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刍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视野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刍议
尹 程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摘要:高职院校为顺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在学生管理模式
方面应有所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国家、对高职院校,对学生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449-01
随着对高职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高职院校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教学水平和师生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高职院校大规模吸纳人才,在校学生数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給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
在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班、系还是校级管理,每一个级别的管理内容都包括大大小小数十个不同的工作部门,这其中和学生有关的相关部门的工作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学生工作,涉及到的具体工作内容更是如数牛毛,杂乱繁多。

由于高职院校的就读生大多是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其自主管理意识和学习习惯都相对较差,再加上高职院校近几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扩招上面而疏于提高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改革,导致各部门每天都要处理庞杂重复的学生工作,尤其是一些重复性进行的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办公效率,而且无法完全彻底的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个方面问题,致使工作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作用。

(二)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计划经济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大多是与学年制相一致的,学生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和社团活动,每一个班级都有固定的班级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事务,负责向学生传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公告、活动;而由班级组成的各院系则由院长、党委书记等直接管理,在院领导部门还设有院学生处协助处理学生学习、文体、就业、生活实践等工作。

这种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学生管理模式相对稳定,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是在各院系独立进行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管理环境相对单一,缺乏与其他院系的交流沟通,缺少正确的方法引导,长此以往,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管理模式单一的现象。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不强
由于高职院校管理系统的缺陷,现阶段各环节的学生管理模式大多存在着“缺漏补漏”的现象,只有在问题出现时才会进行解决,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源解决矛盾,这种长期被动的学生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大大降低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协调性。

而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管理漏洞,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的偏差,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无法从长远角度制定学生培养模式的目标和任务,无法真正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制定管理规划。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
(一)打造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办公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工作效率、解决学生问题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院校的工作管理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职人才。

因此,打造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对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提高:首先,要形成一个科学的学生工作队伍结构。

在进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时,要将不同的人才进行合理安排,坚持“专兼结合、新老搭配、层次交错”的原则。

在雇用专职工作人员同时也要招聘一些兼职人员负责庞杂琐碎的工作任务,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年龄比例分配,一个工龄长的员工可以适当提携、带领新的管理人员,降低刚入职员工的工作失误率。

此外,在对外招聘管理人员时,要保证满足各个岗位的需求,不同的工作任务要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员负责,避免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

(二)整合教育管理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入学前缺乏严谨的教育管理,因此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自主约束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就要求学校要将学生的教育部门与管理部门相互融合,进行深度合作,全方位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高职院校可以将个院系的学生处、教科部与团委等部门合并为学工部,对相关的管理任务进行重新规划,以便有效的开展学生服务工作。

(三)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之所以会出现工作形式化,缺乏服务意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理念出现了偏差,没有形成服务学生、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的工作理念。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大各部门的工作理念教育。

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改变过去工作态度差、工作不认真的现象,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处理工作;另一方面要要积极维护学生的权益,不能因为身处管理部门就无视学生的正当权利。

另外,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还要教育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对于无视学校规定、违背学校管理政策的学生必须严加惩处。

三、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形势下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断加提升员工办公技能水平,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改进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同时还要对个管理部门进行整顿,加强各院系、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整个院校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堂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10(32).
[2]姚冰,姚蓉.试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应该转型[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1).
[3]张松坡.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4]李富臣,陈凤和,李骏.高职院校大部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8).
作者简介:尹 程(1984-),男,湖南祁阳人,本科,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学生管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