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郑州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同学沿直线从A 地到B 地,甲同学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 ,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2v ,乙同学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2v 。
则关于两同学全程平均速度v 甲、v 乙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 .v v >甲乙
B .v v <甲乙
C .v v =甲乙
D .2v v =甲乙 2.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 ,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 ,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则( )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 .汽车的速度是30m/s
3.一质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一直在先减小后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4.运动员在水上做飞行表演,忽高忽低,左突右边闪,河岸的观众非常受鼓舞,运动员甚至能够悬停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运动员与装备的总质量为90kg ,两个喷嘴处喷水的速度可以达10m/s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题中描述的10m/s 指的是瞬时速度
B .运动员悬停在空中可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得出的
C .研究运动员在飞行运动表演中的轨迹时,不可能有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的阶段
D .研究运动员在飞行运动表演中的轨迹时,可以将他视为质点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曲线为甲,直线为乙)( )
A .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 .在t 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 .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6.如图所示,小球以13m /s v =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0.1s t =后以2 2.5m /s v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1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 .255m /s ,方向向左
B .255m /s ,方向向右
C .25m /s ,方向向左
D .25m /s ,方向向右
7.在“练习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 以下的直流电源
B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 .纸带上的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及位移信息
D .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一定是0.02s
8.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
A .时间
B .加速度
C .位移
D .速度
9.图为2020年9月29日嘉善某中学运动会上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直道经过主席台。
学生A 和B 并排同步行进接受坐在主席台上校长检阅。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A 为参考系,
B 是运动的
B .以A 为参考系,校长是静止的
C .以B 为参考系,看台上就坐的同学是静止的
D .以B 为参考系,看台上就坐的同学是运动的 10.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空中燃放起璀璨的烟花,打出巨型“人民万岁”字样,如图所示。
若烟花竖直上升,则关于烟花上升过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烟花的上升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烟花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烟花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烟花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11.质点甲、乙从同一起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A.当t=t1时刻,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B.当t=t1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C.在运动过程中,质点甲路程比质点乙的路程小
D.质点甲的加速度大于质点乙的加速度
1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6m/s,乙质点的速度为-9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C.因为+6>﹣9,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150m
13.在下面研究的对象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在跳水比赛中的吴敏霞
B.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那什迪巴巴
C.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度乒乓球
D.研究李娜打出的ACE球
14.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
3
x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后
1
3
x位移内平
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位移x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A.4
3
v B.
6
5
v C.
4
5
v D.
3
2
v
1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间
B.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二、填空题
16.一支队伍长100 m,在匀速直线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追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返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整个过程中,通讯员共用40 s,比队伍多走了80 m 路程,则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是______,平均速度是______。
17.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是很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上都装有测量汽车速度的装置,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高速公路测速的装置,图甲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t∆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披脉冲,因乙是得到的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 t-图像。
其中1x、2x、t∆、1t、2t均为已知量。
则超声波的速度为___________,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_。
1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阻力较小,应选择______(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为______V。
19.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大小为8m/s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s。
此过程小球的加速度为___m/s2(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0.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垂直于墙壁的方向和墙壁相碰后,以3m/s的速度反向弹回来,若物体与墙壁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2s,则此过程物体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与初速度方向______。
(相同/相反)
21.“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
3
1
4
周,其位移大小是
______,路程是______。
22.甲图为_______打点计时器,乙图为_______打点计时器,它们都是使用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仪器,乙图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V。
23.小球从距地面10m 高处落下,又被地面反弹回,在距下落处5m 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位移大小为______m ;
24.“嫦娥四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 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34
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_。
(π为圆周率)
25.一个足球以4m/s 的速度撞到竖直墙壁上,被墙壁以3m/s 的速度大小反弹回来,足球与墙的作用时间为0.2秒,求这个过程中足球速度的变化量是______m/s ,足球的平均加速度是______m/s 2。
26.请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沿东西向的平直公路行驶.从车站A 出发东行2500m 到达B ,再从B 折回西行3000m 到达C 静止,则整个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汽车的位移是________,方向______.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则AB 段的位移AB s =______,BC 段的位移BC s =_________,从A 经B 到C 全程的位移AC s =_______.
三、解答题
27.港珠澳隧道的设计时速80km/h ,为监测汽车是否超速,在隧道入口路面的正上方安装了雷达测速仪如图甲。
测速仪监视屏第一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乙, 第二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丙。
已知测速仪距离路面的高度4m h =,测速仪第一、二次发出电磁波的时间间隔0.75s t =,测速仪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的时间间隔8510s T -=⨯,电磁波的速度8310m/s c =⨯。
求:
(1)第一次、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所需时间1t 、2t 分别是多少;
(2)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28.某人沿着平直公路由A出发到达D点,前t1=5s内向东运动了Δx1=30m经过B点,又运动了t2=5s前进了Δx2=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t3=4s后又向西行,经历了t4=6s运动Δx4=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其运动图如图所示,求:
(1)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
29.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行驶了1 h后,离目的地还有一半的路程,要想在30 min内到达目的地,问:
(1)它最后一半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2)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30.足球以8m/s的速度向北飞来,被运动员在0.02s内以12m/s的速度向南踢出,求足球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