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
因为我们国家和过去相比,已经抬得起头来了,挺得起胸来了。
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对自己的前途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你如果连对你自己的前途都没有自信你还谈什么文化呀?对旧中国、旧文化的否定,孙中山比毛泽东还要厉害,因为孙中山说的话特别地刺激。
孙中山一再讲,在旧中国,中国人民已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话太厉害了。
国家都亡了,你这种都没了,全都消灭,或者让别人给打一针,全部换成别的DNA。
孙中山还爱说中国是“次殖民地”社会,次殖民地是什么呢?印度是殖民地,伊朗是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是殖民地。
中国还不如它们.因为中国混乱,乱成一团。
那些老老实实的殖民地反倒是被英国或者法国掌握着,起码社会秩序比你好。
毛主席说中国是半殖民地,孙中山说是次殖民地。
孙中山还爱说什么?在国际上,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他说的都比毛泽东刺激,但是现在大家都没有这种感觉了。
前所未有的,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就包括了对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方面的自信,就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已文化的这种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能够和世界打交道,是能够既保持自己的种种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的有益影响的这样一种文化。
如果有这样一种观念,简直是不得了的事情。
这个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我们太应该有这种观念了。
很多东西一开始是不可思议的,想一想我们现在所接触的文化现象、文化产品、文化观念,和二十年以前、三十年以前、四十年以前相比,我们已经有了多么大的开拓和进展。
有些很小的事情,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当初这都不得了啊。
20世纪80年代我刚从新疆回来的时候,李谷一唱了一首《乡恋》,用的气声,《人民日报》上都有权威写文章批判她。
邓丽君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我都觉得有些电视台纪念邓丽君都纪念得过了,好像全世界伟大歌唱家中国就只知道一个邓丽君似的。
我们精神生活的空间确实是在不断地扩展,包括一些名词,我们放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里边的,那比过去不知道宽广多少。
“以人为本”,过去也是不能讲的啊。
五十年前你讲“以人为本”试试?弄不好,你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我们接受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但是接受完了以后呢,我们仍然是中国的文化,我们该选择的,我们照样选择;我们该拒绝的,我们照样拒绝;我们不能按你的意思做的,照样不能按你的意思做。
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上)(摘自《劳动报》2015年9月6日 王蒙/文)
开卷
有益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6·3·
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