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丘的文综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专题—沙丘
真题回顾】
【例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解析】第(1)题,分析沙源主要从河流带来泥沙、河湖底部裸露两个角度分析,注意从图中分析河流数量、河流输沙量和沉积量、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对湖泊水位的影响。
第(2)题,冬春季起沙的原因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解答的实质是分析该湖泊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
可以从地形、下垫面的摩擦力大小、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①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②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
③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①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②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③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必备知识】
1.风沙活动成因
(1)沙源
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
(2)动力
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
2.风沙活动的危害
(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3.风沙活动的防治
(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
(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对点演练】
一、鸟取沙丘
1.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如下图所示),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
沙丘中有巨大的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
随着日本政府的重视,人们开始保护“沙丘”,需要每年整治除去“迷你绿洲”。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鸟取沙丘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海水沉积
D.流水沉积
(2)“迷你绿洲”的出现可以()
A.降低风速进而减轻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出现沙暴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3)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其再次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二、比拉大沙丘
2.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为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50'N)的大西洋海岸最大的沙丘——琵拉大沙丘,沙丘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乙图为非洲西海岸塞内加尔河入海口处的沙洲,近年来该沙洲不断向南伸展。
(1)据图描述甲图沙丘的形成过程,并比较沙丘东西两侧坡度的差异及原因。
(2)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乙图中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
1.(1)C 【解析】鸟取沙丘属于海岸沙丘,其形成主要是受海水沉积和风力搬运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2)A 【解析】“迷你绿洲”为地表植被,其拦截了风沙流中的沙尘,进而减少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对;植被出现产生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风沙流的携沙能力,增加风沙堆积,不易形成沙暴,BCD错。
故选A。
(3)D 【解析】由题可知,鸟取沙丘中的植被最可能为草地。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西海岸,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降雪量大,且纬度较低,随着水分条件改善,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可能于冬季开始恢复。
故选D。
2.(1)海水落潮时,露出大面积沙滩;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遇到森林阻挡,堆积而成。
沙丘的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坡度缓;东侧受森林的阻挡,为背风坡,坡度陡。
(2)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受自北向南的加那利寒流影响,沙洲不断向南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