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猫钓鱼》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猫钓鱼》含反

教案名称:小猫钓鱼
适用年龄:3—5岁大班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把握数字0—10、
2. 能够使用数字0—10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比较大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法。

4. 能够利用数学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得与把握。

2. 数字的比较大小。

3. 加减法的初步学习。

4. 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小猫钓鱼(数数认得数字0—10)
材料:小猫钓鱼游戏板(上面有10条活鱼,每条鱼都有编号)、棕色糖纸、木制鱼钩、软索
步骤:
1. 老师手持小猫钓鱼游戏板,向同学呈现每个数字对应的活鱼。

2. 让同学先在棕色糖纸上写上本身所选择的数字,并用“软索”系在鱼钩上。

3. 分别让每个同学钓1—2次,并让他们将钓到的“鱼”拿到桌面上,找出相应的数字,向大家呈现。

4. 让同学将手上的“鱼”依照数字编号从小到大排列,帮忙他们把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数字的比较大小(使用小猫钓鱼游戏板)
步骤:
1. 给每个同学发放一张有数字的糖纸,让他们依照数字大小关系站成一个数列。

2. 请老师呈现两张糖纸,让同学比较数字的大小,并将相应的同学请到前面的位置。

3. 老师反复呈现,激励同学自主思考。

3. 加减法的初步学习
步骤:
1. 用小猫钓鱼游戏板上的鱼的数量模拟加减法,并进行教学解释。

2. 给每个同学发放一些活鱼,并让他们模拟实际的加减法计算。

4. 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
步骤:
1. 让同学回忆本身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场景,并分组进行讨论。

2.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由老师进行引导和教学解释。

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最后实现情况:特别顺当,同学能够理解并把握数字0—10,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比较大小。

加减法部分还需多加练习。

2. 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整个教学过程完全符合同学年龄段的认知特点,让同学在积极参加中学习学问。

3. 资源准备是否充分:小猫钓鱼游戏板,糖纸,鱼钩等教具的准备工作特别充分。

4. 同学的参加度:同学参加度特别高,大部分同学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5.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较好,同学在课后的练习中能够快捷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