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及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及有效性
作者:李淑娜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5期
李淑娜
(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镇中学吉林梨树 136511)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表现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是提高学生
文化素养的渠道之一。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该文
简要介绍了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详细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措施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37-01
语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
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师而言是种挑战,对学生而言是个提高阅读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机会。

1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目标
第一,通过培养阅读方式、阅读实践和阅读技能,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第二,能够对不同的文本作出判断,从而可以分清文本的主次,并进行分类。

第三,鼓励学生
利用网络、图书馆,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问题的探究解决能力。

第四,通过阅读,重视知识本身和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

第五,重视课外阅读,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课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2.1 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融入阅读意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为语文阅读提供好的意境,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够
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要求教师能够对文章段落进行仔细分析,根据阅读题材的不同制
定不同的教学设计。

确保学生们能够融入到阅读意境中,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内容
形成自己的理解。

而这种分析与理解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设计中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加入现代化手段。

2.2 关注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强,阅读效果就会好一些;一
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差,阅读效果就会不理想。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关注每个学生的
学习特点,掌握他们的优缺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主要是让他们自己发挥自身的理解能力。

对于学习效果比较差的
学生而言,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阅读内容,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的制定要科学合理,能够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语文的阅读内容不断变化,为了和社会环境接轨,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就要以当今社会的指导思想为中心,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二,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和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相吻合,针对性越强,才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不断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4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引导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二是要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指导,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真正有所感悟。

2.5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如果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究。

而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例而言,播放和阅读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增加阅读兴趣,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学习。

2.6 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的文本具有一定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给学生讲解这些文本的内涵意义,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中的假恶丑,学习真善美。

从宏观上来说,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阅读内容,能够体会到文章的道理,从而产生生活感悟。

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对文本内涵作出正确的评判,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3 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和理解的好习惯,从而推动语文课程乃至全部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俞彩娥.初中语文阅读课的课堂教学[J]. 文学教育(下),2010(3).
[2] 李家惠.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5).
[3] 马立娟.从新视角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14).
[4] 吕惠英.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效途径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