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五氨和铵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2225032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五〕氨和铵盐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以下有关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氨气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②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不明确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易误认为②正确;不明确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易误认为③正确。

2.检验氨气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湿润的红色品红试纸,试纸褪色
B.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纸变蓝
解析:选B A错,NH3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品红试纸褪色。

B对,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与NH3反响生成NH4Cl固体而产生白烟。

C错,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用于定性检验酸性物质,而NH3是碱性气体,故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D错,NH3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氧化KI生成I2,故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

3.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外表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响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响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枯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解析:选A B项,NH3能与浓硫酸反响生成(NH4)2SO4;C项,AlCl3、MgCl2等氯化物溶
液均可与NH3反响使溶液变浑浊;D项,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NH3·H2O是碱,NH3不属于碱。

4.给装有以下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 ) A.NH4HCO3B.NaHCO3
C.NH4Cl D.(NH4)2CO3
解析:选B A、D受热分解成NH3、CO2、水蒸气;C中NH4Cl是由挥发性酸形成的铵盐,
受热后全局部解为NH 3、HCl ;B 中2NaHCO 3=====△Na 2CO 3(固体)+CO 2↑+H 2O↑,不能完全消失,
所以选B 。

5.NH 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NH 4Cl 和NaHCO 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 .NH 4Cl 、HNO 3 和Na 2CO 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 .NH 3 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D .图中所涉及的反响均为氧化复原反响
解析:选C NH 4Cl 是氮肥,NaHCO 3不是化肥,A 项错误;NH 4Cl 、HNO 3受热时易分解,Na 2CO 3受热时不分解,B 项错误;NO 2跟NH 3可以发生反响:6NO 2+8NH 3===7N 2+12H 2O ,该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C 项正确;NH 3和HCl 反响生成NH 4Cl ,NH 3、NaCl 和CO 2在水溶液中反响生成NaHCO 3,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CO 2和水,都是非氧化复原反响,D 项错误。

6.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虽然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也不能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B .通常可选择浓硫酸为枯燥剂,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 .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 3,又可用排水法收集NH 3
D .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与NH 4Cl 固体加热制取NH 3,可使反响速率加快
解析:选D 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少量氨气,A 项错误;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枯燥,B 项错误;NH 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 项错误。

7.以下装置不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A A 项收集NH 3装置口无棉花,错误;B 项NH 3通入CCl 4中,NH 3不溶于CCl 4,不会产生倒吸,逸出的NH 3又可被稀硫酸吸收,正确;C 项向长颈漏斗中加一定量水,没过长颈漏斗的下端,关闭止水夹,再加一定量的水,液面不下降,可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正确;D 项,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NH 3,应该短管进气长管出气,正确。

8.某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

过一会儿,发现白色纸蝴蝶变为红色。

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到试剂中的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挥发性,不能使蝴蝶变红。

9.A 为正盐。

根据如下图信息进行推断,并答复以下问题。

(1)A 、B 、C 、D 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过程①②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无色溶液和NaOH 溶液共热生成气体B ,且气体B 遇HCl 冒白烟可知,B 为NH 3,那么A 中含有NH +
4;由气体D 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知,D 为CO 2,C 为BaCO 3,那么A 中含有CO 2-3,A 为(NH 4)2CO 3。

答案:(1)(NH 4)2CO 3 NH 3 BaCO 3 CO 2
(2)①Ba 2++CO 2-3===BaCO 3↓、
NH +4+OH -=====△NH 3↑+H 2O ②BaCO 3+2H +===Ba 2+
+CO 2↑+H 2O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 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 .碱石灰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d .五氧化二磷 e .烧碱固体
(2)假设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 2的导管末端连接下表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装置,当装置D 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 1、K 2,翻开K 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装置(其中水中含酚酞溶液)
Ⅰ Ⅱ Ⅲ 132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试剂的洗气瓶。

②D 中氨气与氯气反响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K 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 2,那么C 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浓氨水中参加生石灰[CaO +H 2O===Ca(OH)2]或NaOH 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

碱石灰的成分是烧碱和生石灰,将浓氨水参加到碱石灰中能快速制备NH 3。

(2)NH 3极易溶于水,不溶于CCl 4,要用防倒吸装置,因此选择Ⅱ或Ⅲ。

要使装置D 发生
喷泉现象,必须使烧瓶中的压强迅速降低,形成内外压强差。

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可使D 中氨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后溶于水,D中压强变小即产生“喷泉〞。

(3)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②探究NH3具有复原性,氯气与NH3反响产生白烟,联系NH3+HCl===NH4Cl可知,“白烟〞的成分为氯化铵,氯元素化合价降低,那么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必为氨气的氧化产物,可推知为氮气。

③氯气是有毒气体,可与强碱溶液反响,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答案:(1)ace (2)Ⅱ或Ⅲ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片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②3Cl2+8NH3===6NH4Cl+N2③NaOH Cl2+2OH-===Cl-+ClO-+H2O
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
1.如图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两个实验均表达了NH3是碱性气体
B.两个实验均表达了NH3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表达了NH3易溶于水
D.两个实验均表达了NH3是复原性气体
解析:选A 实验甲中NH3溶于酚酞溶液,产生红色“喷泉〞现象,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实验乙中蘸有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其原因是氨水挥发出的NH3与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响生成NH4Cl固体,说明NH3是碱性气体。

2.以下实验室制取、枯燥、收集NH3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D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取氨气,但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错误;浓硫酸与氨气反响,不能枯燥氨气,应使用碱石灰枯燥氨气,B错误;由于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导气管应短进长出才能收集到气体,C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现象,用枯燥管组合的装置进行防倒吸,D正确。

3.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以下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将集有氨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极易溶于水
B.向氨水中参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中含有NH+4
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具有热不稳定性
D.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下图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NO
解析:选B B项,因为氨水中存在氨分子,加热氨逸出,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不能证明是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响产生的氨,错误;D 项,4NH 3+5O 2=====Pt △4NO +
6H 2O,2NO +O 2===2NO 2,NH 3的氧化产物应为NO ,正确。

4.氨可以与热的氧化铜反响得到N 2和金属铜,用如图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响。

答复以下问题:
(1)A 中参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参加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中信息知A 装置为制取NH 3的装置,故A 中参加的物质是NH 4Cl 和Ca(OH)2
固体,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2)B 装置的作
用是枯燥NH 3,所用药品为碱石灰(或CaO)。

(3)装置C 中发生的反响为2NH 3+3CuO=====△N 2
+3Cu +3H 2O ,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现。

(4)D 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却,得到无色溶液氨水。

假设检验NH 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假设变蓝那么说明有NH 3存在;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假设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 3存在。

假设检验H 2O 的存在,那么用无水CuSO 4,假设变蓝那么说明有水存在。

答案:(1)固体NH 4Cl 和Ca(OH)2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其他合理
答案也可)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 3中的水蒸气
(3)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2NH 3+3CuO=====△N 2+3Cu +3H 2O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假设变蓝那么说明有NH 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假设有白烟出现,说明有NH 3存在);用无水CuSO 4,假设变蓝那么说明有水存在
5.NH 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可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反响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组合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探究实验(局部固定装置略去)。

①装置A 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那么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C 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翻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 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 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__(现象)。

反响后,装置E 中除存在较多的H +
外,还可能存在的一种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

③关闭弹簧夹1,翻开弹簧夹2,发现装置F 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 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 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固固加热型制备装置应该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回流使试管炸裂,故反响发生装置选A ;因为NH 3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为了更好地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故气体收集装置选C ;NH 3极易溶于水,要防倒吸,故尾气处理装置选G 。

(2)①采用固液反响装置制备NH 3时,可采用浓氨水与NaOH 固体(或CaO)为反响物,所以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NaOH 固体(或CaO);氨气是碱性气体,应采用碱石灰进行枯燥,所以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

②C 中CuO 与NH 3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红色的Cu 、N 2和H 2O ,反响方程式为2NH 3+3CuO=====△3Cu +N 2+3H 2O ;未参加反响的NH 3进入E ,发生反响:2NH 3+BaCl 2+SO 2+H 2O===BaSO 3↓+2NH 4Cl ,所以E 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由反响方程式可知E 中另一种存在的阳离子是NH +4。

③关闭弹簧夹1,翻开弹簧夹2,NH 3进入装有Cl 2的集气瓶,Cl 2可将NH 3氧化为N 2,同时生成的HCl 会和NH 3反响生成NH 4Cl ,产生白烟,反响方程式为8NH 3+3Cl 2===N 2+6NH 4Cl ,Cl 2与NH 3反响生成NH 4Cl 固体,导致F 瓶内压强变小,所以G 中溶液倒吸。

答案:(1)A C G (2)①NaOH 固体(或CaO) 碱石灰
②2NH 3+3CuO=====△3Cu +N 2+3H 2O 白色沉淀 NH +4
③8NH 3+3Cl 2===N 2+6NH 4Cl
Cl 2与NH 3反响生成NH 4Cl 固体,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