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第5章__无风险证券的投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膨胀等都会给该类证券投资带来风险。
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为取得货币单位时间内使用权支 付的价格,它是对投资者因投资而推迟消费所作出 牺牲支付的报酬,它是单位时间的报酬量与投资的 比率,即利息率。
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 额的比率。
(三)到期收益率
1、含义:到期收益率,可以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 它是投资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 持有到满期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2、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P m(1C r)(1 C r)2....(C .1 .rF )n
一、即期利率、远期利率与到期收益率
3、有息债券的即期利率即为票面利率 4、无息债券的即期利率由以下公司计算:
其中: St为即期利率 Mt为票面面值 t为债券的期限
Pt
Mt (1ຫໍສະໝຸດ St )t 例1:设某2年期国债的票面面额为100元,投 资者以85.73元的价格购得,问该国债的即利 率是多少?
其中: F为债券的面值,C为按按票面利率每 年支付的利息,Pm为债券的当前市场价格,r为到 期收益率。
3、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是债券市场定价的基础, 建立统一、合理的计算标准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计算到期收益率首先需要确定债券持有 期应计利息天数和付息周期天数,从国际金融市场来 看,计算应计利息天数和付息周期天数一般采用“实 际天数/实际天数”法、“实际天数/365”法、 “30/360”法等三种标准,其中应计利息天数按债 券持有期的实际天数计算、付息周期按实际天数计算 的“实际天数/实际天数”法的精确度最高。近年来, 许多采用“实际天数/365”法的国家开始转为采用 “实际天数/实际天数”法计算债券到期收益率。
普通年金的终值
普通年金的终值是指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 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
FA1in1
i
其中:
F——普通年金终值 A——年金数额 N——计算期数
1 i n 1
i ——年金复利终值系数,可查表得出。
普通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的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2.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以利率自动调节为核 心的古典利率理论因不能对大萧条作出令人信 服的解释而受到了严重打击。而后,凯恩斯在 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论 述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占据了主流地位。
利率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它与实物因素、忍受及生产 效率无关,因此,利率就不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来决定,利 率的变动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变动的结果。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 条件下的利息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i 1 r 1 1 p
或i r p
其中:
i——实际利率; r——名义利率; p——价格指数。
三、终值与现值
终值
终值是指现期投入一定量的货币资金,若干期后可以获得的 本金和利息的总和。
SL=S+△MSDL=I+△MD
公式中,SL为可贷资金的供给,DL为可贷资金的需求, △MS 为该时期内货币供给的改变量,△MD为该时期 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
4.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理论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后来由希克斯和汉森改 造成著名的IS-LM模型。
首先看 利率决定收入 的情况。由于利率影响投资,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关系。其中,货币供给为外生变 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货币需求则是一个内生 变量,它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所谓流动性偏好, 是指社会公众愿意持有货币资产的一种心理倾向。货 币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产,是财富的真正代表,为 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并能随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资产或商品,因此,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 风险性。所以,人们在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时,大 多倾向于选择货币形式。
解:根据公式,即期利率St可由下式求解
100 85.73 (1St )2

S t =8%
求解得该国债的即期利率为8%。
(二)远期利率
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从未来的 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远期利率的一般计算式为:
其中:
ft

(1St )t (1St1)t1
无风险证券的投资价值
本章主要内容
货币的时间价值 利率的决定 利率的期限结构 无风险条件下证券投资价值的评估
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无风险收益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终值与现值 年金终值与现值
一、无风险收益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无风险收益
无风险收益是指投资无风险证券获得的收益。 无风险证券是指能够按时履约的固定收入证券。 无风险证券只是一种假定的证券,如利率变动、通
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利率就是利息与贷出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利润率。 二是利润在职能资本家和生息资本家之间的分割比例。
(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贷出 的借贷资本量的比例,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 增殖程度。因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 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达到这个最高界限, 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部分就会等于零。
1
ft表示第年的远期利率
St表示即期利率
例2:
设某票面面额100元,期限为2年的无息票国债售 价为85.73元。求该国债第二年的远期利率。
解:由求即期利率的公司可求得该国债的即期利 率为8%。则根据远期利率公式可得:
ft

(18%)2 (17%)
1

ft=9.01%
解得该国债第2年远期利率为9.01%。
4、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从2019年统一采用到 期收益率计算债券收益后,一直使用的是“实际天数 /365”的计算方法。近来,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 产品不断丰富,交易量不断增加,市场成员对到期收 益率计算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中国人民银 行决定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调整为 “实际天数/实际天数”。调整后的到期收益率计算 标准适用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托管、交易、 结算、兑付等业务。
P A1i1inin1
其中:
P——普通年金现值 A——年金数额 N——计算期数 (1 i) n 1 为年金现值系数,可查表得出。
i (1 i ) n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马克思关于利率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
一、马克思关于利率的决定
(一) 马克思的利息本质理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
西方经济普遍认为,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 利率也是由借贷市场的供求规律决定的。
当可贷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就上升。 当可贷资金需求小于供给时,利率就下降。 当可贷资金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利率就是市场均
衡利率。
图5-1 资金的供给、需求与利率
☆西方主要利率决定理论
利息也不可以为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 贷出。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 率之间。当然,并不排除利息率超过平均利润率或 事实上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
总之,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认为,首先,利率随着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而变动。一般说来,平均利润率 愈高,利率也就愈高;反之,也就愈低。其次,在 平均利润率已定的条件下,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 资本的供求状况,就是说,是由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 本家之间的竞争决定的。所以,在平均利息率的决 定上,习惯和法律传统,也和竞争一样起着作用。
单利终值

FP1ni
其中:
F——终值 P——现值 n——计息期数
复利终值
FP(1i)n
其中:
F——复利终值 P——复利现值 n——计息期数
(1 i) n ——终值系数,为简便计算,实际部门已
编制复利终值系数表。
现值
现值是指以后年份收入或支出资金的现在价值,即在以后年 份取得一定量的收入或支出一定量的资金相当于现在取得多 少收入或支出多少资金量。
流动性偏好的“三个动机”。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罗宾逊在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可贷 资金利率理论(也称为新古典利率理论)。这一理 论得到瑞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俄林和米尔达尔以 及后来的集大成者英国经济学家勒纳等人的支持, 并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利率理论。
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以看成是古典 利率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综合,它一方面批评 古典利率理论完全忽视货币因素和存量分析,另一 方面也不同意凯恩斯完全否定资本边际生产力等实 际因素和忽视流量分析的观点。
单利现值
其中:
P

F
1 ni
F——终值 P——现值 n——计息期数
复利现值
P

F (1 i)n
其中:
P——复利现值 F——复利终值 n——计息期数
四、年金终值与现值
年金
年金是指一定时间内每期金额相等的收支款项。
普通年金
年末支付的年金称为普通年金。
可贷资金理论回避了一些理论争论,直接对可贷资金 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是试图将货币因素与实际因 素、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点所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当前的储蓄, 二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投资需 求,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用公式表示为:
在资本边际生产力一定的条件下,利率越高,投资 就越少;利率越低,投资则越多,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如果用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r代表利率,则上述关系可 用公式表示为:
I=I(r), dI/dr<0
S=S(r), dS/dr>0
当投资等于储蓄即I=S时,市场上的均衡利率水平就 形成了。
根据古典利率理论,利率具有自动调节储蓄和 投资,使其达到均衡状态的功能。这是因为在 市场经济中,利率是自由波动的,当储蓄供给 大于投资需求时,利率就会下降,较低的利率 会自动刺激人们减少储蓄,扩大投资;反之, 如果储蓄供给小于投资需求时,利率就会上升, 而较高的利率又促使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投资。 利率的自由波动总能使储蓄量与投资量保持均 衡状态。
第三节 利率的期限结构
即期利率、远期利率与到期收益率 收益率曲线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一、即期利率、远期利率与到期收益率
(一)即期利率
1、即期利率是指债券票面所标明的利率或购买债 券时所获得的折价收益与债券面值的比率。它是某一 给定时点上无息证券的到期收益率。
2、债券有两种基本类型:有息债券和无息债券。 购买政府发行的有息债券,在债券到期后,债券持有 人可以从政府得到连本带利的一次性支付,这种一次 性所得收益与本金的比率就是即期利率。购买政府发 行的无息债券,投资者可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获得, 债券到期后,债券持有人可按票面价值获得一次性的 支付,这种购入价格的折扣额相对于票面价值的比率 则是即期利率。
利率决定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学派时期、凯恩 斯学派时期和新古典学派时期等几个大的发展 阶段。
1.西方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流行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以庞巴维克、费雪及马歇尔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继承 了古典经济学重视实物因素的传统,主要从生产消费等实 际经济生活中去研究影响资本供求的关系。他们认为,利 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利 率水平。
投资进而决定收入。只有当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 水平才是确定的。均衡时,投资应该等于储蓄,由 此得到一条利率-收入曲线,即IS曲线。
再来看收入决定利率的情况。收入通过货币需求 来决定利率,只有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 得到确定的利率。因此,我们可以在货币供求平 衡条件下由一系列不同收入出发得到一条收入-利 率的组合曲线,即LM曲线。其推导过程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