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托起生命之重,将安全铭记在心安全演讲稿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责任托起生命之重,将安全铭记在心
的安全演讲稿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种力量。

一种隐患危及安全时激励我们挺身而出的力量;责任是一种志气。

一种饱尝事故教训后,没有因此输掉重塑安全辉煌的志气;责任是一种激情。

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奋斗不息的激情;责任更是一种使命,一种为深化铁路安全管理,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步发展的使命。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安全与责任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安全为什么需要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我只能告诉他:“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责任是每位职工分内应做的事。

我们应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安全全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几乎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

我们所了解的如:《关于郑州、太原局两起作业人员死亡事故通报》《关于成都局两期作业人员车辆伤亡死亡事故通报》《关于十堰车务段“4.12”助理值班员车辆伤亡死亡事故通报》等。

一件件记名式通报,一桩桩血的案例,让我们在看到之时,心中颇有感触。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存在呢?其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对安全的重视!大家都应该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将一个活生生的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这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使青蛙承受不了,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了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人们再度把青蛙先放入装着温水的容器中,然后慢慢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开始时因为水温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水温逐渐升高到青蛙发现无法忍受的高温时,此时的青蛙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求生的奋斗欲望,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现象。

其实青蛙现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些缓慢恶
化的事件,往往被人们忽略掉,造成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的时候,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像是温水中的青蛙,忽略了缓慢上升的水温,因为缓慢,因为不会立即造成危害,所以忽略,忽略隐患,忽略了责任。

安全为天!必须从思想上、从行动上树立安全在心中“天”的地位,将安全铭记于心;在工作中必须尽职尽责,认真做好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每一个环节的闭合,这样才能做到环环相扣、丝丝相连。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实中的安全管理晴空万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只有生命才会创造奇迹。

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

安全责任,就是生命的保护神!面对铁路工作,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担责任。

安全责任,落实才是根本。

责任多一分,隐患也就少十分。

只有将安全铭记在心,落实每一位职工的责任,才能为我们的生命撑永远的起保护伞。

安全演讲稿:面对镜子中的自己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无关美丑、不论贫富。

这个奇迹包含了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包含了弱冠、而立、不惑和明识天理。

这是生命漫长而又短暂的持续,是人一生仅有的一次经历。

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可能面容不够俊朗亮丽,也许身材不够高挑完美。

然而,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它们至少是完整的——我们有完整的面容、四肢和身体,该为这不算完美但却完整的生命感到幸福!因为,有些人,远没有我们幸运:由于一次意外,有人在火灾中失去了漂亮的面容;有人在冰冷的钢铁机器前失去了灵巧的双手;有人瘫痪在床;有人与轮椅为伴;甚至,有人永远的失去了活着的权力……
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你该明白:安全,才是生命奇迹最重要的含义。

在这里,我想说:自然的灾难,并非人力所能相抗。

它的发生不可阻挡、不可逆转,除了心存敬畏,我们只能接受。

然而,人为的事故呢?因为疏忽,我们忘记关掉煤气阀门,忘记佩戴安全帽;因为大意,我们将本已烂熟于心的操作规程忘到脑后,将明知不能省略的步骤人为省略;因为不负责任,我们将烟头随意丢弃,让设备长期空转。

事故真的发生了,一切都将不可挽回。

这个时候,我们该去怨谁?除了“哀其不幸”,难道我们不该“怒其不争”吗?
面对镜子中的自己——难道你只看到了自己?
我们自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不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我们的生命自始至终就与他人息息相关,除了活着,我们的生命还担负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我们有父母,有妻儿,有兄弟姐妹,太多的身份要去担当,太多的责任要去担负。

白发父母慈祥的面孔,温柔伴侣亲切的笑容,伶俐儿女可爱的眼神,哪一个不令人神往,哪一个不叫人留恋?
有一个身边的故事。

邻居家的张师傅,在企业打拼多年,终于在某日取得突破,成为生产车间的主管领导。

也许是过于兴奋,当天夜里,张师傅喝掉了一整瓶的白酒,摇摇晃晃来到车间,睡倒在巨大的液压起重臂下。

早已醉的不醒人事的他哪里会听到提醒清场的电铃声?就这样,巨大的起重臂缓慢的、无情的将他碾轧成了一滩肉泥。

噩耗传来,还沉浸在儿子升迁喜悦中的老母亲一下子昏倒在地,从此以泪洗面,精神恍惚。

“子欲养而亲不待”,固然让人伤感,“白发人送黑发人”又何尝不令人肝肠寸断?
有一个听来的故事。

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某,是一家钢厂的维修工。

在一次例行巡检中,他忘记了拉紧安全帽的系扣。

当他弯腰准备给一台松动的皮带加固时,安全帽脱落了,同时脱落的还有头顶一块重重的三角铁……王某就这样走了,留下一个不满一岁,没有叫过一句爸爸的孩子。

孩子是无知的,在王某出殡的当天,他还会不合时宜的开心的笑出声来。

可是,有谁会去斥责这个年幼的生命吗?
逝者已逝,或许从此免去牵挂,但活着的人,哀伤将伴其一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敢说我们的生命只关乎自己?
集团公司是一个汇聚了无数梦想、希望和幸福的大家庭,而我们,安居其中。

这个大家庭,看不得一丝丝隐患,听不得一丁点哭声;这个大家庭,连续多年将安全作为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居其中的我们,既要感恩,又要慎重,更要奋进!要学那数十年如一日的运输部,一万天安全运输、杜绝事故;要学那兢兢业业的安技处,时刻谨小慎微,日夜查漏补缺,为无数个家庭幸福奠定了基础;还要学习身边所有重视安全、遵章守纪、敬业勤奋的工友们,集个人安全之涓涓细流,汇全员安全之宽阔江河,聚集团发展之蓬勃动力。

认真面对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也在回望。

它给我们一个严肃、凝重的表情,告诉我们:生命与安全同行,幸福才能延续。

让我们时时重视安全,处处遵章守纪,如履薄冰,防微杜渐,去堵塞百分之一的疏漏,千分之一的侥幸,万分之一的偶然,共同筑牢安全永不崩溃的大堤,创造生命更加灿烂的奇迹!
让安全操作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演讲稿范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安全操作成为一种习惯”。

说起安全,几乎人人都会随口说出几句安全警句。

“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句话是我见过的最多的安全警句,安全是幸福之本,企业之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生命线。

对个人来说,安全就是孩子仰视你时的笑脸,安全就是黄昏时餐桌旁全家人的欢声笑
语,安全是公园里扶老携幼的全家福;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稳定,意味着效益,意味着基础保障,意味着管理水平。

让我来先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我爱人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他给我讲过很多次,因此对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

故事发生在我爱人的家乡——四川南溪县。

当时我爱人正在读高中。

他的学校宿舍后面有一个工厂,当时是夏天,工厂里的工人白天检修设备,工作完毕,顺手就把沾满了油污的抹布随便扔在了草地上。

南方的夏天,即使是在夜晚,天气也十分炎热。

我爱人告诉我,就是这块不起眼的油抹布,在深夜11点左右,自燃了起来,点燃了附近堆放的竹子,并且延续到不到10米远的学校宿舍的房梁。

四川南部的小县城,在20多年前,经济并不是很好,学校的宿舍房梁上大多都是竹子支撑一层瓦块的结构。

我们知道,干燥的竹子是很好的燃料,所以那次的大火也着的很猛,所幸的是,当时是学校放农忙假,在校学生并不多,大火只是烧光了学生放在宿舍的课本和衣服被子等,并没有人员伤亡。

如果是在正常上课时期,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每当谈到习惯时,人们总会想到习惯性违章,很少有人会想到习惯性按章操作、习惯性安全生产。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身边由于习惯性违章而发生的事故太多,由于习惯性动作而付出的代价太大,留给我们的教训太深。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不难想到,对于我们工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小动作而已,我们也经常会把检修时用过的油抹布顺手扔到垃圾堆里。

那么我们的这个小动作会不会造成安全隐患呢?答案是很明显的。

我们王家围子供热管理处的热力站,都是由以前的锅炉房改造而成的。

大多数的班组,都有很多间屋子,尤其是配电间,都在离值班室很远的地方。

电工检修的时候往往容易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

我记得是20xx年春天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没有当五号站的站长,我们五号站也不是现在这样一体式的站点,也是锅炉房结构的热力站。

当时的站长是王春花。

我们老职工都知道前几年单位对热力站设备的管理并不像现在这么严格,现在电工经常对配电设施进行吹灰,不容许配电柜有积灰。

而当时并没有要求这么细,只有夏季检修的时候,电工才对配电设备进行吹灰操作。

那天是电工来我站检修配电柜。

王姐陪同他去配电间检修,电工把电闸拉了下来,对配电柜进行检修,干了一会,他需要扫帚,而配电间里并没有扫帚,扫帚在很远的值班室里,他让王姐去给他取扫帚。

他继续对配电柜进行吹灰操作。

就在王姐转身出去的一瞬间,事故发生了。

电工师傅用皮老虎吹起来的灰尘产生了静电反应并且发生了爆炸,当时把电工的手炸坏了。

这件事情对我的印象很深。

我们在检修时,有很多同事不喜欢带安全帽,认为戴安全帽是一种累赘,可是往往是我们不戴安全帽检修时,经常会发生磕碰意外。

当然你可能认为磕碰只是小事情,疼一会就没事了,可这就像红绿灯一样,你这次闯过去了,没有事情发生,你能保证下次你闯过去的时候侧面没有来车吗?
前年夏天,我搭我同学的车去安达,在新村的高新开发区里,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当时我们的车正常行驶,两侧都是红灯,我们前进的方向是绿灯。

我们的车快开到十字路口的中间时,右面一辆车硬闯红灯,拐着S形,越过停靠在安全线后面等待红灯过去的其他车辆,飞奔一样的冲着我们的车开了过来,当时我同学没有办法停下车,因为停车就意味着两车相撞,我不懂开车,可我记得他当时把车速提到了最高,硬冲了过去,那辆车在我们身后幽灵一样飘了过去,冲到了对面的路口。

到了安全地带,我的同学把车停了下来,擦了擦满脸的汗,对我说:“回家我要烧一支高香,捡了一条命啊,那个司机八成是喝醉了。


从这几个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一瞬间你意想不到的时刻。

只有我们把安全操作规程印在脑子里,体现在行动上,让安全操作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安全高效平稳进行。


全生产不仅是你的责任、他的责任,更不是安全管理者一人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只要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安全生产从被动的上级要求向主动的我要安全转变,事故就会远离我们,安全就会与我们常在。

反之,如果我们怕麻烦,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仅凭经验办事,逞个人英雄主义,就会埋下不安全的隐患,就容易发生各类事故,不但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

让安全操作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这是一件不难做到的事情,只要人人想着安全,时时想着安全,事事按操作规程办事,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不管领导在与不在,不管有人监督与否,不管是独立操作,还是二人或多人一起操作,都能严格按章办事,时间一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养成这种良好的安全习惯,各种安全事故就会对我们每个人敬而远之,才有可能实现“零工伤”,这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