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鼾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鼾,鼻息有声也。鼾眠又称“鼻鼾”、“打鼾”, 俗称“打呼噜”。是指睡眠之中的人喉里发出鼾 声。
• 鼾眠的实质是人在睡眠中呼吸声音的一种异常表 现,其声音可大可小,也可起伏绵绵,也可间断 出现,也有的时强时弱,甚至中间有呼吸间歇, 暂停的现象。打鼾之人唤醒后可暂时停止,但再 睡时仍可再发,甚则经年累月,睡则必鼾或整夜 鼾声不已,也可影响他人睡眠。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 其总的病机为 • 气机升降失常,气道壅塞不利,邪扰神机 ——发为鼾睡。
2021/8/26
11
中医总治则
• 本证病因虽多,但总的病理机制为气机 不利,肺窍受阻,扰动神机,睡中打鼾, 总以肺、心、肝、胃及鼻窍,喉咙病变 为主,以睡眠为中心,围绕睡眠这一特 定环境而发病。
• 治疗应祛邪扶正,补虚泻实,调畅气机 为主,安神定志,通畅呼吸为辅。
药——益阴润燥,祛风邪散热,引火归元。
• 牛黄、麝香、羚羊角等药——清心肝经热, 凉血解毒开窍。
2021/8/26
23
• 本药(同仁堂)为清心解毒,祛风化痰之品, 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清心解热,配伍精妙, 温凉协调,不寒不热,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清而泻,泻事有固,无论虚实之人,体质强弱 者,皆适宜服用。为治疗风痰之首选。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 轻度鼾眠证:避免仰卧,调整睡姿(侧躺), 调节枕头高度,避免睡前饮酒和服用镇静剂。
• 中、重度者,应减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解除阻塞,颈部按摩,手术等。
共 29味
2021/8/26
20
方祖
• 牛黄清心丸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 “薯蓣丸”,(薯蓣即山药)。原方治疗“虚劳诸 不足,风气百疾”,以补虚为主。
• 治诸风缓纵不随,言语蹇涩,痰涎壅盛,心怔 健忘,或发癫狂,并皆治之。
• 达仁堂29味(局方)
• 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神志混乱,言语不 清,痰涎壅盛,头晕目眩,癫痫惊风,痰迷心 窍,痰火痰厥。
2021/8/26
18
中成药知识课本以外,不作要求
• 千柏鼻炎片
• 千里光 2424g 卷柏 404g 羌活 16g 决明子 242g 麻黄 81g 川芎 8g 白芷 8g
• 辅料:滑石粉、蔗糖
•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 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 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 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 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症,脑血管意 外,癫痫等属正气已虚,痰热犯心者。本品有 清心安神的作用,被患者誉为"科学凉茶"而广 泛应用于临床。
2021/8/26
22
组方特点
•
主药:山药——专理脾胃而补中气;
•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加强助气健
脾除湿作用;
•
当归、白芍、川芎——补血养阴;
•
阿胶、大枣、麦冬、柴胡、杏仁、肉桂等
2021/8/26
19
牛黄清心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羚羊角(镑.另研.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龙脑(另研. 一两) 人参(去芦.二两半) 蒲黄(二两半) 白茯苓 (去皮.二钱半) 芎藭(一两六钱半) 柴胡(一两六钱 半) 杏仁(另研.一两六钱半) 桔梗(一两六钱半) 防 风(去芦.一两半) 白术(一两半) 白芍药(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神曲(一两半) 当 归(一两半) 阿胶(炒.一两七钱半) 大豆黄卷(一两 七钱半) 肉桂(一两七钱半) 乾姜(七钱半) 牛黄 (另研.一两二钱) 犀角(另研.二两) 雄黄(另研 八 钱)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钱) 乾山药(十两) 白蔹(七钱半) 大枣(另研.一百个)
2021/8/26
9
中医学病因病机
• 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
• 外感: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侵袭肺卫肌表,阻遏肺气,上焦气机为邪所闭,
致肺窍不利,而致打鼾。
• 其他如外感温病后,热邪深入,晚期出现的鼻 鼾而伴昏迷者(鼾声呼吸),则不属本章讨论
之范围。
2021/8/26
10
• 内伤: • 一、五志过极,心胃火盛,气机不利而致; • 二、邪热内郁,肺气壅闭; • 三、肥胖体质,痰热内蕴; • 四、肝热上扰,气道不通。
2021/8/26
12
辨证论治
• 外感
• (1)外感风寒,肺气郁闭
• 证候:外感风寒而见头痛,恶寒,身热,鼻塞, 流清涕或咳嗽声重,打鼾新作,夜睡时间断发 生,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通窍。 • 方药:三拗汤、杏苏散加减。 • 麻黄4.5 杏仁10 苏叶6 辛夷10 • 桔梗10 前胡10 葱白三根 生姜3片 • 白薇10
• 可用非药物疗法:经鼻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面罩),牙齿矫正器或舌托。
2021/8/26
8
中国著名病例
《祝您健康》_健康养生_健康体育_期刊杂志论坛
鼾症不意引杀机 张飞梦中遇刺亡(易俊杰)
• 《三国演义》第8l回记述:
• 建安24年12月,关羽父子被东吴俘获遇害后,刘备、 张飞急于为关羽报仇,准备挂孝伐吴。张飞帐下的 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因制办白旗、白甲不及,被责 打得满口出血,并限定来日完备,否则斩首示众。于 是,二人商议刺杀张飞,投奔东吴。当晚,张飞醉卧帐 中,范、张二人各藏短刀,密入帐中,直至床前。不过, 张飞每晚睡不合眼,二人见他须竖目张,一时都不敢 动手。后闻其鼾声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 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55岁。
• 莲子芯6 生地黄9 泽泻10 羚羊角3
• 石菖蒲10 薄荷6 (后下)
2021/8/26
17
中成药治疗
• 1.千柏鼻炎片——鼻窍不利之打鼾。 • 2.牛黄清心丸——痰热内蕴之打鼾。 • 3.羚羊清肺丸——肝热上扰,肺窍不利之打鼾。 • 4.鼻炎康片——鼻窍不利之打鼾。 • 5.藿胆丸——心胃火盛之打鼾。
2021/8/26
16
(3)肝热扰心,肺窍不利
• 证候:肝阳素亢或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热 扰心,邪热壅闭,肺窍不利而见夜睡不宁,梦 扰纷纷,鼾声频作,心烦多怒,面赤口苦,眩 晕耳鸣,饮冷溲赤,舌红苔黄。脉弦。
• 治法:清肝泻热,安神通窍。
• 方药:龙胆泻肝汤、清心凉膈散加减。
• 龙胆草10 炒栀子10 柴胡10 黄芩10
• 炙枇杷叶12 薄荷6 (后下)
2021/8/26
14
内伤
(1)心胃火盛,气逆于上
• 证候:劳心思虑,五志过极或食积生热,热郁 阳明而见惊悸失眠,心烦不宁,睡即打鼾,每 夜不绝或消谷善饥,口臭,腹胀,睡卧不宁, 鼻鼾屡作,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 治法:清心泻胃,降逆止鼾。 • 方药:泻心汤、清胃散加减。 • 黄连10 牡丹皮10 生地12 黄芩10 • 藿香10 枇杷叶12 生石膏30 (先煎) • 加减法:便秘者加大黄6~9。
2021/8/26
15
(2)痰热内蕴,肺气不利
• 证候:体质肥胖,贪食多睡之人或嗜烟好酒, 辛辣肥甘,积湿生热,痰热内蕴,肺气不利而 见身重困倦,嗜睡鼻鼾,甚则每睡必鼾声不绝, 或因鼻塞而憋醒,或夜睡不安,昏昏沉沉,痰 多咳吐不爽,舌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沉滑有力。
•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通窍,醒神止鼾。 • 方药:黄连温胆汤、苍耳子散加减。 • 黄连10 清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2 • 枳壳12 竹茹10 石菖蒲12 辛夷10 • 胆南星10 苍耳子10 海浮石15 冰片0.3
2021/8/26
13
(2)外感风热,肺气失宣
• 证候:外感风热之邪而见头痛,发热, 咳嗽,鼻塞流黄涕,呼吸不利,夜睡打 鼾,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 治法:清热宣肺,利窍止鼾。
• 方药:桑菊饮、辛夷散加减。
• 桑叶10 菊花10 辛夷10 知母10
• 桔梗10 杏仁10 芦根12 甘草6
2021/8/26
3
诊断
• 依据临床症状表现即可诊断。
• 有些患者自己虽不知道,但其亲属及身边伴睡 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其特点为无论是夜间还是 白昼,只要人睡后,在睡眠之中喉间发出鼾声, 可连续不断,也可间断出现。声音强弱不等, 甚至有呼吸间歇,暂停现象,唤醒后可暂时停 止,睡后又复出现。
• 如过度疲劳或睡眠姿势不当,偶然一次发生者, 可暂时观察,不作病态论。
2021/8/26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5:21:4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2021/8/26
4
鉴别诊断
• “鼾声呼吸”
• 鼾声呼吸为一种呼吸异常,多见于外感温热病 的严重阶段或中风昏迷的病人,提示:气管内 有过多分泌物积聚。
• 特点:呼吸呈鼾声,但伴有意识障碍,如昏睡、 昏迷、惊厥、抽搐等。如见汗出脉微,二便失 禁,瞳孔改变等。
• 多为临危险证,须急救处理,与睡眠打鼾不同。
目的要求
• 【掌握】
• 1、掌握鼾眠、夜惊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药 治疗;
• 2、重点掌握鼾眠、夜惊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内 服方药。
• 【了解】了解鼾眠、夜惊的预防与护理、西医 治疗手段及其他疗法。
• 【熟悉】熟悉鼾眠、夜惊的中西医诊断以及鉴 别诊断。
2021/8/26
1
鼾眠
2021/8/26
2
鼾眠
• 定义和实质:
• 资料来源 darentang/drym/dres/niuhuangqingxin.htm
2021/8/26
21
同仁堂 27味
• 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的功能。
• 主治:
• 心血不足,虚火上升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 迷,头目眩晕,胸中郁热,惊恐虚烦,痰涎壅 盛,癫痫惊风,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 逐,手足拘挛等症。
2021/8/26
5
西医认识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
•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特 征性打鼾,响亮的鼾声火、憋气 感惊醒
——严重影响睡眠结构:睡眠片断、醒觉次数增 加和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神疲头昏,常有鼻部 疾患、扁桃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代 谢障碍、肥胖等等。
• 资料来源:tongrentang/trtyg/nhqxw.htm
2021/8/26
24
羚羊清肺丸
• 浙贝母 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 25g 麦冬 25g 天冬 25g 天花粉 50g 地黄 50g 玄参 50g 石斛 100g 桔梗 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 (炒)25g 金果榄 25g 金银花 50g 大青叶 25g 栀子 50g 黄芩 25g 板蓝根 25g 牡丹皮 25g 薄荷 25g 甘草 15g 熟大黄 25g 陈皮 30g 羚羊角粉 6g
• 鼾眠的实质是人在睡眠中呼吸声音的一种异常表 现,其声音可大可小,也可起伏绵绵,也可间断 出现,也有的时强时弱,甚至中间有呼吸间歇, 暂停的现象。打鼾之人唤醒后可暂时停止,但再 睡时仍可再发,甚则经年累月,睡则必鼾或整夜 鼾声不已,也可影响他人睡眠。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 其总的病机为 • 气机升降失常,气道壅塞不利,邪扰神机 ——发为鼾睡。
2021/8/26
11
中医总治则
• 本证病因虽多,但总的病理机制为气机 不利,肺窍受阻,扰动神机,睡中打鼾, 总以肺、心、肝、胃及鼻窍,喉咙病变 为主,以睡眠为中心,围绕睡眠这一特 定环境而发病。
• 治疗应祛邪扶正,补虚泻实,调畅气机 为主,安神定志,通畅呼吸为辅。
药——益阴润燥,祛风邪散热,引火归元。
• 牛黄、麝香、羚羊角等药——清心肝经热, 凉血解毒开窍。
2021/8/26
23
• 本药(同仁堂)为清心解毒,祛风化痰之品, 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清心解热,配伍精妙, 温凉协调,不寒不热,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清而泻,泻事有固,无论虚实之人,体质强弱 者,皆适宜服用。为治疗风痰之首选。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 轻度鼾眠证:避免仰卧,调整睡姿(侧躺), 调节枕头高度,避免睡前饮酒和服用镇静剂。
• 中、重度者,应减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解除阻塞,颈部按摩,手术等。
共 29味
2021/8/26
20
方祖
• 牛黄清心丸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 “薯蓣丸”,(薯蓣即山药)。原方治疗“虚劳诸 不足,风气百疾”,以补虚为主。
• 治诸风缓纵不随,言语蹇涩,痰涎壅盛,心怔 健忘,或发癫狂,并皆治之。
• 达仁堂29味(局方)
• 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神志混乱,言语不 清,痰涎壅盛,头晕目眩,癫痫惊风,痰迷心 窍,痰火痰厥。
2021/8/26
18
中成药知识课本以外,不作要求
• 千柏鼻炎片
• 千里光 2424g 卷柏 404g 羌活 16g 决明子 242g 麻黄 81g 川芎 8g 白芷 8g
• 辅料:滑石粉、蔗糖
•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 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 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 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 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症,脑血管意 外,癫痫等属正气已虚,痰热犯心者。本品有 清心安神的作用,被患者誉为"科学凉茶"而广 泛应用于临床。
2021/8/26
22
组方特点
•
主药:山药——专理脾胃而补中气;
•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加强助气健
脾除湿作用;
•
当归、白芍、川芎——补血养阴;
•
阿胶、大枣、麦冬、柴胡、杏仁、肉桂等
2021/8/26
19
牛黄清心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羚羊角(镑.另研.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龙脑(另研. 一两) 人参(去芦.二两半) 蒲黄(二两半) 白茯苓 (去皮.二钱半) 芎藭(一两六钱半) 柴胡(一两六钱 半) 杏仁(另研.一两六钱半) 桔梗(一两六钱半) 防 风(去芦.一两半) 白术(一两半) 白芍药(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神曲(一两半) 当 归(一两半) 阿胶(炒.一两七钱半) 大豆黄卷(一两 七钱半) 肉桂(一两七钱半) 乾姜(七钱半) 牛黄 (另研.一两二钱) 犀角(另研.二两) 雄黄(另研 八 钱)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钱) 乾山药(十两) 白蔹(七钱半) 大枣(另研.一百个)
2021/8/26
9
中医学病因病机
• 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
• 外感: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侵袭肺卫肌表,阻遏肺气,上焦气机为邪所闭,
致肺窍不利,而致打鼾。
• 其他如外感温病后,热邪深入,晚期出现的鼻 鼾而伴昏迷者(鼾声呼吸),则不属本章讨论
之范围。
2021/8/26
10
• 内伤: • 一、五志过极,心胃火盛,气机不利而致; • 二、邪热内郁,肺气壅闭; • 三、肥胖体质,痰热内蕴; • 四、肝热上扰,气道不通。
2021/8/26
12
辨证论治
• 外感
• (1)外感风寒,肺气郁闭
• 证候:外感风寒而见头痛,恶寒,身热,鼻塞, 流清涕或咳嗽声重,打鼾新作,夜睡时间断发 生,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
•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通窍。 • 方药:三拗汤、杏苏散加减。 • 麻黄4.5 杏仁10 苏叶6 辛夷10 • 桔梗10 前胡10 葱白三根 生姜3片 • 白薇10
• 可用非药物疗法:经鼻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面罩),牙齿矫正器或舌托。
2021/8/26
8
中国著名病例
《祝您健康》_健康养生_健康体育_期刊杂志论坛
鼾症不意引杀机 张飞梦中遇刺亡(易俊杰)
• 《三国演义》第8l回记述:
• 建安24年12月,关羽父子被东吴俘获遇害后,刘备、 张飞急于为关羽报仇,准备挂孝伐吴。张飞帐下的 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因制办白旗、白甲不及,被责 打得满口出血,并限定来日完备,否则斩首示众。于 是,二人商议刺杀张飞,投奔东吴。当晚,张飞醉卧帐 中,范、张二人各藏短刀,密入帐中,直至床前。不过, 张飞每晚睡不合眼,二人见他须竖目张,一时都不敢 动手。后闻其鼾声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 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55岁。
• 莲子芯6 生地黄9 泽泻10 羚羊角3
• 石菖蒲10 薄荷6 (后下)
2021/8/26
17
中成药治疗
• 1.千柏鼻炎片——鼻窍不利之打鼾。 • 2.牛黄清心丸——痰热内蕴之打鼾。 • 3.羚羊清肺丸——肝热上扰,肺窍不利之打鼾。 • 4.鼻炎康片——鼻窍不利之打鼾。 • 5.藿胆丸——心胃火盛之打鼾。
2021/8/26
16
(3)肝热扰心,肺窍不利
• 证候:肝阳素亢或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热 扰心,邪热壅闭,肺窍不利而见夜睡不宁,梦 扰纷纷,鼾声频作,心烦多怒,面赤口苦,眩 晕耳鸣,饮冷溲赤,舌红苔黄。脉弦。
• 治法:清肝泻热,安神通窍。
• 方药:龙胆泻肝汤、清心凉膈散加减。
• 龙胆草10 炒栀子10 柴胡10 黄芩10
• 炙枇杷叶12 薄荷6 (后下)
2021/8/26
14
内伤
(1)心胃火盛,气逆于上
• 证候:劳心思虑,五志过极或食积生热,热郁 阳明而见惊悸失眠,心烦不宁,睡即打鼾,每 夜不绝或消谷善饥,口臭,腹胀,睡卧不宁, 鼻鼾屡作,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 治法:清心泻胃,降逆止鼾。 • 方药:泻心汤、清胃散加减。 • 黄连10 牡丹皮10 生地12 黄芩10 • 藿香10 枇杷叶12 生石膏30 (先煎) • 加减法:便秘者加大黄6~9。
2021/8/26
15
(2)痰热内蕴,肺气不利
• 证候:体质肥胖,贪食多睡之人或嗜烟好酒, 辛辣肥甘,积湿生热,痰热内蕴,肺气不利而 见身重困倦,嗜睡鼻鼾,甚则每睡必鼾声不绝, 或因鼻塞而憋醒,或夜睡不安,昏昏沉沉,痰 多咳吐不爽,舌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沉滑有力。
•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通窍,醒神止鼾。 • 方药:黄连温胆汤、苍耳子散加减。 • 黄连10 清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2 • 枳壳12 竹茹10 石菖蒲12 辛夷10 • 胆南星10 苍耳子10 海浮石15 冰片0.3
2021/8/26
13
(2)外感风热,肺气失宣
• 证候:外感风热之邪而见头痛,发热, 咳嗽,鼻塞流黄涕,呼吸不利,夜睡打 鼾,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 治法:清热宣肺,利窍止鼾。
• 方药:桑菊饮、辛夷散加减。
• 桑叶10 菊花10 辛夷10 知母10
• 桔梗10 杏仁10 芦根12 甘草6
2021/8/26
3
诊断
• 依据临床症状表现即可诊断。
• 有些患者自己虽不知道,但其亲属及身边伴睡 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其特点为无论是夜间还是 白昼,只要人睡后,在睡眠之中喉间发出鼾声, 可连续不断,也可间断出现。声音强弱不等, 甚至有呼吸间歇,暂停现象,唤醒后可暂时停 止,睡后又复出现。
• 如过度疲劳或睡眠姿势不当,偶然一次发生者, 可暂时观察,不作病态论。
2021/8/26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5:21:4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2021/8/26
4
鉴别诊断
• “鼾声呼吸”
• 鼾声呼吸为一种呼吸异常,多见于外感温热病 的严重阶段或中风昏迷的病人,提示:气管内 有过多分泌物积聚。
• 特点:呼吸呈鼾声,但伴有意识障碍,如昏睡、 昏迷、惊厥、抽搐等。如见汗出脉微,二便失 禁,瞳孔改变等。
• 多为临危险证,须急救处理,与睡眠打鼾不同。
目的要求
• 【掌握】
• 1、掌握鼾眠、夜惊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药 治疗;
• 2、重点掌握鼾眠、夜惊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内 服方药。
• 【了解】了解鼾眠、夜惊的预防与护理、西医 治疗手段及其他疗法。
• 【熟悉】熟悉鼾眠、夜惊的中西医诊断以及鉴 别诊断。
2021/8/26
1
鼾眠
2021/8/26
2
鼾眠
• 定义和实质:
• 资料来源 darentang/drym/dres/niuhuangqingxin.htm
2021/8/26
21
同仁堂 27味
• 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的功能。
• 主治:
• 心血不足,虚火上升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 迷,头目眩晕,胸中郁热,惊恐虚烦,痰涎壅 盛,癫痫惊风,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 逐,手足拘挛等症。
2021/8/26
5
西医认识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
•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特 征性打鼾,响亮的鼾声火、憋气 感惊醒
——严重影响睡眠结构:睡眠片断、醒觉次数增 加和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神疲头昏,常有鼻部 疾患、扁桃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代 谢障碍、肥胖等等。
• 资料来源:tongrentang/trtyg/nhqxw.htm
2021/8/26
24
羚羊清肺丸
• 浙贝母 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 25g 麦冬 25g 天冬 25g 天花粉 50g 地黄 50g 玄参 50g 石斛 100g 桔梗 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 (炒)25g 金果榄 25g 金银花 50g 大青叶 25g 栀子 50g 黄芩 25g 板蓝根 25g 牡丹皮 25g 薄荷 25g 甘草 15g 熟大黄 25g 陈皮 30g 羚羊角粉 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