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多选题专项复习(精心总结、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总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多选题综合训练
1.
2.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 刻度线处,要使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光屏一定要移到光具座75cm 刻度线处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 刻度线处,
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 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 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5cm 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25cm 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5cm 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距离透镜40cm 处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
4.小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是8cm
B.当物距u=12cm 时,在调好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C.当物距u=20cm 时,在调好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处移动到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多选
A.9cm
B.10cm
C.11cm
D.20cm
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a点,调节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变小。

则()多选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7.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多选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凸透镜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
8.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当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实像时,若物距变大,则像距也一定变大
C.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或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9.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u=20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u=15cm时,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u=9cm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u=5cm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量杯的质量35g
B.量杯的质量15g
C.液体的密度1.75×103kg/m3
D.液体的密度1.0×103kg/m3
11.如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性质
B.水在4℃~10℃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性质
C.水在任何时候都只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D.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12.质量体积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铜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13.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

则下列正确的()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
14.(变型)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体积均为V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质量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

则下列正确的()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为(1﹣)V0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为(﹣1)V0
15.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l04千克,则下列正确的是()(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
A .则所需铝的质量是35.5kg
B.则所需铝的质量是54kg
C.则该零件的体积是0.02m3
D.则该零件的体积是0.002m3
16.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图象,其中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有()
1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5 s-8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约为1.33m/s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0-8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75m/s
18.对下列各种现象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雾是湖面的水汽化而形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D.冰是水凝华而形成的
19.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收热量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2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A.图1用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图2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图3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图4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22.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
C.音色相同
D.在同一介质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不改变
23.在东西笔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车(车头朝东)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后退,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一定是甲车正在向西倒车
B.以地面为参照物,可能是甲车是静止的、乙车正在向东运动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一定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可能都向东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