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的源头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他们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感兴趣。
因此,要解放他们的身心,鼓励他们走向大自然,走向鲜活的社会生活,放眼天地宇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让他们走进生活中,去参与去体验,他们创作的灵感,就会在体验中点燃、升华,习作的兴趣也会在升华中被激发。
“体验”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一般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亲历性;二是实践性。
体验是人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以个体的全部“自我”去感受。
它既是指主体通过实战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又可以指由实践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
作为一种课程取向,强调体验,意味着强调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经历”等,把学生带入生活或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已不仅用脑、动手,还要用嘴、眼、耳等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全方位亲身体验,强调体验,意味着重视学生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将学生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更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的个性、悟性、灵性得以自由飞扬。
习作不是身外之物,习作之花是绽放于少年儿童身心的沃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体验中去寻找新感觉。
体验中,学生的习作空间是敞开的,是飞翔的,他们的习作是清新灵动的,生活体验、活动体验、实验体验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1 生活体验,张扬习作灵性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水,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
伟人毛泽东更精辟地指出: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
是的,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
要解放学生身心空间,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让他们去生活中看看、摸摸、闻闻、尝尝,让他们去投入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思维的火花就会在体验中被点燃,习作的灵感就会在生活中升华,习作的灵感就会在这些生活体验中获得。
假期更是学生对生活体验的大好时机。
如:今年寒假是难遇的晴暖,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机会,于是我布置学生在假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作业,让学生过一个开心、祥和、幸福的春节。
春节过后一开学,我
就和同学一起聊与过年有关的内容,特别
是自己做过的,玩过的,觉得有意思,新鲜
的,刺激的、有趣的,玩了还想玩的事物等
等。
同学们情绪高涨,聊得开心过瘾。
此时,
他们对生活中的体验,犹如灵光一闪,豁然
开朗。
习作灵感就不期而至。
这时他们进入
生机勃勃的状态性的习作冲动,学生进入
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地。
动笔写时
题材各式各样,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如张欣
云同学在《逛旧货市场》中写到:“为什么旧
货市场里的货并不旧呢?”从而引发思考,
懂得家用电器,家具等更新换代快,是人们
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
李慧同学在《逛花
鸟市场》中写到:“在这里我看到了从来没
有见到的热带鱼,听到了从前没听到过的
鸟鸣声,闻到了从来没闻到过的花香,学到
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是令我大开
眼界啊!”他们的习作生动具体有灵性,字
里行间洋溢着开心与快乐,真是妙笔生花。
因此,要让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有了生活
的体验,写作灵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触发
并张扬起来。
2 活动体验,激发习作兴趣
喜欢游戏活动是青少年孩子们的天
性。
刚入初中的学生身上还有着浓浓的孩
子气,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
他们喜
欢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旦进入游戏活
动的体验中,就会激动、兴奋。
写作一定要
在一种愉快的精神状态下进行,这一点医
学专家有过精辟地论述:当身体获得充分
的运动,精神放松而愉快,循环加速,肺活
量扩大,血液带氧量增加,会使思想变得灵
敏,产生特殊的灵感,激发创造力,专家的
话告诉我们要想开发孩子的灵感与创造
力,提高少儿童写作能力,就要通过少年儿
童在活动中培养习作的兴趣。
他们在游戏
活动的过程中兴高采烈,乐此不疲,从而获
得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正如契可可夫说: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
把自已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思
想、感情和词语”。
记得一个星期五,一连三
节的作文课,又加上那天天气比较热,一上
课,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浑浑欲睡,看到这
情境我决定开展“踩龙尾”的游戏,同学们
一听立刻兴奋起来,我还没说游戏规则,同
学们都跃跃欲试。
游戏中,同学们争先恐
后,精神抖擞,“龙尾”的摆方各式各样,踩
“龙尾”的方法也五花八门,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等待上场的同学无不伸颈鼓掌、
欢笑、雀跃。
在游戏中享受快乐,激起思维,
激发习作兴趣,促使学生把刚才的游戏用
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在习作中写道:“轮道
我了,我心里像抱着个兔子,左一脚右一脚
怎么也踩不到,当甩龙尾的程翔退到墙角
时,我趁其不备,出其不意,一举拿下。
该我
甩了我也被赶到墙角,可我仍尽力挣扎,但
仍逃不出厄运。
我觉得踩龙尾时应盯准龙
尾,尽快踩;而甩龙尾者应无规律的甩,无
招胜有招嘛。
”我经常组织同学们玩过很多
游戏,比如“过河拆桥”、“隔壁邻居举手”、
“吹气球比赛”、“数瓜子比赛”、“单臂跳”、
“纸上站兵”等,同学们在游戏中紧张的情
绪得到释放,疲惫的筋骨得到舒展,在体验
中开心快乐,感知丰富,有了新鲜的体验,
有了真切的感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
倾吐的需要和欲望,产生习作冲动,进入生
机勃勃的习作状态,把在游戏中属于自己
的独特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3 实验体验,扩宽习作路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在
他的手指上。
他脑中有无数个“为什么”,他
们又那么好动,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想去
亲自试试。
科学实验本身就充满着神秘的
情趣。
我经常指导学生做一些科学实验,然
后把在实验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写
下来。
实验既能激发习作兴趣,又能拓宽习
作路子,我曾指导学生做“给铜币美容”、
“另类拨河比赛”、“会跳的米花”、“水不往
低处流”、“水山”、“会跳舞的米粒”等实验,
同学们对这些实验感到新鲜惊奇,每次做
实验时都兴致勃勃,认认真真,实验做完了
还回味犹尽。
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真真
切切地观察科学现象,体验科学奇妙,思考
科学原理,经历了有情趣的科学教育,在玩
科学、做科学中学科学,同时引导他们将在
做实验过程中独特的心灵体验与感悟写出
来,这样既培养科学意识,又丰富人文底
蕴,拓宽习作路子。
总之,学生在各种各样体验中,体验到
了生活的乐趣,体验到了合作的愉快,体验
到了探究的魅力。
为此,体验,能让习作走
向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生活化,能让习
作有源头活水。
习作的源头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
时俊花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六小学)
摘 要:小学生习作教学应针对年龄阶段的兴趣,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教学实验中的体验张扬灵性,激发兴趣,拓宽思路,能让
习作走向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生活化,能让习作有源头活水。
关键词:习作 源头学生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c)-0184-01
. All Rights Reserved.
184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