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清易代)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新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末杨东明《饥民图说》中 描绘的灾民“饿殍满路”惨 景
旦点燃,各地纷纷响应。
陕西米脂的李自成雕像
重庆渝中的张献忠大军攻城雕像
材料三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兴兵入关,明朝征集四方军
队勤王,甘肃、陕西、山西兵卒在出发途中由于缺饷乏食而发生
溃散,李自成等许多人转而投奔起义队伍。李自成此前为明朝边
3、1234年蒙古灭金。入居黄河流 域的女真与汉族人相融合,在元朝 已被视为“汉人”。
4、明朝初期 东北女真归 奴儿干都司管辖明朝后期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 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 语,喜读《三国演义》。二 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 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 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 据辽东,建立后金政权。萨 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 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 七十余城。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 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 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 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皇太极
皇太极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1.1636年改 国号为清
2.1643年占 据关外
皇太极
1636年,在盛京(沈阳)称 帝,改国号为清
定族名为满洲,更新了 中华民族的血液
【微思考】 “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意义? 提示: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 税的迫切愿望,符合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因此得到广 大农民的拥护。
【微阅读】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
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 块而食。
——《备陈大饥疏》
B:_____ 大顺
C:_____ 明朝
【知识构建】
在历史长河中,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 尖锐。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明朝走向灭亡。让我们徜 徉在历史长河中,探寻明朝灭亡的原因。
【政治腐败看起因】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材料二 明朝后期土地集中情况
【解读】明朝末期,陕西大旱,官府、地主照旧催逼租 税,造成大范围饥荒。饥民吃光了草根树皮,及至用泥 土、石块果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朝廷中宦官 专权,吏治腐败,是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图解历史】
事件: A 起义 政权:李自成建立 B 政权 影响:推翻了 C 的统治
A:_________ 明末农民
契中有卖主画押,并有里长、乡长 和中人马登等签押,契上有“已升料讫 □补税验”的红戳记,当是已得官准。
崇祯二年江 西丰县税银 伍拾两银锭 (左)
为抗击清军 明朝加征的 福建长泰县 修城银五两 银锭(右)
晚明朝廷一再增加新的赋税名目,苛捐 杂税种类繁多,加派数额随需要而任意增加。 其中最典型的加派名目是“三饷” :“辽饷 ”“剿饷”和“练饷”。
二 明末农民起义
爆发 1627年,陕西饥民发生暴动,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发展 之后,各地人民群起响应,很快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局面
兴起
李自成,1636年,被推举为“闯王”
李 口号 自 发展 成 起 建立政权 义 推翻明朝
“均田免赋”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100多万人,相继攻占中原 各地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第九单元 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39课 明清易代
一、晚明的社会危机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不理朝政,_宦__官__弄
权,朝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政治日益腐败。 2.生产破坏:__土__地__兼__并_日趋严重,皇室亲贵、官僚地主
大肆侵占田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社会生产
2.清兵入关:
(1)驻守山海关的明将_吴__三__桂__降清。 (2)1644年,大举入关,占领北京,正式定都北京。
(3)陆续镇压了各地的反清斗争,确立对_____的统治。 全国
【微点拨】 ☉推翻明朝统治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不是清军。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 族名为满洲。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女真族建立的清朝。
——《明史·流贼》
(4)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四,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提示:对于明朝来说,虽然其是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但 根源在于政治的腐败。而政治腐败又是封建王朝不可 避免的。
【探究延伸点】。明 朝后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
光宗 熹宗 思宗
皇帝年号 正德 嘉靖
隆庆 万历
泰昌 天启 崇祯
在位时间 1506—1521年 1522—1566年
1567—1572年 1572—1619年
1620—1620年 1621—1627 年 1628—1644年
执政表现 热衷出宫玩乐,宦官刘瑾弄权
痴迷道教升仙,权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20 余年 贪恋女色
【农民起义催灭亡】 材料三
(2)材料三图一中人物“闯王”指的是谁?为什么“闯 王来时不纳粮”? 提示:李自成。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等口号。
(3)图二“闯王进京”发生在什么时间?它标志着明朝 的历史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1644年。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
【掩卷沉思析根源】 材料四 ……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 在于贼也。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 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三 探究点: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
女真溯源:
满族传统服饰
肃慎——黑水靺鞨——女真——满洲 (商周——隋唐——北宋——明清)
女真族的历史变迁
1、女真族在唐代被称为靺鞨 族 (黑水、粟末),宋辽时称之为女 真族。
女 真 人
2、1125和1127年以完颜部为首 的女真人在阿骨打领导下建立的金 朝分别灭辽和北宋。
遭到极大破坏。
3.矛盾激化:为摆脱财政危机,明朝廷一再增加新的赋 税名目,征收总额甚至超过正常田赋一倍以上,大大加 重了人民的负担,_________空前激化。
社会矛盾
二、明末农民起义
_陕__西__饥民发生暴动,揭开明末农民大起义的 1627年 序幕。之后,各地人民群起响应,很快形成了
如火如荼的起义局面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主 要功绩有哪些?
1.统一女真各部,形 成满族 2.1616年建立后金 3.1618年起兵反明
努尔哈赤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原图
宁锦之战的明军主将 袁崇焕像。努尔哈赤 在此战中受伤去世 后金军
攻城图
明军与后金军临阵作 战图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 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 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 称帝,建国号大清。
贪财好利,派宦官到处敛财,二十余年不 临朝 在位仅30天
喜欢在深宫做木工,宦官魏忠贤擅政 刚愎多疑
嘉靖时期的权臣严嵩专断朝政二十余年。兵部郎中
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氏父子五奸十 大罪,结果反被严嵩矫诏治罪处死。左图据传为杨继盛奏 章草稿的拓片,右图为杨继盛画像和纪念祠遗迹。
明朝太监豪华墓葬遗迹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政治日益腐败 2.土地兼并严重 3.财政出现危机 4、社会矛盾尖锐
5.发生自然灾害
1627年,陕西饥 民发生暴动,揭开 了明末农民大起义 的序幕。
领导人: 李自成,1636年,被推举为“闯王”
口号: “均田免赋”
建立政权: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 政权 明朝灭亡: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 亡
一、晚明的社会危机
1.政治腐败 2.财政崩溃
二、明末农民起义
1.1627年陕西饥民起义揭开序幕 2.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三、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和建立后金 2.皇太极建立清朝 3.清军入关和定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皇帝及其执政表现一览
皇帝庙号 武宗 世宗
穆宗 神宗
防驿卒,因明廷裁撤驿站而无以为生,加之回乡后遭遇豪强劣绅
压迫,而被迫流亡异乡入伍。张献忠也是兵卒出身,早年间因犯
法而逃亡草野,此时联络米脂诸寨起义,自号“西营八大王”。
探究 二
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 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 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皇室贵族、宦官、官僚、 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致使大量农 民流离失所。 (2)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 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
_李__自__成__被推举为“闯王”,他提出“_均__田__ 1636年 _免__赋__”等口号,受到广大农民拥护,起义军
迅速发展,相继攻占中原各地
1644年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_大__顺__政权;攻入北京;崇 祯皇帝自杀,_明__朝__灭亡
结果
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1644年,清兵大 举入关,打败农民军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欲使奸民之 不望贼而附,不可得也。”
一、晚明的社会危机
原因:1.政治日益腐败 2.土地兼并严重 3.财政出现危机 4、社会矛盾尖锐
明朝《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陕西与长城边防
长城
材料一 晚明时期的陕西既地处边防战略要地,又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各族人 民与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陕北地区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严重失调, 加之“小冰河时期”异常气候的影响,土地非常贫瘠,“种地不养地”,农 业生产水平低下。但赋税和徭役征发却一直严重,以赋税加派来说,明廷只 是规定按亩增加,而不分省份穷富状况、不分田土肥瘠程度,使得地广土瘠 的陕西的赋役征收负担十分沉重。
“均田免赋”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均田免赋”口号把矛头指向了明末严重的土地 兼并现象。
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的迫切 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1627年
1644年攻入京师, 明朝灭亡
1644年大顺政权
1644年 张献忠称帝
李自成与吴三桂在山海关展开激战。吴三桂勾结清军夹 击李自成军,农民军惨败,李自成退回北京。1645年,李自 成在通山九宫山遇难。明末农民起义的高潮结束。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自称“九千岁”,独揽朝 政,党羽遍及天下,形成“阉党”。他们排挤打击甚 至陷害诛杀正直官员,造成极端腐败的黑暗统治 。
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顾宪成 明代宦官塑像
东林书院遗迹
阅读以下统计表,该统计说明了
时间
明政府掌握的 税赋田亩数
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8亿5076万2368亩
弘治十五年 (1502年)
6亿2280万5881亩
A .经过农民战争大量土地抛荒 B .官僚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C .农民战争后土地回到农民手中 D .蒙古贵族的骚扰破坏了北方的农业
下面这张卖地契可以从侧面反映明末土地集 中、农民生活日窘的状况。
一张明朝崇祯年间的卖 地契
刘文举因穷困无钱,由中人马登 说合,将菜园地三亩三分,内有井一眼 、煤窑两座,另有伙地七分共四亩,卖 与本村康守礼名下,价银十二两五钱整 。自立卖之后,如有亲族人争竞,有卖 主一面承担当,立此卖契,永远为照。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 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 帝时
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1)根据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分析这些信息 产生的影响。 提示:信息:明朝中后期,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土地 兼并严重。影响: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二 晚明时期的陕西灾害特别
是旱灾连年不断,万历48个年份
中有灾荒记载的竟占25年,而天
启、崇祯年间又是持续灾荒,如
陕北延安府在崇祯元年(1628年)
全年无雨,到夏秋农获之际百姓
反而无以为食,山间蓬草、林间
树皮都已吃尽。农民生活比其他
地区更为困苦,而地方官府不问
救恤反而加紧催征赋税,由此诱 发天启七年(1627年)的澄城农 民起义。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一
三、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统一:建州女真首领_努__尔__哈__赤__创建八旗制度和满文, 统一女真各部。 (2)建国: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 “_后__金__”。
(3)发展:_皇__太__极__基本控制东北地区,1636年,在盛京称 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_满__洲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