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衣领净”属于( )。

A. 单一型加酶洗衣粉
B. 复合型加酶洗衣粉
C. 浓缩型普通洗衣粉
D. 以上三种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衣领净”是一种复合型加酶洗衣粉,其性能优异,具有快速深层渗透,有效地深入纤维内部,分解衣领、袖口等特别难洗部位重垢的功能,且对衣物上的汗渍、奶渍、油渍、血渍、果汁等具有极强的清除功效。

2.如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其它菌的污染,A正确;加入到反应液后,底物溶液进入反应柱,在反应柱发生反应,生成物需从活塞2处的导管流出,所以,活塞2必须保持打开状态,B错误。

为防止杂菌和酵母菌在反应柱中竞争营养物质,应使反应柱内保持无菌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有关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3.煮练酶是一种生物复合酶,它由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和木质素酶等多种蛋白酶
组成,能高效、彻底地分解存在于纤维中的共生物和其他杂质,常用来处理织物,而且处理后织物手感光滑柔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下煮练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遭到了破坏
B.向煮练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煮练酶中的淀粉酶会将纤维共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煮练酶在织物处理上的应用利用了生物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答案】D
【解析】
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是空间结构不变,故A错误;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反应条件为常温下,故B错误;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分解成葡萄糖,故C错误;煮练酶中的各种酶催化分解的底物不同,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故D正确。

4.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

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实验中的温度过高,导致固定化淀粉酶失去活性
B. 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
C. 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
D. 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
【答案】B
【解析】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固定化淀粉酶,由于淀粉分子太大,难以通过琼脂扩散与淀粉酶接触,因而导致反应无法进行,所以加碘液后变蓝,故选B。

5.5.试分析下图中,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是吸附法,常用于将酶固定,A项错误;B是载体结合法,多用于酶的固定,B项错误;C和D均是包埋法,其中C一般是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是包埋在凝胶中。

制备固定化酵母用的是包埋法,即将酶母菌包埋在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中,所以与D相似,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6.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果胶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食品加工中果胶酶主要是由植物中提取产生
C.酶的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D.果胶酶包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果胶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7.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可以合成()
A.素酶 B.酶 C.蛋白酶 D.细菌酶
【答案】B
【解析】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可以合成脲酶。

8.下列关于固定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B. 酶固定化技术是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基础
C. 一般来说,细胞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
D. 包埋法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答案】C
【解析】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A项正确;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项正确;细胞个大,难以被
吸附或结合,所以细胞常采用包埋法固定化,C项错误;包埋法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D项正确。

9.凝胶色谱法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
A.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
C.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答案】C
【解析】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气泡,必须重装,因为气泡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分子从这些空隙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故选C。

【考点定位】凝胶色谱法
10.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配制CaCl2溶液②海藻酸钠溶化③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
④酵母细胞活化⑤固定化酵母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④⑤②①③
D. ④①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是:酵母细胞活化→配制0.05mol/L的CaCl2溶液→海藻酸钠溶化→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所以选D。

考点:本题考查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一定是氨基酸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是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之一
C.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多酶片剂制作成糖衣片的目的是防止胃液的消化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答案】BC
【解析】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

固定化酶技可以反复利用,B正确。

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多酶片剂制作成糖衣片的目的是防止胃
液的消化,C正确。

加酶洗衣粉就是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D 错误。

【考点定位】酶
【名师点睛】学生易对固定化酶的知识记忆不清
1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
②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③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④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讲有利于保护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因用途不同,且酶需适宜的条件,故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一定总比普通洗衣粉好,①错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水温、洗衣粉浓度、洗涤方式、浸泡时间、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②正确;目前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四种,③正确;加酶洗衣粉代替普通洗衣粉,P使用量减少,同时酶是蛋白质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④正确,故B正确。

13.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包装袋上印有以下资料(见框),下列对资料表明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 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 在60 ℃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 该洗衣粉可洗涤各种污渍的衣料
D. 使用温水效果最佳是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洗衣粉的成分中含蛋白酶,蛋白酶能专一性水解蛋清中的蛋白质,所以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切勿用60 ℃以上的水洗涤”可推知,该蛋白酶在60 ℃以上将会失去活性,B正确;该洗衣粉不能洗涤各种污渍的衣料,如真丝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蛋白酶破坏,因此不能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真丝织物,C错误;由于酶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中才表现最强,使用温水效果最佳是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正确。

14.为实现啤酒发酵连续生产,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已在啤酒工业中广泛应用。

例如,将啤酒酵母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经CaCl2处理形成凝胶颗粒,而酵母细胞则被固定在其内部。

这种固定化方法称为
A. 吸附法
B. 包埋法
C. 交联法
D. 共价偶联法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将啤酒酵母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经CaCl2处理形成凝胶颗粒,而酵母细胞则被固定在其内部”可知,这种固定化方法称为包埋法,B正确,A、C、D均错误。

15.下列关于用加酶洗衣粉手洗衣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全羊毛与丝织品的洗涤不宜用加酶洗衣粉
B. 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C. 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D. 贮存在干燥环境中的加酶洗衣粉不会失效,可以长久使用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全羊毛与丝织品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是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羊毛与丝织品,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用温水浸泡和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B正确;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是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C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容易失活,所以加酶洗衣粉有保质期不能长久使用,
D错误。

16.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获得充足的氧气
B.参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中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
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髙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
D.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答案】D
【解析】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A错误;参与制作果酒酵母菌为真菌,B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C错误;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D正确。

【考点定位】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名师点睛】实验操作中,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用花菜提取DNA 时加入食盐目的是溶解DNA,参与制作果酒酵母菌为真菌17.试分析下图中,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是吸附法,常用于将酶固定,A项错误;B是载体结合法,多用于酶的固定,B项错误;C和D均是包埋法,其中C一般是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是包埋在凝胶中。

制备固定化酵母用的是包埋法,即将酶母菌包埋在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中,所以与D相似,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8.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的发酵,结果发现产生的酒精很少,可能的原因是( )
①干酵母未进行活化处理
②CaCl2溶液浓度过高
③加入酵母细胞前海藻酸钠溶液未冷却
④活化酵母菌用的是蒸馏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利用酵母菌进行葡萄糖的发酵产生的酒精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参与发酵的酵母较少,题中的①②③都会造成这一结果,而酵母菌活化时用的就是蒸馏水,A项正确。

19.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再加入到洗衣粉中可以制备加酶洗衣粉
B. 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
C. 酸可以使蛋白质水解,所以清除血渍、奶渍等污渍时降低PH值能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D. 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答案】D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的,A错误;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细胞中的酶更难与反应物接触,因此效率要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低,B错误;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本质是蛋白质,酸也能使酶水解,因此降低PH值会降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C错误;固定化酵母细胞在凝胶珠中,用无菌水冲洗可洗去CaCl2和表面的杂菌,D正确。

【点睛】本题A选项容易做错,做错的原因是因为不能区分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和固定化酶的生产原理。

20.医学上常把血清中某些转氨酶的数值高低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这一事实的正确叙述是
A.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B.肝脏是蛋白质转化的重要器官
C.人体中只有肝脏存在转氨酶
D.肝脏是合成此酶的惟一场所
【答案】D
【解析】转氨酶是肝脏合成的一种酶,肝功能正常的时候血液中的这种酶的含量很低,当血液中的此种酶过高时,说明肝脏有问题。

21.下列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取1g干酵母,放入50ml烧杯中,加满蒸馏水,使其活化
B. 配制海藻酸钠时,加热用大火,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C. 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
D. 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清水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菌污染
【解析】取1g干酵母,放入50ml烧杯中,加10ml蒸馏水,以利于搅拌,使其活化,A项错误;配制海藻酸钠时,加热用小火,防止焦糊,B项错误;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C项正确;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用蒸馏水反复冲洗,D项错误。

22.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B. 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
C. 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 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β-1,4糖苷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答案】B
【解析】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为利用纤维素酶与布中深蓝色和白色纱线中的纤维素结合,促使其适当水解,染料也借助于水洗设备的摩擦和水洗作用而随之脱落;在洗衣粉中加纤维素酶去污的原理是纤维素酶能够与衣物中的纤维素结合,使部分纤维素水解,油渍随之在水洗中脱落,A正确;酶分子比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不用包埋剂固定化酶,一般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B错误;通过调节温度和酸碱度来调节纤维素酶的活性,可影响纤维素的水解程度,进而影响染料脱落的程度,从而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而调节处理时间可改变反应时间,影响纤维素的水解程度,从而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正确;纤维素酶为复合酶,C1酶和C x酶可催化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三种酶作用的均是β-1,4-糖苷键,D正确。

2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
B. 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D. 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解析】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两者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在反射活动发生时,由于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正确;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C正确;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可以有肝糖原分解,也可以有非糖物质转化,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下丘脑的功能
【名师点睛】1.易错知识:在反射活动发生时,由于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但离体条件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知识点归纳:高中教材中涉及的下丘脑功能有感受、调节、分泌和传导四大功能。

24.固定化脂肪酶的方法一般是: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加到一定浓度氯化钙溶液中,25 °C 静置固定化 2 h,过滤洗涤,再加入到戊二醛溶液中,25 °C化学结合2 h,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就可得到颗粒状固定化脂肪酶。

兴趣小组对固定化酶的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

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纵坐标为酶活力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a 为游离酶,b 为固定化脂肪酶),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在温度或pH变化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的缺点是稳定性较低
B. 这种固定化脂肪酶使用的方法是物理吸附法、包埋法和化学结合法三种方法的结合
C. 氯化钙的量太少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包埋不完全,包埋在内部的部分酶会流失
D. 海藻酸钠浓度较高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形成的凝胶孔径较大,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答案】C
【解析】在温度或pH 变化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优点是稳定性比较高;此酶采用
了包埋法和交联法两种方法相结合,并未用物理吸附法;氯化钙的作用是使凝胶珠稳固聚沉,如果含量太少,可能会使部分酶流失;海藻酸钠浓度较高时,形成的凝胶孔径比较小。

【考点定位】固定化酶
25.下列技术,不属于酶固定化技术的是
A. 载体结合法
B. 交联法
C. 包埋法
D. 纸层析法
【答案】D
【解析】载体结合法是固定化酶的方法之一,A错误;交联法即化学结合法,是固定化酶的方法之一,B错误;包埋法是固定化酶的方法之一,但是更适合于固定化细胞,C 错误;纸层析法是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1所示探究性实验装置共6个,6个装置中分别加入饱和葡萄糖溶液及两粒凝胶珠。

实验开始时,小液滴都在C点(刻度管足够长,瓶内氧气充足)。

6个装置分别在0℃、15℃、25℃、35℃、45℃、55℃温度下进行实验,每隔2min记录一次各个装置中小液滴的位置,依结果可描绘出图2所示坐标曲线图: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液滴向__________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移动的距离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制备固定化醋酸菌的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请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实验开始10min后的曲线乙: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生产,从哪些方面做可以达到延长利用固定化细胞时间的目的?(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探究温度与固定化醋酸菌发酵速度之间的关系温度左锥形瓶中氧气量
减少,从而使压强降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无菌操作,控制好温度和pH等
【解析】(1)由图1实验装置中含有固定化醋酸菌和图2横坐标所示的温度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与固定化醋酸菌发酵速度之间的关系,自变量是温度。

(2)醋酸菌是好氧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量减少,从而使压强降低,因此实验中小液滴向左移动。

(3)如果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醋酸菌数目就会较少,小液滴移动距离就会变短,所得曲线乙和原曲线相似,但在原曲线的下面。

(4)在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生产时,要求无菌操作,同时控制好温度和pH等,以达到延长使用固定化细胞时间的目的。

27.为了探究啤酒酵母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科研人员研究了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与利用游离酵母生产啤酒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表明,随氯化钙浓度的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__________。

(3)结合发酵性能分析,制备凝胶珠适宜的氯化钙浓度为___________。

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发酵液中的糖度升高,酒精度下降,发酵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以防发生焦糊。

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应__________________后,再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

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答案】可多次使用便于产物分离(或提高产品质量等)增加 2.0mol/L 凝胶珠机械强度过大,通透性降低,影响糖进入颗粒内部小火间断加热冷却至室温酵母细胞从颗粒中漏出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解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氯化钙浓度,因变量包括糖度、酒精度、凝胶珠完整率。

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增加,糖度在氯化钙浓度为2.0mol/L达到最低,而酒精度此时最高;但是凝胶珠完整率在不断升高。

(1)与游离酵母发酵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的优点有:可多次使用、便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等。

(2)氯化钙可使海藻酸钠聚沉,形成多孔的含酵母菌的凝胶珠,随着氯化钙浓度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增加。

(3)制备凝胶珠的适宜氯化钙浓度为2.0mol/L,当氯化钙浓度过高时,凝胶柱机械强度大,通透性降低,影响糖进入颗粒内部。

(4)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避免发生焦糊;融化后的海藻酸钠应冷却至室温后,再与已经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易导致酵母菌细胞从颗粒中漏出,固定效果降低。

28.(8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可以水解掉衣物中的蛋白质等有机污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粉中的酶制剂里含有的酶主要是(列举两类),构成这些酶的基本单位是。

(2)由上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

(3)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记录。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