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异甘草酸镁在治疗脂肪肝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异甘草酸镁在治疗脂肪肝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异甘草酸镁在治疗脂肪肝中的疗效与
安全性。

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分别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
镁进行治疗。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
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
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
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
酰胆碱相比,能更大程度地改善肝功能各指标,临床疗效更加明显,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脂肪肝;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临床疗效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饮食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
奏的加快和饮食的不节制,使得肥胖和超重人群比例正在逐渐增加,同时由于酗
酒和饮食不合理等行为,致使脂肪肝的患者人数逐渐上升。

脂肪肝发病原因多由
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形成,病情较轻时,通常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随着脂肪
肝现象加剧,患者可感到困倦、乏力、食欲下降,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
血和下肢水肿等症状[1]。

多数脂肪肝患者合并有肥胖症、高血压病、痛风、2型
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胆囊炎、胆石症等症状。

脂肪肝病情程度
加深时,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且伴随症状较多,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
床治疗脂肪肝的方式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从节制饮食、增加
运动和纠正不良行为这几个方面来改善脂肪肝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是选用一些具
有改善肝功能指标、保护肝细胞、修复受损肝细胞作用的药物。

本文将多烯磷脂
酰胆碱与异甘草酸镁应用于治疗脂肪肝中,旨在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脂肪肝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5例,年
龄25~68岁,平均(43.6±1.3)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7例,年龄24~71
岁,平均(44.3±2.2)岁。

纳入标准:(1)经医院相关检查确诊为脂肪肝;(2)对使用药物无过敏和禁忌证者;(3)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1)
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大疾病者;(2)不能配合研究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等一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均遵医嘱进行相关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健康
宣教,并且嘱咐患者及其家属需戒烟限酒。

两组均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00167)治疗,取量10ml;观
察组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942)治疗,取量100 mg。

两组药
物与5%葡萄糖溶液混合后实施静脉滴注,1次/d,连续滴注20 d。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呕吐、嗜睡、腹部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恢复,经CT观察,肝脏脂肪性变完全消退;有效:CT观察下肝脏脂肪性
变消退显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甚至有加剧。

肝功能比较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Tbil)共 3
项指标水平。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卡方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n/%)
组别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5132
(62.75)
18
(35.29)
1
(1.96)
50
(98.04)
对照组5123
(45.10)
20
(39.22)
8
(15.69)
43
(84.31)
P<0.05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ALT(U/L)AST(U/L)TBil(μmol/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
5
1
50.2±
9.7
30.6±
8.2
35.5±
4.7
23.4±
8.3
23.4±
6.5
17.8±
3.4
对照组
5
1
50.9±
9.5
44.5±
9.3
35.9±
5.3
34.7±
10.5
24.8±
6.1
22.4±
2.8
P>0.05<0.05>0.05<0.05>0.05<0.05
3、讨论
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近年来发现20%肝硬化可由脂肪性肝炎发展而来,
其病理过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

结果表明[2],
31%~50%的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静脉周围纤维化肝硬化,因此早
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目前临床
中用于肝脏类治疗的药较多,其中包括保肝类药物及降脂类药物,多烯磷脂酰胆
碱及异甘草酸酶药物临床功效基本相同,其目的均为对肝脏提供保护。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前所有患者机体肝功能指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项肝功
能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会引起
代谢障碍,导致肝脏细胞损伤坏死,从而严重影响肝脏功能,使患者出现肝功能
异常。

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异甘草酸镁都能保护肝脏,在治疗脂肪肝上也有一定疗效。

异甘草酸镁注射剂是一种甘草酸镁盐制剂,应用于人体后会转化为甘草次酸,有利于减缓血清转氨酸上升的程度。

另外其能有效保护肝细胞膜,是一种肝细胞
保护剂。

该药物首先控制病理性的免疫反应,通过与激素上的受体结合,阻止钙
离子的内流,进一步调节胆碱能神经兴奋和能量代谢[3]。

其次,发挥该药物的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异甘草酸镁与细胞膜外的半胱氨酸相互作用,降低了肝细胞
色素活性,抑制了自由基的生成,从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异甘草酸镁可以保护受损的肝细胞,加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进一步减少或
防止肝纤维化,因此对急慢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一
种西药制剂,主要用于肝病辅助治疗,它在化学结构上与内源性磷脂一致[4]。


脂是肝细胞合成脂蛋白的重要部分,若人体内该指标缺乏时,最明显的特征会使
脂蛋白的合成受到一定阻碍,这也是脂肪肝形成的一大重要原因。

多烯磷脂酰胆
碱因可以进入肝细胞内部,同时可与肝细胞膜或细胞器膜发生结合反应,以此代
替了人体内源性磷脂。

综上所述,多烯磷脂酰胆碱虽然对脂肪肝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异甘草酸镁
更大程度地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疗效更加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
著更少,因此,异甘草酸镁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海燕. 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效果比较[J]. 中国
当代医药,2019,26(10):175- 177
[2]杨艳霞. 异甘草酸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 北方药学,2018,15(8):21
[3]卢火明. 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对ALT、AST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8-10
[4] 韩清.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异甘草酸镁治疗脂肪肝患者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 (89):146-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