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3.作用。 (1)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 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3.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史的划定:19世纪 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是“宽 带网络时代”。
——《新闻研究资料》第9期 请回答:
(1)分别说明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报刊所产生的不同 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民呼日报》“行销甚广”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报刊所具有的功能。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1)作用。《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倡导民权、启迪国 民,或推动维新运动)。《民呼日报》:宣传革命思想(或推动 革命运动)。《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人民群众中起了宣传、 组织作用;让国外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和政策。
(2)消极影响是混淆视听,让人获取错误信息。积极影响是 正视舆论导向,使人们获取正确信息。
(3)有益的大众传媒对社会给予了正确的导向,给人们注入 了精神动力,从而获得正确的指导思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对四大传媒的理解
(2)特点:A.可视性,角度多,覆盖面广。B.时效性强,信 息量大。
(3)作用:丰富了日常生活,增加了信息量,开阔了视野,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2.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 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 历其境,亲眼见得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 当时,使人民“开眼界的是哪种传媒?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2.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 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
3.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 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 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
在中国大众传媒发展进程中,报纸总印数、广播节目制作 时间、电视节目制作时间由1985年的246.8亿份、280 799小时、 38 056小时到2000年分别增长到329.3亿份、3 381 466小时、 585 007小时。而互联网则从无到有,至2000年已发展到9 021 717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原因:适应形势;内容丰富;易于阅读(或图文并茂)。 (3) 功 能 : 传 递 信 息 ; 社 会 教 化 ; 舆 论 监 督 ; 休 闲 娱 乐 。 (答出其中3点即可)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
要点精析
大众传媒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 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直接。
请回答:“宽带网络时代”与“铁路时代”在传播媒介上 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点拨:“铁路时代”主要依靠报纸,“宽带网络时代”媒 介广泛,有报纸、影视、互联网等。网络媒介相对报纸具有信 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征。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211.3 263.3
318.4
329.3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
91 572
383 513 526 483 585 007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请回答: (1)分析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试分析其 原因。 (2)大众传媒的影响是什么? (3)有益的大众传媒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1)速度最快的是互联网。原因: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 向传受,传者和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 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人们上网可以参与讨论, 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 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互动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议报》1898年创刊于日本,刊式与《时务报》 多有相似之处,编辑水平则更上一层楼……梁启超为该报撰写 了30多篇论说文以及大量诗文。《清议报》……一面痛斥“逆 后贼臣”,歌颂光绪圣德,一面热烈倡导民权,着重以“哲理” 启迪国民。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2)特点:A.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 觉和听觉上的享受。B.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 验。
(3)作用:丰富了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感情。
2.电视。 (1)发展历程:A.1958年,⑧_北__京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 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B.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看电视 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历史材料与解析》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材料三 《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办的一 个公开的日报,它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在 九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国民党统治区帮助党教育了整整一代青 年,为党争取了广大人民群众,影响是很大的……国际上,从 欧美各国政府到各种政治势力都是从《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 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的。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也是从《新华日 报》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及其经验的。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 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该竹枝词体现了报纸的哪些社会功能?
点拨:针砭时弊、传递信息、唤醒民众、启发民智等。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夯实基础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发展历程。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①__申__报__》,是中国近代历时最 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3)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宣传 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论战;新文化运 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②_民__主__科__学_思想。中 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及影响
要点精析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 中国人创办的过程。从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 了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 产生重要的影响。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 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 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6)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2.特点。
(1)速度快。
(2)功能众多(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 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3.作用。
(1)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2)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点拨:电影、电视均具有“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得”的 特征,但电视的问世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这种传媒应是电影。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夯实基础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发展历程。 (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2)⑨___1_9_9_4__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后上网用户急 剧增加。 2.特点 (1)集⑩_文__字__、__图__像__、__声__音__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2)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更方便、快捷,主动获取信息。
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
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人们欢迎
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导析:
审读 题干
答案:C
报纸业发展速度虽相对•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 华》《③_新__华__日__报_》《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 制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
(5)新中国成立后,《④_人__民__日__报_》《红旗》等党报党刊成 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二 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 该报以“实行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揭露清政府统治 的腐朽黑暗,革命色彩鲜明。内容分言论、记事、丛录三部分, 辟有社说、专论、诗话、艺苑等栏,并配合时事新闻,登载有 关政治,时事、社会生活的图画,以讽刺画为主,行销甚广。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互动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广播节目制作时 间(小时)
电视节目制作时 间(小时)
互联网用户(户)
246.8 280 799 38 056
广播业的发展速度比不上互联网的发展 速度。
D项错在“费用昂贵”。电视普及主要是 因为技术的进步。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 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 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 B. C.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以我国近现代 1.知道报纸、广播影视和网络的发展 报刊、影视和互联 历程。。 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报纸、广播影视 说明大众传媒的发 和网络的发展普及所带来的影响。 展给人们生活方式 3. 分析互联网的特点及青少年对待网 带来的巨大变化。 络的正确态度。
夯实基础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发展历程:A.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⑤______》 定首军映山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B.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 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C.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 女红牡丹》的拍摄,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D.由蔡楚生 导演、王人美主演的《⑥________》渔,光是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E.电影《⑦__________风__云》儿的女插曲,即由田汉作 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国歌。F.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1.报刊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维 新派、革命派曾用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革命或革命舆论。
2.影视可以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下,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 大。
3.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将整个地球 连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