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趣味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
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
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
管理启示: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
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2、求道
有一个年轻人经过千山万水跋涉来到森林中的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
住持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跟责任。
”“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
“你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洗菜……的工作。
”“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的。
”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句话,就悻悻然离开了寺院。
管理启示:正道不是高不可攀或莫测高深的理论,它隐藏在日常的工作琐事及生活细节中;同样的,管理的道理,随处可得,只要认真去从事,用心去体验,工作过程中自可深刻体悟管理的奥妙及意义。
3、父子打猎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还有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说:“你答对了。
”
管理启示: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一经确立,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4、差别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在原地踏步。
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
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
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看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紧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在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土豆的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这个农民一个小时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
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
他想怎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哪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者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管理启示:组织内的分工是因人而异的,成员的重要性由能力和贡献来决定。
能力有区别,贡献有大小,好的组织能让恰当的人在恰当的位置发挥恰当的作用
5、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着: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突然他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为老板。
管理启示: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认为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6、渔夫、蛇和青蛙
一天,渔夫看见一条蛇咬着一只青蛙,渔夫为青蛙感到难过,便决定救这只青蛙。
他靠近了蛇,轻轻地将青蛙从蛇口中拽了出来,青蛙得救了。
但渔夫又为蛇感到难过:蛇失去了食物。
于是渔夫取出一瓶威士忌,向蛇口中倒了几滴。
蛇愉快地游走了。
青蛙也显得很快乐。
渔夫满意地笑了。
可几分钟以后,那条蛇又咬着两只青蛙回到了渔夫的面前……
管理启示:激励是什么?激励就是让人们很乐意去做那些他们感兴趣的又能带来最大利益的事情。
当然,关键是要用合适、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并让他们做好。
7、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的,把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的人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
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
泱泱大国,不会说连这点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便将使者请到大殿上,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则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于是,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言,答案正确。
管理启示: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就是最能说的人。
老天给我们每个人两只耳朵一张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善于倾听,是沟通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8、扁鹊论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
管理启示: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控制贵在事前控制。
9、发现“不拉马的士兵”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其操练情况。
他在几个部队都发现同样的问题:在一个单位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
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
军官回去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
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在那个时代,大炮的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要的时间。
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一直没有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
军官的发现使上级对条例做了符合实际的调整,并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管理启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管理的最大敌人。
创新则是企业生机勃勃的根本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