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参赛选手H号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从空气、氧气这些宏观物质的学习进入到微观世界一一物质构成的奥秘,在学生拥有了物质性质的感性知识后回归学科特点, 这一个单元有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学生在学习中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知其所以然,乂要对第四单元水的组成在结构分析方面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够从微观来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这“三重表征”的学习模式。

二、学惜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空气和氧气的性质,初步从宏观上建立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也了解了分子的一些性质。

但是,在学生眼里,微观的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宏观的现象及概念不能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加以解释。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和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能应用微粒观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
2. 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3. 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得
信息进行加工;
2.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初步建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 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难点】1.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对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问题导思、探究活动、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实施过程
/ •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纯浄物和混合物
加强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
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回顾旧知】1 •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2•分子的基本特征(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教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分子和原子的世界,一起揭开分子和原子的而纱!
【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槪念以及分子原子的本质
区别;
2. 会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环节二:建构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思考1】投影几种分子模型图片,找岀相关信息观察思考,交流表达,得出
下列结论:
【小结1】分子是由原子构
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1.先让学生
认识分子和
原子之间的
关系,为后
而建构分子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交流表达检测新学内容培养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意识。

【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呢?
思考引入新知
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天參政构Ml
Un水Hl水芳r 检応・MnIIIM 分了曲成
Θ
氣原子OQO QH
*■
氫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

2)(此) 二氣化康分子氨分子
(CO2) (NH3)
有些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

原子的概念
和化学反应
的微观本质
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归纳总结的
能力。

【思考2]水的蒸发和过氧化氢的分解有什么不同?(从变化角度、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来思考)
过氧化氢乐驱・水+氧气
过氧化氢分子水分子氧分子
【给出例题】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过渡】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那么它是如何改变的呢?
【思考3]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氧化汞分子(Hgo)分裂成隶原子
和氧原子
汞原子
(Hg)
氧分子
(O2)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化学变化,请同学们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对比分析思考:


⅛≡
≡ι⅝i
【发现】物理变化:分子

身未变;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改变。

【小结2】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回答】水分子
思考
观看视频,发现化学变化中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分子
【小结3】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通过实验让
学生体验对
比实验的意
培养学生分
析、总结问
题的能力,
得出分子的
概念
及时对所学
知识进行巩
通过视频动
画模拟,使
学生更加直
观地体会分
子在化学变
化中发生改
变,而原子
没有改变,
从而得出原
子的槪念
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中分 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小结4】化学变化的微观 实质:分子分为原子,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化 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 不可分
环节三:运用分子的观念解释宏观事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学习了分子和原子,那接下来我们就从分 子的角度解释一些宏观事实
【提问】运用分子的概念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回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考回答】
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不同种分子构成
知识迁移 应用 微观角度 解释宏观 事实
环节四:课堂小结
【思考4】
分子
原子
期本性质 休枳小、成小.不停地运动.微»4之何有何隔 概念 保持物腹化学性 喷的/a 小》4子
化宁吏化中的Jft 小粒子
本庾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切分.凍子不对分
联系
B
(于 皿
分子
分就 / •物质.
【归纳总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回顾整理知识
将本节课的 核心知识进
行整理归 纳,使学生 的知识得以 条理。

利用课后讨 论题,进一 步加深学生 理解
一、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一-由原子构成
(一) 物质构成彳
I 原子
(二) 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三)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典型例题分析
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C )
A. 原子比分子小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 质
而原子不能
C.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
子不可分
D. 分子不停地运动,而原子则
静止不动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2. 下列对于分子的叙述正 确的
是(D )
A • —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分类
分子不变.改 变的是间隔 分子改变
同种分子构成
不同种分子构成
环节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P51-52笫1-3题。

2. 预习《课题2原子的结构》。

八、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是山原子构成的。

2. 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5.化学变化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