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4、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5、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
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6、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 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0 B.0,1N C.2N,1N D.1N,1N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
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9、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10、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
13、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C.下落的苹果 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1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15、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_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2、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3、将一底面积为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________N,木块重力为________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N。
(g 取10N/kg)
4、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________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
5、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
法.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 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__.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m1_______m2(选填“>”、“<”或“=”).
2、小红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红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
1
;
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量
筒的示数为V
2
;
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
3
;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丁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m=_______.g,木球的体积V=
_______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ρ
木
=_______g/cm3.此值比木球密度的真实值要_______(偏大/偏小).
(2)实验后,她总结经验发现使用天平测量小木球质量误差较大,如不用天平,只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小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______________.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
式ρ
木=_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水
)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将重12N的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球没入水中(玻璃杯中水未溢出),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6N,水深23cm.已知玻璃杯的内底面积为
80cm2.求:
(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2)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密度;
(4)把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后,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重为2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分别为200cm3的木球和25cm3的塑料球用轻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如图甲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塑料球沉到容器底,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
(2)图乙中,容器底对塑料球的支持力是多少?
(3)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C
3、C
4、B
5、C
6、D
7、D
8、C
9、D
10、B
11、D
12、B
13、D
14、C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甲 2.05cm
2、空气声源
3、15 9 6
4、湖面折射反射
5、小于等于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自下而上相平液化低于<
2、11.2 20 0.56 偏大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
(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
4
43
23
V V
V V水
ρ
-
-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2.4N;(2)2.4×10﹣4m3;(3)5×103kg/m3;(4)2000Pa, 16N.
2、(1)2000Pa(2)0.25N(3)22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