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才郎洛布加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06期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从教学基本常规——作业环节入手,关注和研究作业问题,是研究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我们研究学习实效性的一个视角。
【关键词】作业有效性分层实践
我国很多地区,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作为教学主要环节之一的作业改革显得较为滞后。
追求“学习成绩”考试改革滞后导致搞题海战术的阴影挥之不去。
就当地而言,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作业不加以选择而将课外整套教辅练习布置给学生做,使学生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而面对大量作业弄得精疲力竭,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了批改大量的作业也为自己增加了许多负担,而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当设计怎样的作业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练习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并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
一、提高作业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如何判断作业是否有效?国内外的研究往往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衡量: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2)是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3)是否注重个别差异;4)是否注重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技能,提高其素质。
有效教学特别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发展。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直接影响认知的结果。
有效作业要实现高效认知,必须解决如何使学生高效参与作业的问题。
二、如何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实践
1.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选习题
精选的目的是保证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要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加大备课后作业的力度,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使课后作业力求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来设计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因此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控制题目难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难度的题目,难易搭配,由易到難。
(2)用活、用足量少质高的题目,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形式,也可把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和对比,进行变式训练和逆向思维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分层布置,各有所获
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存在差异性,教师设计的物理作业要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优秀生优化知识结构,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让差生巩固基础知识。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练有所获,增强作业布置的实效性。
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层次,作业由简到难,循序渐进适度提升,最后留一、二道选做题,满足中上学生的能力要求。
3.作业形式: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学科。
为了增强兴趣,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所学内容,可布置成其他形式的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还能极大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除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凡是能利用身边简单材料可以做的实验,教师可以设计作业布置给学生回家做,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
4.优化作业的反馈和评价
尝试多种作业的批改方式,让学生掌握评价标准。
传统的批改方式目前还是占据主流位置,批改和分析要准确,使学生找到造成差错的原因,避免重犯类似的差错。
(1)作业的评语
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很好”“Good!”“有进步”……这些评语,具有一定的鼓励性质。
而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关注点不再是对了多少,而是错了多少,错在哪里,如何做才是准确的等等。
(2)面批面改
作业面批面改可以使教师在准确了解学生学习及运用学习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谈话或讨论形式,有目的地给予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概念理解或解题方法上的障碍。
5.题目的来源于自己建立的题库
(1)吸取经验。
平时自己在做题目时遇到好的题目或者在外面的资料中根据要求挑选到的题目放入自己的题库中备用。
(2)教研组教研活动时共同命题的题目放入自己的题库中备用。
题目应分成新授课完成后用的题目和章节复习时用的题目及总复习时用的题目。
再把积累的题目按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按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进度和难易度精编几套题目建立自己的题库随时调用。
(3)将精心设计的作业编写成学生常作业工作单,建立学生常作业工作单制度。
设计的作业案例:
【案例】初中八年级上完了《速度》这节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作为作业:在学校运动会上我班的甲同学和乙同学都参加了100米赛跑,前50米甲同学跑在前面,到达终点时结果甲同学用了15秒而乙同学用了14秒30,问:
1.前50米哪个同学跑得快?
2.100米哪个同学跑得快?
3.我班的另一位丙同学参加了200米赛跑结果用了27秒60,问丙同学和甲同学相比谁快?和乙同学相比谁快?
点评:速度是八年级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学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要学习到的压强、密度、功率等物理量的学习,通过这个题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1.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通过的路程多。
2.比较在通过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少。
3.通过的路程不同用的时间也不同那么要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个题目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本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同时题目中又以校运会作为情景创设,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解题欲望,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布置作业的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研究,精心设计题目。
布置学生的作业不一定是笔头作业,可以是各种小实验,也可以口头作业(讨论题)等,布置的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的有效设计要和教师的有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缺一不可。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体验、主体的感知、知识的主观建构,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培
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
所以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作业的设计要大力推广,有效的作业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能使学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