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5 氧化还原反应(II)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 5 氧化还原反应(II )
【考纲解析】
1.会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守恒规律、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先后规律)。

3、能运用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学生整理】
一、举例说明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方法
如: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其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属于归中反应的是 ,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1) (2)
(3)
(4)
(5)
注意:
二、阅读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并理解其内涵及其应用
(1)守恒规律:①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必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守恒)守恒。

②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的数目不变,即质量守恒。

③在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2ClO 3-+H 2C 2O 4+2H ++=====△2ClO 2↑+2CO 2↑+2H 2O
(2)强弱规律: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的氧化性 氧化产物;
还原剂的还原性 还原产物。

应用:比较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反应方向。

(3)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反之亦然。

【自主检测】
1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C1O- + 4OH- = 2RO4n-+3Cl- +5H2O。

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 B. +4 C.+5 D.+6
2.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

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

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kg,若用Kl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 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课堂点拨】
一、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以下规律
(1)价态规律: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邻位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邻位转化最容易。

③只靠近不交叉规律:同元素不同价态间反应,化合价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如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而非6。

(2)先后规律: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被氧化,之后依还原性强到弱的顺序,由先到后依次发生反应;反之亦然。

应用:判断物质间反应的顺序及稳定性。

(注: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如稀有气体)。

如:往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哪种离子先被氧化?若改为FeI 2呢?
二、特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及计算(以例题说明)
三、例题
1. 用高铁酸钠(Na 2FeO 4)对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反应:Fe 2O 3+3Na 2O 2===2Na 2FeO 4
+Na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 2FeO 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3 mol Na 2O 2发生反应,有12 mol 电子转移
D .在Na 2FeO 4中Fe 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2.【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3题】已知:将Cl 2通人适量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 、
KC1O 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 (KOH)=a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12 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2
1a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
21a mol≤n e ≤65a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7
1amol 3.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 、Au 2O 3、Na 2S 4O 6、Na 2S 2O 3、Au 2O 、H 2O 。

(1)请将Au 2O 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是H2SO4、NaCl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 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

(1)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

(2)如果向原溶液中通入3 mol Cl2,则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

(3)若向含a mol FeI2和b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 mol Cl2,当I-、Fe2+、Br-完全被氧化时,c为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