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思源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0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思源中学八年级语文10月考试卷
(全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
....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的数学知识已达到大学课程。
B这次期中考试,他每门功课平均在90分以上。
C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这句话不无道理。
D他的父亲享年83岁,仍然精神抖擞。
5. 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 标题导语主体
B. 标题主体背景
C. 导语主体结语
D. 标题主体结语
6、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A.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
B.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C.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
D.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
7、选出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
C、《石壕吏》——杜甫——唐代
D、《爱莲说》——周敦颐——清代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
B、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污泥而不染,清洁无瑕,故而人们喜欢以前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C、猜想是把原文的有关材料作为依据,从文章体裁、有关段落、有关词句出发,作合理的推测,而不是胡思乱想。
D、《核舟记》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表达了苏轼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第Ⅱ卷非选择题(134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9、默写古诗文。
(12分)
①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
,。
②,往来无白丁。
③亭亭净植,。
④,千山高复低。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⑥人们常常引用杜甫《望岳》中的“,”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勇攀人生理想高峰的雄心壮志。
⑦《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10、《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散文集,全书收录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
这些文章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生动地描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
请从这些文章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除外)任选一篇,写出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段文字,并说说你的体验或感悟。
(8分)
①篇名:
②一件事或一段文字:
③体验或感悟:
11、“座右铭”是放在身边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如“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座右铭是:“一个人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为自己创作一条座右铭。
(不超过30字)(3分)
二、阅读(5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13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②及郡下,诣.太守
13、文中描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4、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
(2分)
发现桃花源→→
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1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0题。
(15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
当你拿错钥匙打不开锁的时候,就甭提有多着急了。
但是钥匙和锁配不上,再着急也没用。
②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像一把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应的钥匙来打开。
不然的话,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那么,到哪里去找钥匙呢?这一把把“钥匙”就是酶!也就是说,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
科学上把酶的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特性叫做专一
性。
例如淀粉酶只对淀粉起作用,使淀粉很快地分解成麦芽糖;脂肪酶只对脂肪起作用,使脂肪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有很多种,相应的蛋白酶也就有很多种。
例如,人胃肠中的蛋白酶能加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为氨基酸,而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也含蛋白质,胃肠里的蛋白酶对蛔虫就丝毫不起作用,这就是锁和钥匙不配对。
如果让蛔虫遇到从木瓜树果实中提炼出来的木瓜蛋白酶,蛔虫体内的蛋白质会被它分解得支离破碎,这就是锁和钥匙配对了。
③说来也有趣,每一种酶的表面都有自己特殊的形状,这些形状与它们所催化的物质的形状恰好咬合,就像锁和钥匙配对一样,参加化学变化的物质和酶一经配好对,钥匙插入锁孔,一扭动,“咔嚓”一声,生命之锁就打开了。
④人体中有多少种“锁”,需要配多少种“钥匙”,细胞核中蛋白质制造厂的总工程师早已胸有成竹。
当需要某种钥匙的时候,总工程师就下达密码指令,细胞质就按指令生产。
⑤其实,酶在反应中只是催促反应的快速进行,自身并不消耗掉。
这样是不是每种酶只生产一次就够用了呢?不是的。
就像钥匙有时会丢失或折断一样,酶也会受到破坏。
不过,这不要紧,蛋白质制造厂会随时生产出新的酶来补充的。
⑥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酶,就没有生命。
17、结合全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标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含义是
,这就是本文所要解说的主要事理。
(2分)
18、第④段“人体中有多少种‘锁’,需要配多少种‘钥匙’”一句中的“锁”指的是,“钥匙”指的是。
(4分)
20、人体汗液分泌出的蛋白质,浸渍到衣服上很难清洗,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加酶洗衣粉。
请综合文中知识,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解释加酶洗衣粉的洗衣原理。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
(23分)
血色黄昏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
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
这里,国军耿振华师
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需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
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抢,两眼血红,作为带队官长,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
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
前面的路都布满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来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箱,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候,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住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的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点头。
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道:“我叫尤小翠。
”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抓在手上的馒头默默的送回了车上。
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
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了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中国军人会为你抱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
21、提要式读书笔记,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原文的基本内容加以归纳概括。
这种读书笔记要求首先要把原文读通、读懂,抓住重点,然后再把基本内容概括出来,力求文字简明扼要,目的是使自己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回忆起原文的基本内容。
做“提要式读书笔记”对理解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锻炼提高分析和综合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22、“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带着馒头找尤小翠时,她却“在3天前饿死了”。
而且“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
”作者这样的构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23、小说结尾的那位“国军起义将领”是谁?他为什么要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5分)
24、本文语言生动感人。
请摘录一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本卷其他题目已用的除外),并作简要的点评。
三、作 文(60分)
四、作文(60分)
25.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
在这里,父母用慈 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 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答案:
1、C
2、B
3、B
4、C
5、A
6、C
7、D
8、D
9、略
10、①1分,错别字酌情扣分。
②2分,能比较完整且简明地把文中的某一件事叙述清楚(或比较完整地把文中的某一段文字介绍出来),即可得2分。
③2分,能紧扣“一件事”(或“一段文字”)明晰地说出自己的体验或感悟,即可得2分。
11、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得分;若只是抄用现成名言警句的,只能得1分;若是自己创作的但没有运用适当修辞手法的,最多得2分。
12、①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②到1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访问(探访)桃花源离开(辞别)桃花源 15、老老小小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16、一是表达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二是寄托自己的理想:生活在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宁静,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17、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 18、蛋白质酶 19、特性: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
形状特征:每一种酶的表面形状与它们所催化的物质的形状恰好咬合。
作用:在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0、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能加速汗液中蛋白质的分解,因此,衣服就容易清洗干净了。
21、答案要点:①大胡子少校奉命运弹药和食品到前线,途中车陷弹坑中;(1分)②饥民抢馒头,小姑娘带头归还馒头;(1分)③大胡子少校带馒头来找小姑娘,而小姑娘在3天前饿死;(1分)④国军起义将领临终嘱托讲“馒头”故事。
(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
22、这样的构思,使故事充满悲剧色彩,具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既能激起读者对小姑娘的敬佩与同情,又能激起人们对日本侵略者、对战争的痛恨。
23、这个国军起义将领可能是大胡子少校,也可能是耿振华师长。
(1分)他要用这“馒头”的故事教育青年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分) 24、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
赏析点评的角度不限,内容、形式均可。
【示例】摘录: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赏析点评:句子简短,节奏紧张,色彩分明,惊心动魄,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如此开篇,扣人心弦。
25、作文评分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