课时津贴改革”,中国农业会计,2006.1
在建设期内,继续坚持教师学历层次的培养,明年将支持一名年轻教师(吴蔚)报考博士,在职学习;坚持国内外进修培训,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继续向隆比亚大学派出访问学者的项目,同时也将采取其他短期进修、考察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
(3)队伍结构多元优化
目前团队教师不仅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且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也具备分别承担各项具体建设任务的各类人才。如:有侧重课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担任过校级教学管理者的张晓岚、以及多年从事会计专业管理的沈路、赵世君、邬展霞等;有侧重中外课程交流设计与实施、国外高校课程建设经验的导的隆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高善生等;有侧重于国内高校课程建设战略合作的上海市东方学者李婉丽教授等;有侧重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的赵世君、吴蔚、李琳等;有侧重实验教学与网络教学手段实现工作的邬展霞、杨亚娥、李琳等。在建设期内,如何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积极性,推进课程建设,是面临的重要任务。
6. 邬展霞 “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主编
7.邬展霞 “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主编
8.沈路“新编会计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主编
9.李婉丽 “财务会计”陕西省教委统编教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副主编
10.李婉丽“公司会计双语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西安交大教改项目,支持,
11.李婉丽“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应用”西安交大教改项目,主持
沈路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2年
12.李婉丽“ACCA方向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西安交大重点教改项目2004-2006主持,
5.李婉丽被国家审计署干部培训中心授予“ACCA优秀教学管理奖”2004年
6.李婉丽“会计学专业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
7.李婉丽获西安交大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04年
8.邬展霞网络教学二等奖上海电视大学2007年
9.邬展霞第八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优秀奖教育部2008年
7.邬展霞 “会计职业风险警示实训室”,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9年1月-12月。
8.邬展霞 “会计专业实践体系建设与管理”,上海电视大学项目,主持,2007年
9.李婉丽“加入WTO新形势下财经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陕西省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2002-2005主要参加人,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张晓岚“中国会计学类专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
2.邬展霞“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构架初探”,《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12期CSSCI来源期刊;独立
3.李婉丽 “会计学历教育中的教学技术手段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2月
3
1
3
杨亚娥
46
学士
会计
副教授
1
4
吴蔚
31
硕士
会计
讲师
李琳
28
博士
会计
讲师
四、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和意义(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并写明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教改设想)
1.建设目标
(1)以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建设思路;
(2)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3)使课程达到上海市同类课程的先进水平,冲击上海市级重点(精品)课程。
2.建设内容与意义
基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难度,据已掌握的信息,目前尚无上海市级与国家级精品课程,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该课程具有较大的建设空间。
(1)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更新
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依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内外高校对本课程建设的动向,适应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过程的实现、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突出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沈路“财务会计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2年
14.沈路“会计学教材建设”,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5年
15.沈路“会计学精品课程”,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7年
16.杨亚娥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建设,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9年1月-12月
17.赵世君,“知行合一”体验式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学校教改项目,2008.7-12。
(4)团队水平有效提升
近几年团队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材建设,发表教研论文,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成绩显著,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见前表的统计)。后期将继续以教师职业道德追求为导向,激发团队奉献精神,营造教书育人的氛围,借助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的契机,制定课程建设的管理细则,落实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
45
博士
教授
国内高校课程建设战略合作
赵世君
42
博士
教授
课程建设的校院协调双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沈路
55
学士
副教授
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杨亚娥
46
学士
副教授
模拟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吴蔚
31
硕士
讲师
中文与原版教材使用的衔接
李琳
28
博士
讲师
中外课程交流的设计与实施
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如下。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
1.张晓岚“中国会计学类专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的子课题主持人
获得教学奖项
1.李婉丽《会计学课程多媒体课件》获陕西省教育现代化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
2.李婉丽西安交大多媒体授课竞赛二等奖2002年
3.李婉丽《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综合改革及其教学实践》获西安交大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
4.李婉丽“会计学专业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西安交大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4年
15.杨亚娥“构建公司受托责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参编
16.杨亚娥“外贸会计实务教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副主编
17.杨亚娥“基础会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主编
18.邬展霞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主编
2009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
申 报 表
课程名称高级财务会计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特色课
√
课程类别
负责人张晓岚 邬展霞
职称教授 副教授
学校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会计学院学院(系、部)会计学专业
填表日期2009年05月26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面向专业
会计学 审计学
总学时
讲授课时
2.张晓岚“会计学历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财政部重点课题第一参加人
3.张晓岚“21世纪会计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的子课题 第二参加者
4.张晓岚等 “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实现问题研究”学校教改项目,2009 主持
5.邬展霞 “财经职业道德模拟实训室建设”上海电视大学项目,主持,2007年
10.李婉丽译著:《国际财务管理》,2000年8月,东北财大出版社,本人承担三章
11.沈路 “新编会计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主编
12.沈路 “新编会计学习题和解答”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主编
13.沈路 “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参编
14.杨亚娥“会计学教学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参编
1.现有教师队伍情况:共八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见下表。整体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好。
姓名
年龄
学历学位
职称
承担工作
张晓岚
59
硕士
教授
负责人建设方案的总体设计与组织实施
邬展霞
38
博士
副教授
第二负责人建设方案的设计与落实网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高善生
47
博士
海外客座教授
中外课程交流的设计与实施
李婉丽
习题课时
应开实验数
实开实验数
72
54
8
10
10
课程是否校级重点课程是
名称
出版社
主编
主编学校
现使
用的
教材
情况
高级财务会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
杜兴强
厦门大学
Advanced accounting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ischer
名称
已使用几届
使用效果
课程教学文件(大纲、教案、参考书目、习题集)情况
教学大纲
5
良好
(2)教学内容的明晰与深化
本课程教学内容边界不够清晰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多年来国内外高校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本项目建设中,需要根据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结合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与现实,在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审慎界定课程教学目标,明晰与深化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会计业务的特殊性(是企业一般不发生、不经常发生或新出现的特殊业务,是非企业组织中的特殊业务等);理论框架基础的会计目标导向性;会计基本假定实现中的非刚性与延展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严谨性与强化性等。
教学方案
5
良好
企业会计准则及指南
3
良好
学习指导与练习册
3
良好
CAI课件
BLACKBOARD高级财务会计网络课程 (中)
1
良好
BLACKBOARD高级财务会计网络课程 (英)
1
良好
现有教学条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情况
1.课堂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手段实施;
2.基本教学文件已网络实现;
3.实验教学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4.ERP软件应用于实践教学;
5.会计专业实验室基本建成,为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条件保证。
课程教研室师资情况
职称结构
人数
学历
结构
人数
年龄结构
人数
正副教授
7
博士生
5
55岁以上
1
讲师
2
硕士生
2
45—55岁
1
助教
0
本科生
2
35—44岁
5
教员
专科生
35岁以下
2
二、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落实情况(包括主讲教师教学与学术水平、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三、课程建设申
学 历
所学专业
职 称
教学改革与
教学研究及获奖情况
主持参加教改项目
发表教研论文
主编教材
教学
获奖
张晓岚
59
硕士
会计
教授
4
1
5
4
邬展霞
38
博士
会计
副教授
4
1
3
2
高善生
47
博士
会计
教授
李婉丽
45
博士
会计
教授
4
3
2
7
赵世君
42
博士
会计
教授
1
1
沈路
55
学士
会计
副教授
(3)教材与教学文件资料的完善
基于该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1995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多次修订的现状,国内各高校在会计系列教材建设中均面临“对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滞后性,现有教材的适用性缺失。课程组负责人也曾参加面向21世纪课程建设教材的“高级会计学”教材的编写,并我校在2006年前的教学中使用,但是由于新准则的颁发,新的教材建设未及时完成。在本项目建设中,根据课程内容深化的建设成果,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动态以及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发,整合现有团队力量,完成本教材编写出版以及相关教学文件的更新完善。
出版相关教材:
1.张晓岚 “高级会计学”面向1世纪课程教材 经济科学出版社参编 2000年
2.张晓岚“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专著
3.张晓岚“具体会计准则运作研究”著作 主编
4.张晓岚 “企业财务会计”“国际会计”,涉外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主编
5.张晓岚 “行政单位会计”、“工业会计”、“中外合资企业会计”、“西方财务会计”、资本主义会计学、管理会计国际惯例(译著)等参编
8.Simon Gao,“Changes,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Libya”,Accounting education,2004;
9.Simon Gao,“英国会计研究生教育概况及与中国的对比”,西南财经大学光华论坛,2005.4
2.建设计划与落实情况
(1)高层次教师引进
通过前期建设,近三年人员先后引进张晓岚教授(2007年引进)、邬展霞副教授(2008年引进)、高善生教授(2009年引进)、李婉丽教授(2009年引进)等。
(2)中青年教师培养
近几年,通过在职学历学习,进修培训等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所收效。今年一名青年教师将完成在职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派出一名教师(李琳)赴英国隆比亚大学进修学习,已有一名教师考取在职博士学习。
4.李婉丽“中美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比较研究”,会计论坛,2003年第2期。
5.李婉丽“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现状分析与特色评价——会计学博士教育20年回顾”,国际财务与会计(香港),2003年1期
6.沈路“谈会计教学的灌输式和启发式”,对外经贸教育研究,2005年12月,独立
7.赵世君,“浅析高校课时津贴改革”,中国农业会计,2006.1
在建设期内,继续坚持教师学历层次的培养,明年将支持一名年轻教师(吴蔚)报考博士,在职学习;坚持国内外进修培训,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继续向隆比亚大学派出访问学者的项目,同时也将采取其他短期进修、考察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
(3)队伍结构多元优化
目前团队教师不仅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且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也具备分别承担各项具体建设任务的各类人才。如:有侧重课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担任过校级教学管理者的张晓岚、以及多年从事会计专业管理的沈路、赵世君、邬展霞等;有侧重中外课程交流设计与实施、国外高校课程建设经验的导的隆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高善生等;有侧重于国内高校课程建设战略合作的上海市东方学者李婉丽教授等;有侧重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的赵世君、吴蔚、李琳等;有侧重实验教学与网络教学手段实现工作的邬展霞、杨亚娥、李琳等。在建设期内,如何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积极性,推进课程建设,是面临的重要任务。
6. 邬展霞 “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主编
7.邬展霞 “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主编
8.沈路“新编会计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主编
9.李婉丽 “财务会计”陕西省教委统编教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副主编
10.李婉丽“公司会计双语教学的方案与实施”西安交大教改项目,支持,
11.李婉丽“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应用”西安交大教改项目,主持
沈路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教改项目,主持,2002年
12.李婉丽“ACCA方向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西安交大重点教改项目2004-2006主持,
5.李婉丽被国家审计署干部培训中心授予“ACCA优秀教学管理奖”2004年
6.李婉丽“会计学专业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的ACCA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
7.李婉丽获西安交大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04年
8.邬展霞网络教学二等奖上海电视大学2007年
9.邬展霞第八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优秀奖教育部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