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上10-12课检测打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背景:
①330年,罗马帝国皇帝__________在帝国东部的_________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__________。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

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__________”。

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527年,
_____________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编纂法典: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________,保证皇帝的_________,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3)法典内容
①《__________法典》: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②《法学汇纂》:由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③《法理概要》:用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④《__________》: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
以上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①局限性:仍然承认_____________。

②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_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地位:奠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衰落: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皇帝把行省改为_________,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②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

③西欧封建主组建________军进行东征,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2)灭亡:________年,_______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______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评价:
①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_________三洲的大帝国。

②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它保存了大量的_____、______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_____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 5世纪初, 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大和皇族发动宫廷政变,_____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概况:_____年开始,日本仿效_____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的国家(社会性质改变)。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和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获得“”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________阐述______的宗教思想,于_____世纪初创立_______教。

(3)传播:最初在____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_____ ,建立
______,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______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1)版图:至____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_______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3.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_______”;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______》,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_________》(《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________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_______、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_____、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查士丁尼法典》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据此判断,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
A.奴隶阶级B.奴隶主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
2.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
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B.《法学汇篡》
C.《法理概要》D.《查士丁尼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4.一个建立于4世纪末的帝国,它的存在不仅世界古典文化的遗产,而且为西欧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中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法兰克王国D.阿拉伯帝国5.《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令人编纂的一部()
A.刑法法案B.民法法典C.商法法典D.权利法案
6.为了研究6世纪之前历代罗马法学家对法律问题的研究,你可以去翻阅()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D.《新法典》
7.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A.战后社会改革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法西斯专政D.大化改新
8.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一宗教( )
①创立者是穆罕默德②经典是《古兰经》③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④它是我国今天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9.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

“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A.《天方夜谭》B.《伊索寓言》C.《荷马史诗》D.《威尼斯商人》10.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1.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从中国传到欧洲。

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C.欧洲殖民者D.奥斯曼土耳其人
12.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 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 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 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13.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4.下列主张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A.信仰“救世主”
B.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C.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D.信仰“真主”安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