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探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共情护理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为
临床抑郁症患者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共9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
共情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为59.98±9.09分,低于对照组;生活功能评分为83.91±5.99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共情护理干预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有较高
的改善效果,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共情护理;抑郁症;生活功能;护理;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高患病率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引起精神残疾的主要疾病[1]。
既
往临床对抑郁症患者多依赖药物治疗等方法,但是控制率较低。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逐步发展,大量护理研究学者认识到对抑郁症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抑
郁情绪,降低致残率和自杀率[2]。
我院结合目前临床先进的国内外知识,研究形成了共情护理,并将其应用到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基线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共9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
入
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符合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有酒精和药物滥用病史,有双相情
感障碍,有严重自杀倾向。
使用动态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共45例,男/女为21/24,年龄在19~65岁
之间,平均为39.98±8.27岁;病程在3个月~5年,平均为3.22±1.08年;文化程度中,初中
及以下22例,初中以上23例。
实验组共45例,男/女为19/26,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
均为39.11±8.39岁;病程在4个月~5年,平均为3.42±1.13年;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20例,初中以上25例。
两组抑郁症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对比差异不明显,均衡性
小较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包括提供患者相应治疗药物,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
为患者家属讲解关于相关的知识宣教。
实验组患者给予共情护理:(1)倾听护理:将倾听作为共情护理的第一步,护士与患者沟
通过程中,要做到全神贯注,不走神、不乱看,患者讲话时不能打断,且不给予无价值判断。
在患者倾诉的过程中可以用点头、面部表情、简单的词语等回复。
同时在倾听过程中,要注
意分析患者此时的心理状态,并注意观察患者在倾诉期间的肢体信号等。
(2)换位思考:
护士在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将自己想象成患者,并将自身设定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中,用患者眼光去看待问题,并在倾听和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运用“如果我是他我的感受是什么?”这样暗示自己。
(3)信息整理:在于患者沟通后,护士要耐心地整理患者的语言和
表达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的理解患者。
(4)共情
后干预:对患者进行临床共情护理下的积极干预措施。
护士要主动运用语言沟通,告知患者
自己充分理解其所处的困境,并耐心引导患者如何积极地去处理事情,并多利用榜样等力量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信心。
在引导过程中,可以用“你的感觉是xx,我体会到了……”等语言,与患者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还可以举例与患者相似的经历,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同
时要运用认知干预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
且在干预过程中,护理团队要在保
密的前提下,将患者的情况进行整理后交接好,做的所有负责护士均可以了解到患者的情况。
1.3观察指标[3]
对两组患者抑郁症患者给予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调查。
其中抑郁情绪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最高分为100分,评分为50分以上表示有抑郁状态,且评分越高患者的抑郁越严重。
生活功能调查使用GQOL-74量表中的社会功能评分及心理功能评分,此两项维度评分均为
100分,得分越高者生活功能越高。
1.4数据处理
所有抑郁症患者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为59.98±9.09分,低于对照组;生活功能评分为
83.91±5.99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多伴有自杀倾向,且临床给予单独药物治疗的
效果一般不理想,药物使用也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导致依从性差。
共情护理是指将心比心
地观察患者的感受和情绪,并正确地了解,不给予任何评论地将情绪传递给患者[4]。
1973年有学者将共情的理念应用到护理中,可以让护士深入到患者的思想内,体验患者所处的世界。
将共情护理运用到抑郁症患者中,其优势在于:首先,共情护理表现出护士对患者的关心、
理解、尊重,且充分理解了患者的心事,改变以往的自我关注,发展为关注他人,这种方法
可以促进患者的自我表达,并让患者感觉到护士对其的理解,产生一种满足感受[5]。
其次,
共情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对护士的排斥感受,使护士针对性地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提供心理干预。
第三,共情护理可以调动患者的康复能力,让患者感觉到个人价值的提升,提高其机体
的代谢旺盛程度,进而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从临床实验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为59.98±9.09分,低于
对照组;生活功能评分为83.91±5.99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进一步说明了使用共情护理干预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有较高的改善效果,
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宝珍,张苏静,董风云等.人文护理对住院抑郁症妇女病情与社会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
床研究,2015,32(11):2288-2288.
[2]杨红娣.中医情志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5,47(12):240-241.
[3]沈荷红.“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开展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7):53-55.
[4]郑燕.认知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2):26-27.
[5]吴海英.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4):4843-4844.
[6]熊贵芬,张慧.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