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教科书第34页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且将这些物品根据你发现的特点进行分类。
出示【学习任务一】。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
教师巡视,记录较特殊的图形或分类错误的情况,以备学生交流汇报使用。
二、探究新知
课件呈现至少两组学生的物体分类作品。
(一组物体分类混乱或错误,一组分类正确且整齐。
)
师:你认为哪一种分类方案更好一些?为什么?
预设:第二种分类方案更好,因为看起来更整齐。
师:(展示分类正确的一组。
)这是哪一组的作品,请你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
预设:我们是按照形状分类的。
师:(课件呈现长方体的物体。
)先来看这一组。
这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茶叶盒、纸巾盒、肥皂这些,它们虽然大小不一样,但都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面,我们把它们分成了一类。
师:像这样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的立体图形,叫作长方体。
师:(课件呈现正方体的一组物体。
)那这一类是什么形状?
预设:木箱、骰子和魔方,它们都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所以把它们分成一类。
师小结:像木箱、骰子和魔方这样,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大小都相同的立体图形,我们把它们叫作正方体。
师:保温杯、罐头和茶杯这类物体,它们和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预设:它们都不是平平的,放倒之后还会滚动。
师:像保温杯、罐头和茶杯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端是圆圆的、平平的面,还可以滚动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作圆柱。
师:(课件出示球类的物体。
)这几个形状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你能形容一下球是什么样的吗?
预设:圆圆的,可以滚动。
(引导不是按形状分类的学生,再按照刚刚学习的图形,重新对桌上的物体进行分类。
)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的物体抽象出的图形都是立体图形。
现在我们再来一起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几个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这几个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
师:接下来从学具袋中拿出这几个学具,试着推一推或者滚一滚这几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试着推动或者滚动学具,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
播放视频“滚动立体图形”。
预设:我发现,圆柱和球易滚动;长方形、正方形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师:这节课认识了这些图形后,你能再在生活中找出这些图形吗?
预设:档案盒是长方体的,卷纸是圆柱,玻璃球……
师:下课后,你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身边还有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相同。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征吗?
预设:我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四、课后任务
找出身边的立体图形,跟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些物体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立体图形形状相同?然后说一说这些物体的特征。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