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套》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第一章:活动目标
1.1 了解手套的用途和特点,知道手套可以保护我们的手。
1.2 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参与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对冷的认知,知道寒冷天气要戴手套保暖。
1.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活动准备
2.1 物质准备:手套、图片、挂图、故事书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温度适中。
2.3 教师准备:了解故事内容,熟悉教学过程。
第三章:活动过程
3.1 导入部分:歌曲《戴上手套》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手套的兴趣。
3.2 故事讲述:
教师生动讲述故事《手套》,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手套的用途和特点。
3.3 讨论环节: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手套的作用,以及在寒冷天气如何保暖。
3.4 操作环节:
教师分发手套,让幼儿亲自体验戴手套的感觉,感受手套的温暖。
第四章:活动延伸
4.1 家园共育:
4.2 环境创设:
教师在活动室布置手套主题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套作品。
4.3 区域活动:
教师在角色区设置“手套店”,让幼儿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练习交际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
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手套的认识。
5.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述能力,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3 了解幼儿在操作环节的动手能力,观察他们是否能正确佩戴口罩。
5.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的保暖情况,评估活动效果。
第六章:活动步骤
6.1 第一步: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戴上手套》,营造活动氛围。
6.2 第二步:教师讲述故事《手套》,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手套的作用。
6.3 第三步: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手套的用途和在寒冷天气中的重要性。
6.4 第四步:教师分发手套,让幼儿亲身体验戴手套的感觉。
第七章:教学方法
7.1 讲授法:教师讲述故事,传授手套的知识。
7.2 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7.3 体验法:幼儿亲身体验戴手套的感觉,增强感知。
7.4 情境教学法: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
第八章:安全注意事项
8.1 确保活动室温度适中,避免幼儿受凉。
8.2 检查手套的质量和尺寸,确保幼儿佩戴舒适。
8.3 在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防止发生意外。
8.4 提醒幼儿在操作环节注意剪刀等工具的使用安全。
第九章:教学反思
9.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9.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9.3 评估活动效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9.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第十章:活动延伸建议
10.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套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10.3 推荐家长阅读类似主题的绘本,扩展幼儿的阅读范围。
10.4 建议家长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活动目标:确保活动目标明确,能够覆盖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以便于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2. 活动准备:检查手套的质量和尺寸,确保幼儿佩戴舒适,确保活动室温度适中,避免幼儿受凉。
3. 活动过程:在故事讲述环节,教师需要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手套的作用;在讨论环节,教师提问需要具有引导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价: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的保暖情况,以评估活动效果。
1. 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手套的认识,知道手套的用途和特点,
以及寒冷天气要戴手套保暖。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活动准备:手套的选择需要适合幼儿的手型,材质应舒适,尺寸不宜过大,以免幼儿穿戴不稳。
活动室温度应适中,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凉。
3. 活动过程:在故事讲述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生动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故事情节产生兴趣。
在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价: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了解他们对手套的认识程度。
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保暖情况,以便对活动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