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1、古今异义: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2、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4、《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是法国文
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6、一词多义:1、之: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词,后者是动词,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余(向,介词)。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

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顾而之他(到,往,动词)。

⑤通国之弈者也(的,助词)。

2、施: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踪)。

②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施行,实行,动词)。

④妾不驱使,徒留无所施(用处,动词)。

2、卒:①卒之东郭蕃间(终于,最后,副词)。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名词)。

③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动词)。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9、一词多义: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1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11、通假字: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
12、英国:①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四部合称为四大悲剧)。

②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13、“初唐四杰”指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14、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抬高(形作动)
15、文言虚词:且。

(1)连词,而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

1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17、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重(形作动)
19、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20、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归谬法
21、形声字误读。

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高考试题,明了形声字读音设误的主要形式,即故意以声旁注音或故意以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的常读音注音;另一方面要摒弃“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错误想法,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准确记忆,注重积累。

22、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23、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4、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2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以……为羞
26、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27、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28、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wéi)”。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考后
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29、古今异义: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地方)
30、文言虚词则(1)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连词,或者。

时则
不至(3)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1、《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3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3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34、曹操,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XX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秋风萧瑟,红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3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6、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37、通假字:终老不复取(通“娶”)
38、文言虚词:1.以:(1)介词,把。

引以为流觞曲水(2)介词,因为。

犹不能
不以之兴怀(3)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2.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
于所遇(4)介词,到。

终期于尽3.为:(1)动词,作为,当作。

引以为流觞曲水(2)动词,成为。

已为陈迹4.之:(1)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仰观宇宙之大(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4)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所之:
所喜爱的事物)(5)代词,它。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1)或因寄所托(2)当其欣于所遇(3)及其所之既倦
39、语法特征。

词性决定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其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词,如介词要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等,副词要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等。

4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与其子曹丕、曹植均以诗文闻名,被后人称为“三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