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规划专业ppt讲解----TAXIWAY滑行道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 主要尺寸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3.3- 道肩 3.4- 道面厚度
3.4- 道面厚度
ICAO标准 《道面结构设计》
滑行道系统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2 - 滑行道位置确定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4 - 特殊的滑行道
4 - 特殊的滑行道
4.1 - 等待坪 4.2 - 其它联络道 4.3 - 回转坪
目的:为地面运行的飞机滑进/出跑 道,或为联系机场的两个不同区域 提供通道。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目的:为地面运行的飞机滑进/出跑道, 或联系机场两个不同区域提供通道。
滑行道系统应满足
1- 在地面运行的飞机离开跑道以及继续滑行的性 能要求;
2- 并使得需要强迫加速/减速的点最少; 3- 提供高的运行效率和最大的安全保障
2.1 - 滑行道及机坪滑行通道
2.1.1 - 限定条件 2.1.2- 滑行道中线到跑道中线距离 2.1.3- 滑行带宽度 2.1.4- 两条平行滑行道间距离
2.1.1 - 限定条件
航空器运行线路之间的影响
和其他物体之间的最小间距的影响:
固定物体 活动物体
飞机运行的偏移量
滑行带宽度
对无线电助航设施的影响
D=1/2翼展 + 1/2 升降带宽度
2.1 - 滑行道及机坪滑行通道
2.1.1 - 限定条件 2.1.2- 滑行道中线到跑道中线距离 2.1.3- 滑行带宽度
2.1.3- 滑行带宽度
滑行带宽度指的是为保证滑行飞机和另 一停靠飞机翼尖或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 安全间距而设定的平行于滑行道中线的 两条假想直线间距离。 滑行带宽度包括: 1 - 飞机尺寸 2- 飞机从中线最大偏移量 3- 安全距离(见图)
路径与主起落架的中点之间的距离) (2)转动角(导向线切线与飞机纵轴的夹角) (3)飞机基准长度(飞机纵向轮距)
2-增补面设计方法
模型模拟法(要求模型制作精良) 数学计算法(数学公式、计算机程序) 图解法(数学计算的近似法) (1)主起落架中心行径法 (2)增补面圆弧切线法
(2)增补面圆弧切线法
快速出口位置的计算(见书)
3- 出口位置
快速出口距跑道入口的经验数据(海平面)
飞 机 50% 组别
A
1170
B
1370
C
1740
D
2040
60% 70% 1320 1440 1480 1590 1850 1970 2190 2290
80% 90% 95% 100% 1600 1950 2200 2900 1770 2070 2300 3000 2150 2340 2670 3100 2480 2750 2950 4000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滑行道系统不应该成为限制一个机场容 量的主要因素
要求 不断建设发展滑行道系统直至满足跑 道的满负荷运营
目标 保证飞机降落后以允许的最快速度 离开跑道,并且保证要起飞的飞机 能马上进入跑道。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1.2- 滑行道种类
1.2- 滑行道种类
参考数据: 跑道 + 垂直出口 跑道 + 半条平行滑行道 跑道 + 一条平行滑行道 跑道 + 二条平行滑行道
20 000架次/年 60 000架次/年 110 000架次/年 140 000架次/年
分期建设步骤
滑行道系统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2 - 滑行道位置确定
2 - 滑行道位置确定
2.1 - 滑行道及机坪滑行通道 2.2- 跑道出/入口通道
穿越跑道的交点最少(保证最大安全性和最小 的延误);
尽量沿直线布置,对于必要的转弯应满足:
1 - 适宜的转弯半径 2 - 光滑的行速度达 到最大,运行效率最高
最大效率的利用每个元素。
1.3- 滑行道布局原则
同时,应满足以下原则: 安全性:有防护设施防止非法进入; 滑行道上运行的飞机或车辆不影响无线 电助航设施的使用; 尽量使塔台对所有的滑行道系统有良好 的视野; 减少飞机尾气喷袭。
1 -增补面定义和要求
飞机在曲线上滑行,可采用下列3种方案: (1)飞机驾驶舱遵循滑行道中线,因而需
设置增补面; (2)导向线向滑行道中线的外侧偏离,使
增补面可以不设; (3)导向线向外偏离一部分,而同时设置
较小的增补面。 通常采用方案(1)
1 -增补面定义和要求
弯道增补面由弯道加宽和加宽过渡段组 成。和以下因素有关: (1)主起落架偏移(飞机前起落架行进的曲线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增补面
1 -增补面定义和要求 2-增补面设计方法
增补面
1 -增补面定义和要求
由于转弯时鼻轮和主起落架系遵循不同的转弯 半径,在转角大时往往不能满足主起落架轮缘 同滑行道边缘之间的净距要求。此时,需加宽 道面,以避免飞机轮子滑出滑行道面。通常, 把连接或交叉处的滑行道道面加宽部分称作增 补面(其道面强度与滑行道等同)。
2.1.3- 滑行带宽度
安全距离取决于飞机的组别: 1 - 对飞行员来讲,飞机的翼展越大,机身
越难控制; 2- 大飞机的惯性较大,所以其离开或偏离
道面距离较远的概率也较大。
2.1 - 滑行道及机坪滑行通道
2.1.1 - 限定条件 2.1.2- 滑行道中线到跑道中线距离 2.1.3- 滑行带宽度 2.1.4- 两条平行滑行道间距离
跑道进/出口 滑行道(TAXIWAY)-- 联系机场的两个区域 连接机位的滑行道
1- 机坪滑行道 2-机位滑行通道 (见图)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1.2- 滑行道种类 1.3- 滑行道布局原则
1.3- 滑行道布局原则
符合长远规划;
近期建设滑行道功能合理(尽量减少运行时间 和建设成本);
3- 出口位置
还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1. 航站楼及机坪位置 2. 其他跑道及滑行通道的位置 3. 使空中交通管理综合最优化
2.2- 跑道出/入口通道
2.2.1 - 倾斜入口 2.2.2-倾斜或高速出口 2.2.3-垂直出/入口
2.2.3-垂直出/入口
飞行员驾驶飞机慢速拐出,一般允许速 度为20KM/H。 出口位置: - 900M 单发螺旋浆飞机 - 1 400M F 27 和F28 - 1 800M B 727 - 2 200M DC10和L 1011 - 2 800M B747
在高峰小时15-25架次时可不设,超过时应设 置。
2- 设计概念 3- 出口位置
2- 设计概念
主要指标(见图): 转弯半径适合所有降落飞机的起落架-轮 胎形式; 在主起落架外轮和道面边缘之间有足够 的安全距离; 喇叭口宽度应提供当飞机迟于跑道标定 点滑出时所必须的偏移量; 离开速度为90KM/H
3- 出口位置
倾斜入口可以减少飞机机身在跑道上转 动的角度。 飞机对正跑道中线比较容易、快捷,使 得飞机起飞占用跑道时间较短。 对于小飞机可节约10秒 对于大飞机可节约35秒
2.2- 跑道出/入口通道
2.2.1 - 倾斜入口 2.2.2-倾斜或高速出口
2.2.2-倾斜或高速出口
1 - 作用:它允许飞机以90km/h(50kts)的高 速滑出,使得飞机降落占用跑道的时间 缩短。
2.1.4- 两条平行滑行道间距离
D= 2(1/2 翼展)+ 2 横向偏移+1 安全间距
2 - 滑行道位置确定
2.1 - 滑行道及机坪滑行通道 2.2- 跑道出/入口通道
2.2- 跑道出/入口通道
2.2.1 - 倾斜入口 2.2.2-倾斜或高速出口 2.2.3-垂直出/入口
2.2.1 - 倾斜入口
增补面圆弧切线查图法 增补面圆弧切线查专用图法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3.1 - 主要尺寸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3.3- 道肩
3.3- 道肩
作用 (1)为特殊情况下,飞机轮子脱离滑行道
时,提供一定结构强度的支撑,防止飞 机损坏; (2)防止异物吸入发动机。 宽度(见表3-3)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跑道中部的锐角(高速)出口滑行道的弯道应 保证的速度:飞机滑入出口滑行道起点时的速 度(潮湿状态)规定为93KM/H(飞行区代码为 3和4)或65KM/H (飞行区代码为1和2);对应 的最小半径为550M和275M。 跑道中部的直角出口滑行道及跑道两端的出/ 进口滑行道的弯道的转弯速度不小于30KM/H。 滑行道其余地段的弯道应保证的速度为2530KM/H。
滑行道系统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2 - 滑行道位置确定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3.1 - 主要尺寸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3.3- 道肩 3.4- 道面厚度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3.1 -主要尺寸
3.1 -主要尺寸
3.1.1 - 平面尺寸 3.1.2- 纵断面 3.1.3- 横断面
3.1.3- 横断面
横坡最大限值应满足: 1. 飞机的稳定性 2. 旅客的舒适性 横坡最小限值应满足: 良好的排水性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3.1 - 主要尺寸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3.2-滑行道弯道半径及增补面
滑行道弯道半径应与拟用该滑行道的飞 机的操纵性能及正常滑行速度相适应。 如拟设锐角曲线而其半径又不足以防止 滑行飞机的轮子脱离道面时,则有必要 加宽滑行道以达到表3-4 规定的距离。 近似:R = 0.591 V 2
为确定快速出口的位置,对每一类型飞 机依据其着陆速度和减速性能。(见图) 原则:
1. 对所有类型飞机综合考虑,实现最优化 设计;
2. 对同一种飞机,其结果受着陆重量和风速的 影响非常大(可能变化400-600M); 3. 对于飞行员的目标是迅速、安全到达其停机 位,而不是迅速腾空跑道。
3- 出口位置
高速出口滑行道位置的影响
2.1 - 滑行道及机坪滑行通道
2.1.1 - 限定条件 2.1.2- 滑行道中线到跑道中线距离
2.1.2- 滑行道中线到跑道中线距离
距离应满足:滑行道上运行的飞机不影 响跑道的正常运行。 1 - 对于尾翼过高的飞机考虑跑道对障
碍物限制面的要求; 2- 考虑到飞机只是短暂性的障碍物,故 此距离满足飞机沿平滑中线滑行时翼尖 不侵入升降带即可。
3.1.1 - 平面尺寸
滑行道道面宽度应使设计参考飞机主起 落架外轮外侧和滑行道面边缘的净距满 足最小安全距离。 1. 假定驾驶舱位于滑行道中线之上; 2.飞机主起落架外轮外侧和滑行道面边缘 的净距随机型不同而改变(见表3-10)。
3.1.2- 纵断面
满足的主要因素: 1. 驾驶员的视野要求 2. 旅客 的舒适程度 3. 曲线的最小半径 三者的最大值确定滑行道的纵坡和变坡的 坡度。
滑行道系统
滑行道系统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2 - 滑行道位置确定 3 - 滑行道几何尺寸 4 - 特殊的滑行道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1.2- 滑行道种类 1.3- 滑行道布局原则 1.4- 建设发展分期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1 - 滑行道系统概念
1.1 - 滑行道功能要求 1.2- 滑行道种类 1.3- 滑行道布局原则 1.4- 建设发展分期
1.4- 建设发展分期
目标: 1 - 长远规划使得整个系统的每个元素都达
到最大效益; 2- 近期建设项目满足这一时期跑道容量。
滑行道系统的“密度”取决与机场容量的增加和 大小
1.4- 建设发展分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