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34篇(2003—20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济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34篇
2019年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史金波
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②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道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至2018年7月,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

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联成万里长城。

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________A________。

④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官,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________B_______。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2016年,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5批珍责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籍12274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5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⑦自2005年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

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______C______、安徽宣纸等;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____D____等。

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选自2018年《新华文摘》第23期,有删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5批珍贵古籍,这些汉文典籍充分展示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D、山东的泰山、齐长城、济南皮影戏、诸城派古琴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录》,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15、请将下面四个例子分别放到文中ABCD处。

(4分)
①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②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
③贵州侗族大歌
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3分)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4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毀,塔尖坍塌。

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

【参考答案】
14、C
【解析】
A、选文第⑦段明确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表述不正确。

B、“截至目前”与原文第⑤段“截至2016年”的表述不符。

D、泰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齐长城是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错误
15、A.④ B.② C.① D.③
【解析】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体现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③段说明内容相符。

②句句式与第④段举例部分的句式相符,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属汉族文化,与中国古琴术、安徽宣纸等并列。

③的例子与第⑧段D空前“蒙古族长调民歌”
相似,属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16、示例一:“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论点。

示例二:第⑦段。

该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解析】选文多处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列举了……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

列数字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7、示例: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②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④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⑤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要吸取巴黎圣母院失火造成破坏的教训,总结材料二敦煌传奇的经验,结合选文第⑨段的内容思考作答。

(2019山东济南)

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必下看望父亲。

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

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办厂,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④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他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的事。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

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⑦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

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

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鮟鱇(ān kāng)鱼。

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

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长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根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⑩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⑾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⑿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

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⒀小伟呵呵一笑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⒁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

父亲甩手把鱼扔进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

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⒂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⒃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因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⒄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想着父亲的种种举动,小伟恍然大悟。

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

⒅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

有时做事啊,不能太招人眼了。

⒆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⒇父亲愣怔了一下。

(21)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自己,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22)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23)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

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语重心长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24)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25)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担心会迷路......
(选自2019年5月《小说选刊》,有删改)
18、小说第⑤至⑩段详细记叙了父子俩钓鱼的经过,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19、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4分)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心中一热
...头上飞舞的蚊虫。

..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
..,双眼潮湿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

20、小说标题为“灯”,“灯”在文中多次出现,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分)
21、联系全文,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8、用父子俩钓鱼的经过为父子俩的沟通创设了情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父亲借钓鱼教导小伟以及小伟向父亲祖露心迹做铺垫,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要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可在概括情节的基础上,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方面思考作答。

19、(1)这一连串词语的运用说明小伟此时已解开了内心的疑惑,形象地写出了小伟知道父亲天天去朋友圈里关注自己后内心的感动,表达了小伟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身影”比作“一座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伟心中父亲形象的挺拔、沉稳,表达了小伟因为有父亲这盏“灯”为自己照路内心所感到的踏实,也表达了小伟对这如山的父爱的感激以及对父亲的深爱。

【解析】(1)赏析词语要结合文段内容,分析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一热”说明小伟知道父亲天天去朋友圈里关注自己后内心的感动,“潮湿”形象地写出了小伟因感动而眼泪涌出的样子,“挥了挥”这一小小的动作,传递出了小伟内心的触动,他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动,所以不自觉地做出了这样的动作以抑制心中汹涌的情感。

(2)根据题干“从修辞角度赏析”的要求,先要点明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解说修辞的特点并分析通过这种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最后点明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通过比喻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即可。

20、蛤蟆鱼的灯是为了诱捕食物,为自己谋利;灯塔的灯是为别照亮前行的道路;而父亲更像一盏明灯,照亮儿子的内心,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解析】解答本题须回归文本,找出文中所写的灯,分析其含义。

21、运用对比手法,将没有路灯的黑暗与小伟走得踏实不会迷路做对比,写出了父亲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儿子的内心,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

本题中小说的结尾明显运用对比手法,所以可以从对比手法的作用和突出小说主题方面思考作答。

(2019山东济南)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

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国文化中,读书、藏书之风绵延不绝,因而中国文人的书房有着悠久的历史。

殷周时出现了“木牍”,藏书的需求使书房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这应该
..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家中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工作室”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房。

到了唐代,科举制鼓舞了读书人的热情,书房作为夜读场所备受重视,书房文化由此兴起。

③考证中国建筑史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的书房常与风林竹泉相伴。

东晋末年,谢灵运在山林茂密处建造了“始宁墅”,专门留有一处书房,第一个将山水、园林、文人融于一体。

明代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室小屋漏,但他在书房外栽种了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④文人的书房为什么要讲究外部环境的清静雅致呢?明代戏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说:“书斋宜明朗,清净。

”书房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使光线明亮,适于读书;窗前围植修竹碧草,让屋中人可以养眼清心。

⑤书房内也颇为讲究。

书房的面积不宜大,“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

陆游的小书房“仅可容一几”,但他却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即使是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乾隆皇帝养心殿内的书房“三希堂”,就仅有八平方米,至于书房的内置,则是“宜简不宜繁”,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而已。

这方寸书房虽简洁,却承载着中国文人对学问和世界的思考,文化就在一间间书房里汩汩不绝地流淌出来。

⑥“书房”是现代的叫法,古代文人常取“堂”“馆”“阁”“庐”“山房”等字命名,雅致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

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⑦书房是文人为静读、研修构筑的自我天地,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

不读有益之书,何以遣有涯之生?对读书人而言,平生愿得书房一间,不求广厦万千。

(选自《中华遗产》2019年第3期,有删改)1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书房”都有哪些特点?(4分)
17.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这应该
..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18.从说明方法
....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分)
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参考答案】
16.示例:①文人的书房有悠久的历史;②文人的书房外部环境清净雅致;③文人书房面积不大,布置简洁;④书房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
【评分意见】本是4分,每个要点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应该”是“可能”的意思,表示估计。

说明春秋诸子百家的讲学读书之地可能就是书房的雏形,但不完全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

18.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卫泾、谭嗣同书房命名用意的例子,真实具体的说明了书房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

【评分意见】本题4分,说明方法及分析占2分,表达作用占2分。

(2019山东济南)
一只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
吴佳骏
①小时候,我在村里学堂读书。

学堂坐落在一个土丘上,周围除生长着三棵枣树和两株柳树外,看不见更多植物。

木条的窗棂,灰尘密布。

屋顶的瓦,长满荒草。

这是一个缺少色彩的、黯淡的世界。

②但那一抹朝阳般的色彩,被装在一只墨水瓶里,放在老师的讲桌上。

它照亮了我的眼睛,温暖了我的童车,每天上课,我的注意力都会被这只瓶子吸引。

我喜欢看老师批改作业时的样子,三根指头拈住笔柄,将笔尖朝墨水瓶中沾沾,再在瓶口刮刮,潇洒地在作业本上划下“√”或“×”。

老师,自然成了我的偶像——他不但可以判断知识的对错,还能判断心灵的美丑,甚至预测一个人的未来,从老师身上,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③我知道,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不容易。

老师是喝过大量墨水的人,文化人都是墨水浸泡出来的。

姐姐说,谁墨水喝得越多,文化就越高,人就越聪明。

姐姐的话,坚定了我在苦难中的信念一一拥有一瓶墨水,学做一个文化人。

但我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他们能养活我们姐弟,并送我们中的一个进学堂,已属不易。

④那是一个黄昏,放学后,教室里空荡荡的。

躲在教室门后的我,似一只等待的觅食的老鼠,心跳鼓点般起伏。

颤抖着双手,拿走了讲桌上那只墨水瓶。

那天晚士,我做了一个梦:那瓶墨水转化成我的血液,我成了一位老师。

⑤没想到,我偷回来的这只墨水瓶,会给姐姐精神上制造一场灾难。

姐姐比我更加珍视那只瓶子,每晚睡觉前,都要将其捧在手心,端详半天,仿佛她那苍白的青春琴弦上,跳出几个明快的音符。

这只墨水瓶,也激活了姐姐炽热的梦想。

很多时候,她坐在桌前,望着墨水瓶发呆,还会从我的书包里,抽出一本书来,一边翻阅,一边在纸上写写面画。

我知道,姐姐是在用那支简陋的墨水笔描绘她多彩的人生。

⑥父亲看出了姐姐的心思,每天早晨,故意提高嗓门说:“兰兰,你去送弟弟上学吧。

”姐姐听父亲这么一说,顿时神采飞扬,宛如一只蝴蝶看见了菜花。

但姐姐同样是懂父亲的,即使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她也背个箩筐,割草或捡柴。

任何时候,她都没忘记帮助父母支撑起这个风面飘摇的家。

每次,她只将我送至学堂对面,对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她从来只存敬畏和仰望。

一次不经意地回头,我看见姐姐在目送我走向学堂时,脸上压抑的忧伤。

⑦迫于生活,姐姐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穷木匠。

那只墨水瓶安静地留在我家桌子上。

姐姐的出嫁,让我们这个家笼罩上阴影。

在学堂、在家里,我满脑子都是姐姐的影子,父亲常站在姐姐离去的路口发愣。

一想起姐姐,母亲就忍不住掉泪。

姐姐为我们这个家,付出得太多了。

⑧许是为姐姐祈祷,亦或是想重新点燃我们生活的希望,母亲把那只墨水瓶改装成了一盞煤油灯。

入夜,母亲将灯芯挑得长长的,桔黄色的火焰,仿佛姐姐如花的笑靥。

温暖重又弥漫我们的屋子。

父亲伴着灯光,编箩筐;母亲坐在灯下,纳鞋垫;我趴在灯旁,看书写字。

⑧长夜漫漫,灯火煌煌。

我独自坐在深夜,把一本本书翻得破损不堪。

疲劳时,只要一想到姐姐,想到父母的辛劳,我内心的倔强,又春草般苏醒了。

我终于从那盞煤油灯下,走了出来。

多年后,我师范毕业,站上了讲台。

当看到讲台下孩子们渴求的眼神时,我在想——他们将会把我视作下一个自己吗?
⑩再次见到姐姐时,她已经是一个母亲了。

生活的贫困让皱纹过早地爬上了她的脸庞。

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酸楚,姐姐却生活得平静、安详。

身后的箩筐一次次压弯她的脊背,姐姐就一次挺.起腰板。

她不再对一只墨水瓶抱有幻想,在经历过风雨之后的她看来,喝清水也能增加血液的浓度,让人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姐姐正用自己的双手捧起属于她的那盞灯——她的孩子,这足以让她活得有希望和信念,就像母亲改装的那只煤油灯,虽然光源微弱,却足以照亮一个世界。

(作者吴佳骏,文章有删改)
19.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墨水瓶”
.......讲述的事情。

(4分)“我”渴慕并偷得墨水瓶→(1)→(2)→母亲将墨水瓶改装成煤油灯→(3)→(4)
(1)从修辞
..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分)
..方法
父亲伴着灯光,编箩筐;母亲坐在灯下,纳鞋垫;我趴在灯旁,看书写字。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

(3分)
身后的箩筐一次次压弯她的脊背,姐姐就一次挺.起腰板。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没想到,我偷回来的这只墨水瓶,会给姐姐精神上制造一场灾难”的理解。

(4分)
22.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写出两处即可
......)(6分)
【参考答案】
19.(1)姐姐珍视墨水瓶;
(2)姐姐出嫁后留下墨水瓶;
(3)“我”在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下刻苦读书,实现梦想;
(4)姐姐不再对墨水瓶抱有幻想,她在有了新的希望。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概括占1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了一家人在煤油灯下辛勤劳作,刻苦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