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套】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蟹.腿(xiè)琐屑.(xiè)踌躇.(zhú)八卦.(guà)
B.蹒.跚(mán)拭.泪(shì)举箸.(zhù)青头菌.(jūn)
C.栅栏.(lán)游逛.(guànɡ)晶莹.(yínɡ)彩釉.(yòu)
D.俯瞰.(kàn)狼藉.(jí)濒.临(pín)凋.谢(diāo)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殚精竭虑
....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如梦初醒
....了。
C.电信诈骗正以锐不可当
....之势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不折不挠
....的毅力,还要有信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解说:这句话无语病。
B.玛丽笑着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全都正确。
C.诚惶诚恐粗制滥造藏污纳垢意趣盎然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②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
③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④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⑤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A.①③②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①③④②⑤D.③①④②⑤
7、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野望》)
(3)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
(4)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
(《赠从弟》)
(5)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
(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林寒涧肃.
(3)襄.陵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D.文章第四段作者引用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妈妈的额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
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
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
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
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
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
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
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
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
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
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
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
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
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
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
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4.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2、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
动物也有属子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
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早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
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
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
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
..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
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
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
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
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
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
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
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 1.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
..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
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侧说明,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
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友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
C
D
C
D
A
芳草萋萋鹦鹉洲牧人驱犊还老骥伏枥终岁常端正将以遗所思烟波江上使人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
1.(1)同“缺”,空隙、缺口(2)肃杀、凄寒(3)冲上、漫上2.(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3.D
三
1. (示例)(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2)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4)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
(答对三点可得满分)
2.“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
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妈妈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比作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妈妈的爱(或感恩之情)。
4.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
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
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
遮风挡雨。
(能围绕所感受到的亲人们的关爱来答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 1.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
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
2.“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
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不同植物能发出不同的“语言”。
4.示例: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它在很多场景都得到应
用和推广。
比如出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你通过手机打开相应的APP,再点开
它的“扫一扫”功能,然后对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
打开了。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