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语文
第Ⅰ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新安医学的文化视野
新安医学是指以新安地区(即原徽州一府六邑)为核心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属于医学的范畴,但更有宽厚的文化视野。

新安医学应属徽方言区的特质文化之一。

文化有区域性,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文化区”,一种是“地理文化区”。

所谓“行政文化区”是指以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单位的各文化单元。

从学术角度说,研究行政区域文化的意义可能远不如地理区域文化大,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地理文化区”去研究地域文化。

每一个地域医学背后都会依附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新安医学正是以程朱理学、皖派朴学、齐云山道教、九华山佛教等这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为底蕴而流传至今的区域医学流派。

历来儒医相通,新安医家群体的特点就是在好儒、通儒的高文化素质的民众基础上形成了高密度、高水平的儒医群体。

譬如新安医家王式钰在《伤寒论后条辨·跋》中强调:“儒与医不必同业,要未有不通经而称为儒者,则亦未有不通经而可称为医者……大医必本于大儒。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新安医学形成的基础,尤其朱熹理学的忠孝礼仪、义利观等儒家思想以及朱子的“存天理”等观点都是新安医家著书立论及从事医业的行为准则规范。

新安医学与皖派朴学的关联可以从考据中观察。

朴学的考据对象从儒家经书扩展到医学、农学、历算等科技典籍,向医学文献的渗透,内容涉及《内经》《伤寒》《本草》及临床诸科等医学各方面。

胡澍、江有诰、俞正燮、汪梧凤、许承尧、汪宗沂等新安朴学大家皆对新安医学作出了独到的贡献。

许多新安医家都因为得“异人”“仙人”等所授仙术仙方而成名医。

更有许多医家本身就是道教徒。

如新安喉科医家郑梅涧著《重楼玉钥》,以道家《黄庭经》谓“咽喉为十二重楼”之语而命名,意为治疗咽喉疾病的钥匙。

尤其是新安医家重温补也与道教影响有关,新安名医郑重光所著《素圃医案》序言中言:“或疑先生《医案》中偏于温补,何也!曰:非偏也。

亦先生之仁也。

吾闻阳道舒,阴道肃,故乾统乎坤,卦画于一阳,所以生生不已之元也。

”新安医家与僧侣的关系亦是密切的,许多是身兼僧医两重身份者。

如新安名医程林为和尚,自称静观居士。

新安名医孙文胤更是从九华山天台大师习医而成名。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钱谦益在为孙文胤所著《伤寒捷径书》的序言中就强调:“不通佛法,不知四悉檀因,未可以言能医也。


总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如此高度集中儒、道、佛人文盛景于一地并对中医学术产生深远影响的区域在全国并不多见。

新安医学与理学、朴学、佛学等的相融成为徽文化研究的一个典型窗口。

下面各项中对新安医学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新安医学是指以原徽州一府六邑为核心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

新安医学是以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为底蕴而流传至今的区域医学流派。

立足于“地理文化区”去研究地域文化,是新安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朱熹思想观点是新安医家著书立论及从事医业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规范。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朴学的考据对象从儒家经书扩展到医学、农学、历算等科技典籍,皖派朴学对新安医学的直接影响,可从《内经》等医学典籍中找到根据。

新安医家因为得“异人”“仙人”等所授的仙术仙方而成为名医,更有医家本身就是道教徒,由此证明了道教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少新安医家是身兼僧、医两重身份的人,新安名医静观居士程林本身就是和尚、名医孙文胤也正是跟随九华山天台大师习医而成名的。

从钱谦益为《伤寒捷径书》写的序言“不通佛法,不知四悉檀因,未可以言能医也”中,可以看出不通佛学,在新安医学中难以达到高度。

下列各项中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儒、通儒的高文化素质的民众基础上形成了高密度、高水平的儒医群体,这是新安医家群体的核心特点。

B. 朴学考据内容涉及到临床诸科等医学各方面,胡澍等一批新安朴学大家皆对新安医学作出了独到的贡献。

C. 新安医家郑梅涧所著《重楼玉钥》、郑重光所著《素圃医案》等,体现了新安医学中融入了道家的元素。

D. 新安医学与理学、朴学、佛学等的相融,丰富了新安医学,这种融合成为徽文化研究的一个典型窗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

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今骤用之。

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
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
C、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D、卒全其城全:保全
5. 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
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②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④轼之才,远大器也
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⑥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6.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5分)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9.“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历来为人称道,请对本联加以赏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7)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10),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曹雪芹《红楼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石王
刘国星
石王被福州石头行尊称老大,但石王对老大这个称号,并不“感冒”。

石头行里有活动,石王多不露面,有推不开的,就派儿子厚德去代表。

至于捐资助学这类公益事,石头行人会拉上横幅,红底白字写着某某活动,很醒目。

还要请电视台记者录像摄影,挺热闹的。

石王也只是派人送钱过来就算完事。

有时,组织者问,就留个名;若不问,是连名字也不留的。

石王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赏石品石,乐此不疲。

石王置石于案几上,沏杯香茗,音响播放《春江花月夜》,一支曲子,反复着听。

石王品香茗,或坐卧,或站立,捻须对石,渐渐,就有一丝笑意浮于脸颊,久久不散。

每每赏石完毕,石王神清气爽,踱步天井,看天空流云,赏庭中花草,眼神明澈如一泓清泉。

有时,也脱口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石头行里的石商们都知石王有一绝世珍品---巴林鸡血王,可谁也没有眼福真正见过。

据说有一年,石王去巴林草原游玩,见雅玛图山下一牧户墙里砌一块石头。

石王说这是块好石头,当时牧民嘴一咧,满嘴白白的牙齿,“嘻嘻,石头还有好坏?这玩意山上多了去了,你不怕压坏车胎就给你。

”石王看看朴实的牧民,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

石王把石头运回福州,刨磨打光,去掉石皮子,赫然是绝世珍品鸡血王。

石王知道这是和鸡血王的缘分。

“那是绝品、神品,真乃日月精华,鬼斧神工啊!”石王的儿子厚德啧着嘴,两道眉毛上下翻飞,唾沫星子溅向四周石商们的脸。

石商们几次想一饱眼福,却都被石王一口回绝。

这一年,几个腰杆子硬的石商斗富,举行为期三天的赛宝大会,奖金额高达十万元。

古玩行的商家争相参加,电视台推波助澜,整个福州城沸沸扬扬。

经评比,一石商的昌化鸡血有望摘得桂冠。

谁知,就在赛宝大会的最后一天,却见厚德竟抱来鸡血王。

一时会场静极,专家和石商们震惊异常---真乃鸡血王现身,百宝失色。

只见那鸡血王状如宝塔,牛角冻底,块血网状血遍布全石,且不凝滞,鲜艳的血色绕黑色牛角冻回环流动……隐隐竟有烈陷腾空之势。

全场评委一致评定,鸡血王获得一等奖。

石商们围定鸡血王,久久玩味,合影留念,深以为奇。

这时,却见石王满面怒色而来,推开众人,抱起鸡血王就走。

有人递上奖金,也被石王一把打在地上。

石王儿子厚德也不敢拿钱,就做个罗圈揖,说:“老爷子就这脾气,大家见笑,见笑!”
厚德只到晚上才敢归家,却见石王屋门紧闭,里面传出《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来。

厚德蹑手蹑脚近窗偷看,就见石王泪流满面,喝一口酒,起身对鸡血王作揖说:“石兄,你我缘分已尽,你该回家了。

现在有识你的人啦!”
厚德满腔懊悔,他只是看到父亲去巴林进货,才偷抱出鸡血王的,怎么弄成这样?
几天后,石头行里的人听说,石王欲把鸡血王送回巴林草原,送给巴林奇石馆。

原来,巴林现在建成巴林奇石馆,却没好石头,石王就送鸡血王去当镇馆之宝。

巴林这方面说买也行。

于是,就有人议论,鸡血王值多少钱?厚德听说后,撇撇嘴,“钱,钱是个啥?老爷子是白送!唉----”
巴林派车来接鸡血王那天,福州石行里的人都到了。

只见那车竟装成娶媳妇的花车,乐队反复演奏的是《春江花月夜》的曲子,还有扛着摄像机的记者来回穿梭,据说这是石王的
意思。

石王怀抱缠绕大红花的鸡血王刚露面,厚德就点响了二千响的鞭炮,噼噼啪啪的。

石王眼里却蒙一层忧伤,众人心里也酸酸的。

车子拐过街角,石王还在挥手。

石王活到八十岁才走的。

石王的儿子说,石王是去巴林看鸡血王,回程染上风寒,就走了。

火化时,众人见石王怀抱一张照片,赫然是鸡血王的照片。

1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情节脉络。

(4分)
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石王形象的特点。

(6分)
13.小说中多次响起《春江花月夜》曲子,请问此曲在文本中三次出现各有什么作用?(6分)
14.石王的故事给你带来哪些思考?结合作品内容和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7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
A.放延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
B.蹙缩踌躇做客他乡淹没无闻
C.残骸桅杆蜂涌而来金璧辉煌
D.隼头赦造恬然自安针贬时弊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二(2)班班风纯正,成绩优异,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举案齐眉,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选为校示范班级。

B、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C.假期,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除了引进质量优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消费者慷慨解囊。

D.电视剧《士兵突击》剧情精彩,激人奋进,该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大街上显得格外宁静,悄无声息。

17.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徽现有行政区划在沿袭历史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市偏小,政区规模差距较大,划江而治等问题比较突出,此次巢湖市区划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B. 日本核泄漏事件暴露出日本在核能决策过程上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以及个别机关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相互推诿责任,日本政府正开始认真反思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C.为深刻吸取“7·23”事故教训,迅速稳定铁路运输安全局面,铁道部组织部昨日下发通知,要求年底前铁道部门做到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等原则。

D.目前问题蔬菜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科学的“控农残”体系尚未建立,乡镇级检测站设立不足,监管活力有所欠缺,菜农的科学用药思想不够规范造成的。

18.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

(4分)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1.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2.繁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3.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4.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5.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6.高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7.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8.轮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9.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10.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
19.为下面的新闻拟一则标题。

(不超过10个字)(4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8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会议将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这是时隔15年后,中国对刑诉法的第二次大修。

刑事诉讼法是1979年制定的,施行以来,对于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的任务是,既要“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又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刑事诉讼法实施16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社会情况有了变化,司法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联系现代法制建设的发展,对刑事诉讼法进行补充修改。

修正案(草案)对公、检、法进行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作了一系列重大修改、补充,刑事诉讼法的条文从164条增至225条,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具有重大的作用。

20.请根据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4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

读《史记》,我知道了即使忍辱负重也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读__________,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

”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

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

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

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最重要的”在文本中没根据。

2.C【解析】A项并非“直接影响”,文本无根据。

B项非因果关系。

新安医家因道教影响成为名医只是新安医学中道教元素融入的表现,由此不能推导出“道教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项“不通佛学,在新安医学中难以达到高度”,没有根据。

3.A【解析】A“核心特点”有误,原文中没有提及。

4.B【解析】应为“拒绝”
5.D
6.C【解析】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

7.见译文
8.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信马穿山径,听晚籁,观群峰,赏棠梨叶、荞麦花,陡然发觉此情此景与家乡相似,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分)
9.本句运用了拟人、对比的表现手法。

本联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此为目睹。

山峰无语,妙用拟人,“有声”,“无语”,对比之中表现了村行之地的恬静,展示了主人公对所见之景的喜爱之情。

(4分)
10. 略
11. 开端:石王的日常生活状态介绍。

发展:回忆石王获得“鸡血王”的过程。

再发展:石王儿子厚德偷抱“鸡血王”参赛获一等奖,激怒石王。

高潮:石王用嫁媳妇的方式将“鸡血王”送给巴林奇石馆。

结局:石王在看石返程时染风寒去世。

(每点1分)(4分)
12. 石王是一个淡泊名利,眼力极佳,真正懂得欣赏和绽放所爱之物艺术价值的石行鉴赏家。

由石王在行内活动中多不露面,做公益不留名可知其淡泊名利;由其慧眼识得鸡血王石得知其眼力极佳;将鸡血王石送回巴林奇石馆可知其真正懂得艺术的价值所在。

(每点2分,其中关键词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6分)
13. 石王品石时听此曲,曲之美和石之美相得益彰,体现了他高雅的艺术情操。

石王怒取“鸡血王”回家闭门听曲,传达出他对世俗的愤怒和对石头受到不懂艺术者的玷污的悲伤。

石王让取石者播放《春江花月夜》,如嫁新媳妇一般送石,表达了他真正爱石,懂石,为石头找到真正归宿,与石告别的悲喜交织的情怀。

(每点2分)(6分)
14. 参考角度:真正懂得所爱之物的价值,舍得放手让它找到归属之地,不让世俗玷污。

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用心去爱收藏之物,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当今社会,如石王一般的人很少,如何在纸醉金迷中找到真正的信仰,用超然的态度面对,石王对待鸡血石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并借鉴。

(结合作品及当今社会的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7分)
15. D【解析】A项:放诞;B项:作客他乡湮没无闻;C项:蜂拥而至金碧辉煌;D项:榫头敕造针砭时弊。

16. B【解析】A项“举案齐眉”用于夫妻之间;C项“慷慨解囊”指毫不吝惜的拿钱帮助别人;D项“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状。

17. A【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在“推诿责任”后补上“等问题”。

C项搭配不当,“做到”与“原则”不能搭配。

D项成分赘余,“主要原因”和“造成的”重复。

18.生活中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19. 中国将修正刑事诉讼法。

(“中国”“将”“修订”“刑事诉讼法”各一分)(4分)
20. 略
21.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

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

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

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

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

”英宗说:“姑且给他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起居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

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兼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

”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


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

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

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

”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

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