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雨雪霏霏
A . 二三其德
B . 夙兴夜寐
C . 鸷鸟之不群兮
D . 逆以煎我怀
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杀一老卒,何甲也②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
B . ①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②旦,俱至孝德所
C . ①自占数十顷,给与农②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稽核
D . ①天子以生人付公理②然终不以在吾第
3. (2分)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军亡导,或失道
B .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C . ①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②楚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
D . ①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②被发行吟泽畔
4.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遂引刀自刭
B . 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嚭因说吴王曰
C .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张仪于是之赵,
D . 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5. (2分) (2017高二上·阜宁期中) 下列各句中,不含文言特殊句式的是()
A .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C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衡“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等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 .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左丘明的《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丘明的《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范晔的《后汉书》。

C .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把人生觉解并实践为一次灵魂的救赎。

他的极其矛盾的人生让我们觉得他是现实生活中的“圆形人物”。

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那》《复活》等。

D .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玩偶之家》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

7. (6分) (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大运河是先人赠给我们的需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流动文化。

2500 年来,它是运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生存的沃土,见证了两岸人民痛快淋漓的劳作场面,也承载了两岸人民滚滚而来的乡愁记忆。

随着大运河进入世遗时代,千年运河需要出使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焕发新生机,这些是其不可回避的历史选择,(),这也将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依据。

我们要援古证今,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运河生态休闲绿带。

这需要通过把运河两岸景区勾连起来,放大旅游功能的方式,协调重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时抓住运河通水复航的机遇,引进民间资本与政府共同建设,使人与运河和谐共生,从而衍生出相关产业。

《遇见大运河》就是运河相关产业的典型代表,历经三年的创作打磨,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运河承载千年文化,是先人留给
我们的厚重遗产,它定要与当地环境协调,与当地居民生活适应,才能获得新生。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使我们确立新的选择
B . 新的选择要求我们确立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C . 我们确立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体现着我们的选择
D . 我们对新理念和新思路的确立,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B . 我们舔盐,眼睛看着远方,但谁也不敢嚼盐。

嚼——盐?那可太厉害了。

C . 长长的一带沙滩上,满放着些藤篓子——实在是些轿式的藤椅子……
D .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建设、被遗忘被保护和被开凿的过程,实现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B . 以现代舞形式演绎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C . 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D . 以现代舞形式演绎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实现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8. (6分) (2017高一下·海南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文章下列小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

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
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

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

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

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

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

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

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

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

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

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

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

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

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

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

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

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

(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
(1)
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 . “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

C . “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

D . 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B . 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C . 《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

D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朱元璋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可见以“民本”为基础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不相容的。

B . 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

C .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其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D . 在崇尚“霸道”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论”是很难有市场的,因而司马迁称孟子的“仁政”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9. (12分) (2017高二上·赤峰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缝山针
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

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

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①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

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

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

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挟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②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

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

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

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

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

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

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

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

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

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

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

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

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就拉走,换成了钱。

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
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

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辆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

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

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挟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

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

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③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

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

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

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

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

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

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

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

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

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

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里,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交待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积极热情
地开展扶贫工作作了铺垫。

B . 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矿,表现了饱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

C . 《听槐》画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情节发展,让他再次来到高阳村,目睹高阳山的现状。

D . 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

(2)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淡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0. (11分) (2017高二上·玉溪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

少为县吏,折节读书。

太平兴国二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洪州,恕以乡里辞。

改澧州。

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

恕尽擿发①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

会契丹引去,召入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迁右谏议大夫、知澶州。

驿召为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

太宗询以农战之旨,恕对曰:“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太宗曰:“卿第行,朕思之。

”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通导沟渎而已,营田之议遂寝。

俄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

恕有心计,厘去宿弊,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

恕每便殿奏事,太宗或未深察,必形诮让。

恕敛板蹴缩,退至殿壁负立,若无所容。

俟意稍解复进,悫②执前奏,终不改易,如是或至三四。

太宗以其忠,多从之。

迁礼部侍郎。

真宗即位,加户部,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

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

”真宗嘉之。

咸平二年,帝北巡,充行在转运使。

俄以母老求解,拜吏部侍郎。

五年,知贡举。

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

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

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

起复视事,迁尚书左丞、权知开封府。

恕已病,犹勉强亲职。

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

真宗曰:“卿求一人可代者,听卿去。

”是时寇准罢枢密使,恕即荐以自代,遂以准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判院事。

准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及以所出榜,别用新板,躬至恕第请判押。

恕亦不让,一一押之,自是计使无不循其旧贯。

(节选自《宋史·陈恕传》)
【注释】①擿发:(tī fā)揭露。

②悫:(què)诚实,谨慎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B .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C .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D .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所取,以供同辈或朋友称呼。

B .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 . 咸平二年,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如咸平;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明清以前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往往有多个年号。

D . 起复,指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丧尚未满期而应召赴任官职;也可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文中即是前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恕为官清廉,精于吏治。

他因自己家在洪州而辞去洪州通判之职,后改任澧州通判,到任后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题词“真盐铁陈恕”。

B . 陈恕公忠体国,讲究策略。

陈恕奏事,有时太宗没有深察,误解责问;他就收回手板退到大殿墙边站立,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又上前奏事,不改变立场,有时会如此三四次。

太宗因他忠心,大都采纳了他的意见。

C . 陈恕非常孝顺,事母尽心。

母亲年老,他曾请求解官回家服侍,未被批准。

母亲死后,他又因过度哀伤,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

D . 陈恕擅长识才,举贤任能。

陈恕生病,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闲职,真宗要他推荐可以接替他的人,于是他推荐了当时被罢免了枢密使之职的寇准,寇准被真宗任命为三司使后不负所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
②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 (7分) (2017高一上·高邮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宋)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① ,刚道②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宋玉作《风赋》,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

②刚道:“硬说”的意思。

(1)词的上片侧重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
(2)结合句子分析下片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态度。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12. (3分) (2020高二下·六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阁夜》中富有时代感和地方性的,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贺用“________”的诗句描写音乐音色,时而清脆激越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灵哀婉如凤凰的叫声,又用“________”,直接描写音乐的音色和事物的表情。

(3)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3. (5分)为促进城市转型,彰显文化底蕴,市博物馆拟开设名人橱窗展,请你就下列材料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嵇康简介。

①嵇康(223—263):字叔夜,三国时魏谯郡铚县(今安徽淮北)人。

②嵇康喜爱音乐,熟悉琴曲,著有《琴赋》。

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③嵇康的诗歌今存60余首。

内容上主要表现其“轻世肆志”的人生态度;形式上多受《诗经》影响,以四言诗为主。

其代表作为《赠秀才入军》18首和《幽愤诗》。

④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

《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

⑤嵇康俊逸潇洒,伟岸有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与阮籍、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

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被司马氏杀害,死时四十岁。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2016·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

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

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