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例(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例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旋律的抒情、缓慢的特点。

2、学会用动作表现音乐,增进关心妈妈、热爱妈妈的情感。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用雪花片拼搭的“野菊花”,用积木搭的“乌鸦家”场景。

2、《小乌鸦爱妈妈》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磁带,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幼儿说说听后的感受及想到的事情。

2、要引导幼儿总结出音乐旋律抒情、缓慢的特点,知道歌曲表现的是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二)幼儿跟唱歌曲,并试着用动作展现歌曲的内容。

1、倾听教师在乐曲的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小乌鸦爱妈妈”,
感受乐曲旋律与歌曲情感之间的和谐。

提问:小乌鸦为什么要急急忙忙赶回家?为什么要去为妈妈?
2、分段欣赏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3、完整地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简单情节。

4、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5、随音乐练习创编的各种关心妈妈的动作。

(三)利用布置好的场地,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先由教师扮演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鸦,听歌曲进行表演,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2、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分角色进行表演。

(四)讲评,激发幼儿产生爱妈妈的情感。

我们应该怎样向小乌鸦学习?你想帮妈妈做些什么?
(五)活动延伸:
将幼儿在家关心、体贴妈妈的资料贴在主题墙上,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爱的甜蜜。

自我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正是抓住幼儿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幼儿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教材给了幼儿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幼儿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活动气氛,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活动,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活动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幼儿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歌曲中所表达的爱,懂得喝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这就足够了。

音乐的魅力是无限大的,而我们老师们只要利用好了这个“工具”,那么我们的幼儿们就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更加快乐的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范例(2)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辨认常见音乐乐器和音乐表达的情感。

3. 发展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

4. 锻炼幼儿的音乐听觉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围绕以下主题展开音乐教学:
1. 声音与乐器
2. 音乐与情感表达
3. 欢乐的音符
三、教学重点
1. 让幼儿通过声音与乐器的接触,认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和乐器的外形。

2.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鼓励幼儿进行音乐表达和创作。

4. 锻炼幼儿的音乐听觉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乐器的外形、使用方式,让幼儿了解乐器的特点。

2. 听觉法:通过音乐欣赏和声音辨认的训练,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

3. 体验法:通过亲自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音乐的乐趣。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
1. 声音与乐器(2周)
活动1:声音探索
步骤:
(1)播放不同声音,如儿童笑声、鸟叫声、钟声等,让幼儿猜
测声音的来源。

(2)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乐器,让幼儿根据乐器的外形猜测其发出的声音。

活动2:乐器认知
步骤:
(1)通过观看图片或实物,介绍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让幼儿认识乐器的外形和名称。

(2)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幼儿辨认并说出对应的乐器名称。

(3)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乐器模型进行模仿演奏,体验乐器的乐趣。

活动3:乐器创作
步骤:
(1)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乐器。

(2)引导幼儿演奏自己创作的乐器,并邀请其他幼儿合奏。

2. 音乐与情感表达(2周)
活动1:音乐欣赏
步骤:
(1)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快乐、悲伤、安静、惊喜等,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组织幼儿进行集体音乐欣赏,让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

活动2:情感表达的音乐
步骤:
(1)选择一段熟悉的音乐,引导幼儿用声音、动作和表情来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组织幼儿参与小组表演,让幼儿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3:情感表达的绘画
步骤:
(1)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用绘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并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3. 欢乐的音符(2周)
活动1:音乐游戏
步骤:
(1)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拍手游戏、音乐传递等,锻炼幼儿的音乐听觉和手眼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音乐游戏,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活动2:合唱和舞蹈
步骤:
(1)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让幼儿一起合唱。

(2)结合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活动3:音乐创作
步骤:
(1)提供简单的乐器和鼓励幼儿用身体发出声音,进行即兴创作。

(2)引导幼儿合作创作一段小型音乐作品,并进行演奏和表演。

六、评估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和行为,评估其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面试法:通过问答或简短的交流,测试幼儿对乐器、音乐和情感的理解。

3. 作品展示:展示幼儿的乐器创作、绘画作品和音乐表演作品,评估其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
1. 音乐乐器图片和实物
2. 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
3. 创作乐器的废旧材料和工具
4. 舞蹈和歌曲伴奏音乐录音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得到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幼儿也通过创作和表演活动锻炼了自己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幼儿的音乐听觉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音乐教学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