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议论文中材料论据的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01

中生在议论文写作的学习中,大体都经历过
这样的过程:第一阶段,纯粹议论,以区别于初中的记叙文写作,然而800字多为观点反复,少有针对性;第二阶段,通过学习典型的议论文,约略明白论据,尤其是使用
例子是增强议论文说服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例证法较之其他论证方法更容易操作,于是学生在写作中开始大量使用例子,然而材料论据积累的欠缺、使用的不得法,不仅不能通过材料论据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反有画蛇添足、不知所云之感;第三阶段,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入了彻底迷茫时期。

一、学生写作现状
基于学生的写作现状,我们对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材料论据的运用作了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1.以叙代议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比较熟
悉记叙文的写作,所以在运用材料论据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将论据写得如记叙文一样情节生动、描写具体。

【例文1】
细节决定成败。

当我们决心要做好一件大事时,万不可忽视其中的每个细小环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保证细节的完美,才可顾全大局。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进行战斗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
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

铁匠埋头干活儿,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

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
了。

铁匠本准备砸钉子将最后一个马掌钉好的,但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将马掌挂在蹄子下。

两军交锋了,查理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指挥士兵迎战敌人。

远远地,他看见在战场另一头自己的几个士兵退却了。

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查理快速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

他还没走到一半,那只挂着的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在地上。

国王还没有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生就跳起来逃走了。

查理环顾四周,他的士兵纷纷转身撤退,公爵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一个国家的统治权丧失在一个马掌上,这便是忽视细节的惨痛代价。

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有那些能够发现细节、重视细节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在上述例文1中,我们看到论
18
DOI:10.16412/ki.1001-8476.2018.03.006
ywjsxxk@教学JIAO XUE
据的叙述极尽能事地生动具体,事件的前因后果,开端、发展、高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事无巨细,展开描述,洋洋洒洒,一个论据写了半篇文章。

2.自说自话
作文中的材料论据与学生自己提出的论点关联不大,论据的叙述没有重点或者叙述重点与论点脱节,也就是我们平时常常提及的例论缺乏一致性的问题。

【例文2】
勇敢是人们在面对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力量与精神。

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赴秦,在秦王想要夺璧时,他誓死与璧同进退,这便是一种勇敢;廉颇在与蔺相如争斗时,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决然负荆请罪,这也是一种勇敢;屈原受冤而投江,这更是一种勇敢……他们都是勇者,有勇且有谋。

唯有有了勇气,才能有走下去的动力;只有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我们才能挑战未来,否则只会永远停留在原地。

在例文2中,学生对“勇敢”的解读是“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力量与精神”,勇敢带来的结果是“成功的喜悦”。

然而,论据中廉颇的行为不可谓不勇敢,但我们读到的是面对“过错”;屈原“受冤而投江”,这难道是源于勇敢的力量?三则论据对于“勇敢”的结果叙述得都比较模糊,且与“成功”“喜悦”大相径庭,论据与论点之间对应关
系薄弱,难以自圆其说。

3.鹦鹉学舌
此类情况中,学生知道要紧
扣观点对论据作简要叙述,但苦于
不知如何展开,只能在叙述中机械
地重复观点,来显示自己是围绕论
点使用论据。

此类叙述因为缺乏
论据的个体特征,类似于贴标签,
因此说服力也偏弱。

【例文3】
当黑云积压,暴雨袭来,如何
才能突围前进?答案只有一个,即
带着一颗勇敢的心前行,去创造属
于自己的辉煌!置身于清朝末年
的谭嗣同勇敢行动,成为著名的爱
国志士;黑人马丁·路德·金带着一
颗勇敢的心,振臂高呼,发表了《我
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女画家
弗里达勇敢地面对病痛的折磨,在
画布上留下她永恒的美丽……人
生漫漫,总会遇到种种困境,而只
有凭着一颗勇敢的心,才能最终排
除万难,抵达光辉彼岸!
在例文3中,学生一遍遍地重
复“勇敢行动”“带着一颗勇敢的
心”“勇敢地面对”,但是论据中谭
嗣同、马丁·路德·金、弗里达三个
不同个体“勇敢”的具体表现都没
有呈现,纯粹套用“勇敢”这一概
念,空洞无物。

二、课堂解决方案
针对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
材料论据的使用存在的上述问
题,我们在议论文训练的系列课
程中设置了“议论文中材料论据
的叙述”这一节,希望通过针对
性学习和练习解决学生写作中
的难题。

课堂设置如下:
第一步:出示案例。

引导学
生意识到材料论据与论点之间缺
乏相关性的问题。

【比较案例】
A与B,哪一段写得更好?
A.细节决定成败。

古代征战
连绵,士兵死伤无数,可是历史上
也有不费一兵一卒却将四万大兵
逼退的事例。

这就是诸葛亮的空
城计!诸葛亮城内只有寥寥几千
兵力,却因为他知道司马懿生性
多疑,于是大开城门,并亲自带上
书童上城楼抚琴,使得司马懿因
而在城外不敢进入,并草草收兵,
恐有埋伏。

诸葛亮因早早摸清对
方性格布下局,从中不难看出,细
小的事却决定了成败啊!
B.细节决定成败。

空城计中
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却将司马
懿的四万大兵逼退。

诸葛亮成
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注重
细节:藏起旗帜,大开城门。


己穿上鹤氅,戴上纶巾,带着两
个小书童到城楼上弹琴,甚至还
点起檀香。

试想,假如有一个书
童露出了慌乱的神色,假如他自
己的纶巾系得不端正……任何
一个环节露出了蛛丝马迹都将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诸葛亮的
胆大心细不得不让人佩服,正是
19
2018.01
这样才骗过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获得了胜利。

学生能够意识到B更好,B文中“藏起旗帜,大开城门。

自己穿上鹤氅,戴上纶巾,带着两个小书童到城楼上弹琴,甚至还点起檀香”是针对论点中的“细节”展开的叙述,而A 文中只是叙述了“空城计”,“细节”两字毫无体现,甚至有同学提出“生性多疑”“不敢进入”“恐有埋伏”等词,更能论证“知己知彼”的论点,与本段论点明显不合。

学生在案例比较中开始形成论据叙述需要围绕论点展开的意识。

第二步:出示范例。

强化围绕论点叙述论据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范文
1,通过寻找论点,圈划论点中的关键词语,阅读并对照论点关键词圈划论据叙述中的对应内容等步骤,学习论证比较有效的议论文段中材料论据的叙述方法。

【范文1】
舍,是舍眼前的利益;得,是得长远的回报。

丁肇中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工作时,待遇优厚。

但他意识到做杨振宁的助手其实缚住了自己发展的可能,于是毅然前往欧洲打天下,发现了奠定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基础——J 粒子。

如果丁肇中没能舍下薪金和工作环境,他的名字又怎能与杨振宁并驾齐驱?伟大的科学家,通常都懂得:适时的“舍”,卸下名
声、地位、财富等包袱,思维才能跃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开拓出学术领域里新的天空,而先前所“舍”,正是以后所“得”的附加值。

范文1中,论点是“舍,是舍眼前的利益;得,是得长远的回报”。

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是“舍(眼前)”“得(长远)”,而在“丁肇中”的论据叙述中,“舍(眼前)”对应的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工作时,待遇优厚”“做杨振宁的助手”,“得(长远)”对应的是“毅然前往欧洲打天下,发现了奠定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基础——J 粒子”,整个论据的叙述简洁明了,又完全围绕论点展开,毫无赘言。

第三步:模仿巩固。

学生根据之前教师的示例,对范文2自行重复步骤二的相关圈划,加深印象,小结归纳材料论据叙述的方法。

【范文2】
懂得放弃,就要懂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

人生苦,我们是要在盲目地追求中庸碌一生,还是坚定地放弃那些别人眼中的光环,以及给自己套上的牢笼,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成功总是要有选择与放弃,真正的获得便在于选择了自己理想的路,并坚实地走下去。

曾经,一个出身法国皇家的皮匠放弃了宫廷奢华的生活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如今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已成为一个奢侈品帝国的神话。

曾经,有一
个职业经理人放弃了微软与谷歌全球总裁的职位,去建立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工程,如今“李开复”这个名字和他说“世界因你而不同”让人更加心生敬仰。

的确,“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只要找准了自己的方向,何必求繁求多,何必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眼里的光环?放弃不适合你的那些,去追求真正的理想,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是最饱满,最丰厚,最灿烂夺目。

第四步:方法归纳。

根据上述范文的学习揣摩,归纳材料论据叙述的方法:(1)简洁叙事,紧扣分论点中的关键词展开例证,无需枝枝节节;(2)论点中的关键词要有具体所指,不可简单重复。

第五步:写作练习。

以上几步只是范文学习和方法归纳,还属于理论指导的层面,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和消化,所以课堂最后以“勇敢的心”为话题,要求学生使用恰当的材料论据写作一个议论文片段。

在课堂学习、写作练习、反馈修改之后,笔者可喜地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掌握了材料论据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很好地避免了论据使用中长篇大论式的记叙文写法,也解决了自说自话、叙议无关和无话可说、简单重复两大误区,向写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又迈进了一步。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