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半夏等药材中苯甲酸的含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半夏等药材中苯
甲酸的含量
曹艳,黄必胜,王平,陈科力
【关键词】半夏;,,掌叶半夏;,,水半夏;,,苯甲酸,;,,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摘要:目的成立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法(MECC)测定半夏及其同科其它品种药材中苯甲酸的含量的方式。

方式用MECC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毛细管柱内径75 μm,长62.5 cm;运行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0 nm,分离温度35℃;冲液为30 mmol・L1,SDS30 mmol・L1硼酸15%甲醇(pH值9.5);压力进样,进样时刻3 s。

结果苯甲酸在0.044~2.2 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 r =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7% (RSD=2.4%, n=6), 对半夏及其同科属其它品种共14个样品中的苯甲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论该方式快速、简便、而且较为准确,可供评判半夏等品种质量时参考。

关键词:半夏;掌叶半夏;水半夏;苯甲酸;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The method of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MECC)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benzoic acid in Rhizoma Pinelliae and several Rhizomes from other Araceae species; MethodsThe samples from rhizomes of P. ternana and other species of Araceae were analyzed by MECC; The Capillary column was 62. 5 cm long and 75 μm in internal diameter; The operation voltage 25 kV ; test wavelength 200 nm; column temperature 35 ℃; the mobile buffer was 30 mmol・L1 SDS30mmol・L1 boric acid 15% methyl alcohol (pH 9. 5); The sampling was conducted by pressure, the sampling time was 3 seconds. ResultsThe linear range of determination for benzoic acid was 0. 044~2.2 mg/ml (r =0. 999 4).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6.7%(cv =2.4%,n =6). The contents of benzoic acid in the 14 samples from P. ternana and other species of Araceae were determined.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fast, simple, convenient, comparatively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to refer when appraising quality of Rhizoma Pinelliae and several species.
Key words:Pinellia ternana; Pinellia pedatisecta; Typhonium flagelliforme; Benzoic acid; MECC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是经常使用中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
结的功效[1]。

半夏含有苷类、酚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和有机酸如琥珀酸、苯甲酸等成份。

半夏中的有机酸是活性部位之一,何凌云等[2]曾用薄层扫描法对半夏药材中琥珀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咱们也曾采纳HPLC法对半夏中琥珀酸进行含量测定(《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待发表)。

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含量测定法,本文探讨应用MECC法对半夏中所含另一种有机酸苯甲酸进行含量测定。

天南星科中有一些中药材为半夏的易混品,如掌叶半夏、水半夏等与半夏的形态、结构、功效较为类似,均含有琥珀酸、苯甲酸等成份,因此也一并进行测定。

苯甲酸的含量测定已有多种方式报导,如:薄层扫描法[3]、气质联用法[4]、HPLC法[5]等。

本文成立了MECC法对半夏等中药中苯甲酸进行含量测定的方式。

现报导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1.1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Beckman Coulter P/ACETM MDQ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配有二极管陈列检测器。

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75μm,总长度6
2.5 cm,有效长度50 cm,河北永年光学纤维厂生产);数据处置软件系统:32karat 5.0。

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析纯,硼酸分析纯,甲醇色谱纯,实验用水为双蒸水。

1.2 对照品苯甲酸,分析纯(标示纯度为99.5%),武汉有
机化工厂,批号20040212。

1.3 材料药材样品的来源见表1。

药材样品来源和苯甲酸含量,药材及其原植物标本均经作者鉴定。

样品于80℃烘箱中干燥1 h,粉碎后过40目筛,置干燥器中备用。

2 方式与结果
2.1 MECC分析条件毛细管柱为无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ID)×62.5 cm。

背景冲液:30 mmol・L1 SDS30 mmol・L1 硼酸15%甲醇,用浓氢氧化钠调 pH值9.5。

进样方式:压力进样,进样时刻3 s。

运行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0 nm,分离温度35℃。

毛细管冲洗方式:新毛细管在利用前用1MNaOH冲洗30 min,然后依次用实验用水和背景冲液冲洗10 min。

每日开始工作前用0.5MNaOH 冲洗毛细管柱5 min,然后别离用水和背景冲液冲洗10 min。

每次分析距离,用背景冲液冲洗5 min。

在该色谱条件下, 苯甲酸对照品和半夏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图2,半夏等样品中其它组分不干扰苯甲酸的测定。

2.2 标准曲线及线形范围周密称取苯甲酸对照品假设干,用甲醇定容,别离配制成0.044,0.059,0.27,1.35,2.2 mg/ml共5个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

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并超声脱气后,各依次别离进样3 s,进行分析,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对浓度横坐标(X)进行回归积分处置。

结果说明在0.044~2.2 mg/ml浓度范围
内对照品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

Y=137 490+68 485X, r=0.999 4。

表1 药材样品来源和苯甲酸含量(略)
图1 苯甲酸对照品色谱图(略)
图2 01号半夏样品色谱图(略)
2.3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周密称取各样品粉末约1 g,加入95%乙醇20 ml,浸泡1 h,超声30 min,抽滤,将滤液中乙醇挥干,甲醇定容至5 ml,作样品液备用。

2.4 周密度实验取0.27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持续进样,峰面积别离为156 075,156 642,159 870,147 962,149 986。

RSD=2.9%。

2.5 对照品重现性实验取0.27 mg/ml的对照品溶液,于0,2,4,6,8 h进样,峰面积别离为156 075,149 986,154 232,148 996,160 123。

RSD=
3.0%,说明该对照品在8 h内稳固性良好。

2.6 样品重现性实验取1号样品液,于0,2,4,6,8 h进样,峰面积别离为196 018,191 350,199 885,189 876,193 268。

RSD=2.0%,说明样品液在8 h内稳固性良好。

2.7 回收率实验周密称取6份样品(8号样),别离准确加入必然量的苯甲酸对照品溶液,依照2.3项下方式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并计算回收率。

结果加样提取回收率别离为94%,98%,94.6%,95.6%,101.0%,97.2%,平均回收率为96.7%,RSD=2.4%。

2.8 样品测定结果前后测定了各类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结果见表1。

测定结果说明野生半夏药材的苯甲酸含量一样较高。

3 讨论
3.1 由于苯甲酸微溶于水,因此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方式(CZE),难以使其分离,需采纳胶束增溶,即采纳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MECC),让溶质在水相和胶束相间分派系数不同而取得分离。

3.2 分析条件的选择进样时刻的选择尤其重要,应参考样品供试液与背景电解质的电导率匹配情形,若是二者不匹配会致使峰形畸变。

通过尝试不同的电压、pH值、温度等相关因素,最终确信了MECC 分析条件:电压25Kv、温度35℃、pH值9.5,进样时刻3 s,且样品分离较好。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8.
[2]何凌云,吴皓,沈红,等.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产区半夏药材中琥珀酸的含量[J].中成药,2002,24(4):290.
[3]吕青涛,张子忠,高鲁霞,等.薄层扫描法测定芍药中丹皮酚及苯甲酸的含量[J].山东医药,1999,39(12):36.
[4]林励,徐鸿华,刘军民,等.诃子挥发性成份的研究[J].中药材,1996,19(9):462.
[5]于黎明,薛恒跃,王玉兰,等.HPLC法测定安息香脂肪酸中苯甲酸的含量[J].中药材,2002,25(11):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