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宠爱,一点质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千宠爱,⼀点质疑
2019-10-16
左⼿⼤师,右⼿偶像
李云迪先⽣今年中国巡演的第⼀站安排在了他的家乡重庆。

他弹的第⼀⾸曲⼦是《肖邦夜曲OP.9-1》,第⼆⾸是《肖邦夜曲OP.9-2》,在两⾸之间的停顿,重庆观众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没有⿎掌,⽽到了贝多芬的《热情》时,第⼀乐章之后的停顿处观众掌声雷动,李云迪⽆奈地摇了摇头。

5天之后的兰州演奏会,和重庆⼀样,上半场肖邦夜曲之间观众忍住了没⿎掌,《热情》第⼀乐章之后⿎掌。

下半场李云迪的演奏悄悄地调整了战略,《⽉光》3个乐章,李云迪⼲脆⼀⽓不歇地弹了下来,放弃了停顿。

“中国观众太寂寞了,他们想要参与进来。

”⼀个乐团的⼩提琴家对《⼈物》杂志说,“他们的古典⾳乐欣赏训练只来⾃于⼀些简单强烈的进⾏曲,或者《蓝⾊多瑙河》之类他们在电视画⾯中经常听到的背景⾳乐。


这种寂寞在兰州演奏会上有过⼀次更直接的证明,考虑到这是⼀座黄河穿过的城市,李云迪返场选择了《保卫黄河》,当听出熟悉的旋律时,⼈们给了他全场最热烈的⼀次掌声,甚⾄集体拍⼿打起节拍。

重庆⼤剧院在重庆⼀个还没有开发好的新区⾥,⼤剧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公交车把观众送回市区。

⽽在李云迪表演那天,在那些正在施⼯的空地前⾯,能看到成群结队拿到签名的粉丝在深夜的街上想⽅设法拼出租车或者打⿊车回家,这是由于狂热的签售活动持续到了夜⾥11点多。

李云迪第⼀次让演出公司感受到他崭新量级的票房魅⼒,是在4⽉12⽇的常熟⾳乐会上,这是李云迪春晚之后的第⼀场国内演奏会,这场演奏会的门票在12分钟内销售告罄。

⽽10⽉4⽇温州⾳乐会在6⽉上旬开票时,当地剧院的⽹站⽴刻因为登录的⼈太多⽽瘫痪。

连同保利院线管理公司的演出合同,以及⼀些地⽅政府的邀请,李云迪在今年下半年要进⾏30场的巡演。

李云迪⽅⾯在采访中说,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个演奏家在⾃⼰的祖国可以做到这么多场,因为没有⼀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有那么多演奏厅。

“这次我也希望去实现中国⾳乐发展的⼀个开启。

”李云迪说。

在中国,剧院⼀般都归地⽅政府所有,作为央企,保利与地⽅政府直接签署5到10年的合同,管理这些剧院再连成演出⽹络。

保利⼀直在找⼀些能够带来市场效应的演出项⽬,⼀般保利的演出都要在⼀两年前排好,但当李云迪5⽉份提出这个想法后,保利在3个⽉内调动了旗下33个剧院,最终有17家能够配合李云迪的档期。

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鹏认为,李云迪做到了流⾏歌⼿才能做到的事。

2013年8⽉,李云迪代⾔了央视的熊猫频道,这是⼀个24⼩时直播熊猫⽣活的⽹络电视台。

会邀请了多位驻华⼤使馆参赞参加。

选择李云迪,会总导演,也是《美丽中国》中⽅制⽚⼈的陈晓夏认为,熊猫是中国的标志,钢琴是传播国际形象重要的⼯具。

“李云迪⾮常重视他与央视的关系,也⾮常乐于担任熊猫频道的公益推⼴⼤使,并没有按照商演的价格收费。

”陈晓夏说。

李云迪的粉丝效应受到了很多活动⽅的认可,“(李云迪)发了⼀条微博,说很⾼兴能够担任这个推⼴⼤使,然后⼀万多⼈开始转发。

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宣传和推⼴。

”陈晓夏说。

更令他意外的是,⼤量粉丝甚⾄会在李云迪参加活动前讨论他会穿什么样的⾐服。

⾯临质疑
在⼤众偶像的⾝份之外,这⼏年,李云迪也在遭受着古典⾳乐圈的质疑,其中最主要的质疑是练习时间减少导致技艺不精。

2011年12⽉11⽇,李云迪曾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据当时参与的⼀个乐⼿回忆,李云迪本想弹肖邦的钢琴协奏曲,但⾸席指挥余隆希望他弹⾮肖邦的曲⼦,才换成贝多芬第⼀钢琴协奏曲。

演出时钢琴独奏部分⼀开始前⼏个⼩节,李云迪就弹成了后⾯的主题⽽⾮谱⼦上的第⼀主题。

“就好⽐乐团和李云迪要共同驾驶⼀辆车。

乐团负责把持⽅向盘,李云迪⼀上来就把档挂错了,你觉得把持⽅向盘的⼈怎么想?”
16⽇的《⼴州⽇报》上,李云迪谈及了这次合作,“其实,第⼀钢琴协奏曲挺简单的,所以我决定这⼀次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去尝试它,这⾸作品我到演出那天为⽌,只学习了11天。

所以,这次对我来说是演奏上的⼀个挑战,是锻炼⼀个演奏家快速学习和演奏的⼀种能⼒。

这种感觉是我需要在演出中去学习的,也会在未来的演出中进⾏这种尝试。


只练了11天就登台⼀事,令李云迪招致了乐评⼈和⼀些⽹友批评。

⽽在去年录制贝多芬专辑时,李云迪⽅⾯找过周⼴仁,希望她帮李云迪听⼀听。

82岁的周⼴仁是中央⾳乐学院终⾝教授,
有“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之称。

李云迪到周⼴仁处弹给她听,“第⼀次就听了⼀个。

完全不对。

他有这么⼤的⼀个任务,他居然临时抱佛脚。

灌唱⽚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像这种任务半年以前准备还差不多,他拿着谱⼦背不出来就上课,我没见过这样的学⽣。

”周⼴仁说。

李云迪去年12⽉1⽇在国家⼤剧院的钢琴独奏⾳乐会,周⼴仁去听了。

“结果他就拿贝多芬那⼀⾸我给他上过课的(《悲
怆》),他弹得我坐在下⾯我都坐不住了,到这种地步。

我给他提到的⼀些地⽅他做到了,但是还有问题。

”演奏会结束后,周⼴仁给李云迪写了⼀封邮件,但李云迪始终没有回复。

“我⾮常替他担⼼⽐赛获奖不⼀定是好事。

”周⼴仁说,“真的你要⾛这个路苦得很。


李云迪以演奏浪漫主义的肖邦⽽闻名,2011年9⽉,法新社曾报道李云迪当时在罗马尼亚⼀场肖邦专场演出中,赢得全体钢琴业界⼈⼠长时间起⽴⿎掌。

“但当云迪遇见了贝多芬这位⾳乐上的⾰命者、煽动家时,⼜会如何呢?” 今年3⽉22⽇,英国《泰晤⼠报》署名Geoff Brown 的⽂章写道:“暖调的⾳⾊处理及录制,使云迪的第⼀张贝多芬独奏专辑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纵使乐曲呈现出花岗岩般的粗砺,我们的钢琴家依然如同在天鹅绒上⾏⾛⼀般;《悲怆奏鸣曲》的第⼀乐章充满了戏剧性与激愤感,可他总是能挖掘出那⼀串串⾳符⾥明亮的那⼀⾯。

”这位作者给这张专辑打了5星中的3星。

今年上半年李云迪携《贝多芬》欧洲巡演。

4⽉19⽇,英国《独⽴报》署名Michael Church 的⽂章评论了此前⼀天李云迪在伦敦南岸艺术中⼼的钢琴独奏会,“他确实谙熟如何演绎贝多芬。

除了在演奏《悲怆》时,有⼀些动作处理略显粗糙夸张,他依然⼲净利落地完成了三⾸奏鸣曲……在《热情》风驰电掣的第⼀乐章和《悲怆》柔版中,云迪表现出对乐曲极强的控制⼒。

”这位作者给这次演奏打了4星。

出⾝与个性
2000年10⽉,18岁的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赛中获⾦奖,这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今天,李云迪是和郎朗、王⽻佳⼀样全球著名的钢琴家,不过,他的成名故事与其他两位不太⼀样。

郎朗与王⽻佳分别13岁与14岁时离开中国前往北美学习。

郎朗14岁就在考⼊柯蒂斯⾳乐学院的3个⽉后,与IMG演出公司签约,开始频繁演出。

⽽同年龄的李云迪当时连⾳乐厅都没有太多接触过。

李云迪第⼀次真正见到⾳乐厅是在12岁去美国参加⽐赛的时候,那段时间他听了平⽣第⼀场真正的⾳乐会。

18岁的李云迪获奖时并没有王⽻佳与郎朗在同等年纪的公开演奏经验以及欧美古典圈的历练。

⼋九⼗年代的中国并没有太多⾳乐厅,它们⼤多数在北京、上海。

“去不了,太远了,你根本买不到票。

”在肖邦国际钢琴⽐赛之前,李云迪⼤部分时间都在他的只能容纳⼀琴⼀凳的⼩⼩的琴房⾥,想象⾳乐厅的⾳场和样⼦。

“在⽐赛前完全通过冥想。

”李云迪说。

“你⾛出去靠的是信念……安全感是没有的,但有的是信⼼。

”。

重庆在1980年代也并不是⼀个适合培养钢琴演奏家的地⽅。

重庆的钢琴教育来⾃于陪都时期国⽴⾳专的基础,很长⼀段时间⼀直⽐较闭塞,缺乏与北京、上海等⼤型⾳乐学院交流的机会。

能在这种地⽅出类拔萃,李云迪⾸先得益于他母亲张⼩鲁,以及他的第⼀个钢琴⽼师吴勇。

但昭义教授和钢琴家周⼴仁则促进了李云迪的技艺精进。

周⼴仁是但昭义在北京进修时的⽼师,她出⽣在德国的汉诺威,是第⼀位在国际⽐赛中获奖的中国钢琴家。

正是由周⼴仁介绍,但昭义带着李云迪去德国参加了阿⾥·⽡迪的⼤师班。

阿⾥·⽡迪是肖邦⼤赛的评委,也成了李云迪后来的⽼师。

据周⼴仁说,在肖邦⽐赛中,阿⾥·⽡迪为李云迪排除了很多不同意见。

在17岁时,李云迪的个性就已经开始展现。

在1999年的中国国际钢琴⽐赛中,他坚持弹奏⾃⼰钟爱的《勃拉姆斯第⼆钢琴协奏曲》,尽管⼈们普遍不认为这是容易获奖的曲⼦,周⼴仁也劝他不要在⽐赛中冒险。

李云迪最终获得了第三名,依然是成绩最好的中国⼈。

之后,尊重⽂化部的派遣意愿,但⽼师决定让李云迪参加2000年的肖邦国际钢琴⽐赛。

准备时间只有8个⽉。

“本来但⽼师说这个怎么能参加……因为他⼿上根本没有东西,”周⼴仁对《⼈物》说,“后来就勉强去了,在这以前做了准备。


因为是肖邦⾦奖得主,李云迪不必经过任何欧美古典⾳乐圈规则的磨练,便在2001年成为第⼀个获得DG唱⽚公司合约的中国⼈,同时获得了哥伦⽐亚公司的演出经纪合约。

得奖后,李云迪选择到德国汉诺威⾳乐学院读书。

和DG早期的合作是甜蜜的,2001年底,DG动⽤欧洲最杰出的录⾳技术⼒量打造李云迪⾸张专辑《肖邦精选》,⾜见DG对这位新⼈的娇宠,⽽李云迪也乖巧地配合DG做任何“偶像明星”式的宣传,⽐如会、签售,尽管他⾃知“社交会有恐惧”,“因为我不太想去讲话,也没有太多想讲的。

”他说,但是,“我希望有更多的⼈喜欢和接受古典⾳乐,⼀般很乐意配合。


李云迪最决绝的⼀次是2005年《乐聚维也纳》的专辑录制。

这张专辑在租⾦昂贵的维也纳⾦⾊⼤厅完成。

因为DG派了李云迪不喜欢的录⾳师,在录完第⼀遍之后,他要求公司重录。

这让DG损失了昂贵的制作费⽤。

敏感与强⼤
2007年,李云迪与DG、哥伦⽐亚没有续约。

他沉寂过两年,最终回到了中国。

李云迪说,在中国,他体会到了⼀种新的责任,他希望能做更多影响时代与这个国家的事情,再将这种时代的⼒量纳⼊⾃⼰的艺术⽣命与创作⾥。

2006年,李云迪坚持拒绝把古典⾳乐娱乐化。

他曾对⼀位传记作者说,“这不是我想要的,能推动古典⾳乐的只有古典⾳乐,不是充满噱头的宣传炒作,艺术的纯粹也在于此,因此应该‘让⾳乐开⼝,其他都闭嘴’。


但在今天,李云迪更愿意⽤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古典乐。

李云迪感受时代的⽅式包括去年⼀系列娱乐化的动作。

“现在的⽣活⽅式和社会的状态,跟10年前是完全不⼀样的,坦⽩讲是⼀个全民娱乐的时代。


左佳2008年刚从北京⼤学毕业时曾给李云迪当了3个⽉助理,她说那时候李云迪就想有⾃⼰的制作团队,做⾳乐的传播推⼴。

在左佳看来,李云迪有⾮常严肃认真的⼀⾯,对⾃⼰要求⾮常严苛。

“他⾮常刻苦,我⽆法想象每天他会⽤很长的时间,⾄少5个⼩时左右去练习。

演出前彩排从早晨开始练琴,都顾不上吃东西喝⽔。

”她说,“他在琴房⾥⾯,那种⽓场像⾦钟罩⼀样。


但另⼀⽅⾯,左佳眼中的李云迪⼜是孩⼦⽓的,有别⼈想象不到的活泼,喜欢喝个⼩酒,⼀见到吃的就很⾼兴,演出完了就跟朋友去吃夜市,特别有⽣活。

他还喜欢赛车,因为有速度感。

平常粉丝送他礼物,他会说“很像我很可爱”。

编剧唐浚和李云迪去年年中在朋友聚会上相识,“⼀下变得很投缘”。

两⼈有时“⽤⽣命来吃⽕锅”,那⼀锅全是辣椒。

唐浚看李云迪,怕⽣,确实是对⼈有戒⼼,其实朋友并不是很多。

“他不是⼋⾯玲珑交际的⼈,看着他左右逢源其实挺孤独的。

”⼀次聚会散了,唐浚⼀个朋友说,“他⼀个⼈喝酒那个样⼦,就觉得他很孤独。

”唐浚回头⼀想,“那个画⾯也的确是挺让⼈⼼疼的。


唐浚觉得李云迪内⼼还是设了⼀道线,把你放在这条线之内,就会对你好得过分。

⼀起吃饭唐浚迟到了,李云迪会先把唐浚爱吃的点好了,其实他⾃⼰不爱吃。

⼤部分时候李云迪是个⽣活家,知识丰富。

不过,曾经两个哥们和他⼀起去看电影,李云迪在电影院⾥觉得吵死了,⼀个哥们损他,要不给你遥控器把⾳量调⼩⼀点,他⼀下很兴奋,真的有这种遥控器吗?
“李云迪兼具两种⽓质,敏感到惊⼈的地步,但是⼜内⼼强⼤。

”另外他精⼒旺盛到让唐浚“崇拜死了”。

难得有⼀次碰到他⽐较颓,失眠了好⼏天,唐浚给了他两⽚安眠药,李云迪没吃,说“那天早上就昏过去了”。

与钢琴有关的李云迪整个⼈的⽓质会变掉,“特别可怕”,演奏会上如“魂灵附体”,“基本上是开外挂的⽓质。

”唐浚说,“他每天要保证5⼩时左右的练琴,这5个⼩时他就跑到另外的宇宙⾥去了。


温柔与强硬
2012年春晚和王⼒宏合奏《⾦蛇狂舞》后,李云迪微博粉丝增⾄⼏⼗万,2013年春晚“找⼒宏”事件后,暴增到1000多万,那段时间李云迪发⼀张⼿捧汉堡包的萌照都能获得7万转发。

如今李云迪的粉丝数字是1200多万。

“本来2⽉8号春晚临近那天所有的电视台都在播放李云迪春晚前的采访之类的,那⼏天⼤家都特别开⼼,”⼀个粉丝说,“就因为⼀句‘找⼒宏’,我就知道有好⼏个乐迷她们那天晚上就是哭,真的是很难过,就觉得为什么这样。

我本⼈就特别见不得有⼈欺负别⼈这样的,我就觉得他就是在欺负李云迪,真的就很愤怒,对李云迪就是死⼼塌地地喜欢上他了。


⼥粉丝们⾃称“李家妹⼦”。

“古典乐在年轻⼈中不⼤受欢迎,他却向我们打开了⼀扇门。

”⼀个粉丝说。

“李家妹⼦”令⼈印象深刻的是她们⼝中的“屠榜”,“亚马逊上李云迪的所有专辑都采购⼀空,这个⾏为持续了⼏个⽉时间。


李云迪对待他的粉丝⾮常温柔。

2012年5⽉,李云迪在中国政法⼤学演奏,有个姑娘站起来说,很多年前云迪给她签过名,现在想让云迪在同⼀张纸上签个名。

李云迪答应了。

活动结束后,姑娘未能等到⼯作⼈员的通知就回宿舍了。

半个多⼩时后,有同学给她打电话,让她看政法⼤学的官⽅微博,官⽅微博上说李云迪还在等她。

等她去了之后,发现李云迪⼀直在等她,那个时候已经很晚。

更让她倍感温暖的是,李云迪对她说,我记得你,我们在意⼤利领事馆见过。

相反,李云迪对古典圈那些批评他的⼈⾮常强硬。

⼀些古典⾳乐圈⼈⼠以有限的曲⽬储备以及与欧美乐团合作的减少来批评李云迪。

这些指标通常被⽤来评价钢琴家的⽔准和地位。

“我们看到中国的其他钢琴家,像朗朗、像王⽻佳这些⼈,他们是不断地与国外⼀流的乐团在保持着频繁的合作。

本来李云迪也是有这种机会的。

”徐尧说。

他是⼀家国际演出经纪公司的项⽬经理,这家公司了邓泰⼭、王⽻佳、亚历⼭⼤ ·塔霍等很多演奏家的演出。

徐尧说,李云迪曾经通过⼩泽征尔被柏林爱乐选中有过⼀次合作, “⽬前没有⼀⽀国外的⼤的乐团不断地邀请他。


李云迪否认了⽤曲⽬和乐团合作去判断⼀个古典艺术家地位的规则,⾄少这个规则在他的⾝上是不适⽤的。

“什么叫做规则,规则是代表着模仿。

”李云迪说。

在《⼈物》随后⼏页的访谈中,对于诸多质疑,李云迪逐⼀回应。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万千宠爱,⼀点质疑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