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的“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地作用潘晶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局部,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上下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上下关系表现出来。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上下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展音高、音准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本文试图从柯尔文手势的特色和如何实施柯尔文手势教学进展论述,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的过程中,做到教育、教学的艺术性,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运用方法
柯达伊教学法是代表匈牙利当代音乐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的教学体系,它不仅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和课程标准。

还有进度严密、艺术质量极高、可供各类学校使用的一整套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国家前景的指导思想。

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也是最为完善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首先对合唱重视无疑,因为合唱是进展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能明确社会的团结,他说:“许多人联合起来做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的事。

在这一方面,每个人的作用都同样重要,而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

〞新课程强调关注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在同一平台上,师生之间要像朋友一样。

柯尔文手势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和学生拉近距离的机会。

小学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的过程中,既应该做到教育、教学的艺术性,保证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音乐。

一、眼明手快,巧学音乐语言
在音乐教学法中采用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的手势法,即教师用不同的手势与高度代表唱名,让学生跟随教师手势的变化直接唱出唱名的准确高度。

其直观的演示效果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

它最大的优势是帮助孩子对音高的掌握。

为了让学生们记住,我用柯达伊手势创编了一个手势游戏。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在手势游戏中学生们边做手势边唱音高。

这要学生们不但很快的记住了音高而且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1、一个手势就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以前的音乐课上,每当听到有的同学唱跑音的时候,我都会停下音乐给学生纠正音高。

那样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演唱,也使音不准的同学很尴尬。

自从我教会学生柯达伊手势之后,每当再有学生因为音高不准而唱不好歌曲的时候,我会把他唱不准的音用手势表示出来,这样音乐继续播放学生继续演唱。

既不会打扰其他同学的演唱,也不会让这样的学生难堪。

长此以往学生们都说音乐教师善解人意和我成为了好朋友,仅仅一个手势就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

2、使用柯尔文手势直观地学习音乐语言
柯尔文手势相对不同高度的音高与音乐旋律语言来和学生交流,一方面
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另一方面流淌的琴声使课堂气氛更加愉悦,在愉快的琴声中,让音乐课堂“动〞起, 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柯尔文手势与音乐语言相结合习惯.当然这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指导练习,一步步使学生走入音乐的殿堂。

二、形象激趣,提高音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用直观的柯尔文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

例如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部平行,之后的re、mi、fa、sol、la、 xi、do′各音级位置依次逐渐升高,高音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

此法对学生掌握音准很有帮助。

柯尔文手势,能够很好的把音高和这个音的倾向和特性形象得表示出来。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柯尔文手势的使用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例如:
1、在空间上可以帮助学生唱准音准
利用柯尔文手势在空间表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低中年级学生和初学者理解和识别音级关系。

这学期我所教的四年级学生音乐根底比拟差,三年级时乐谱几乎不认识,对于初学者的他们来说,乐谱就是天书!更何况是音准。

所以在我的课堂中专门参加了柯尔文手势的运用来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例如我在教授四年级第一课表演歌曲《拍手拍手》时,由于这首歌的旋律活泼,节奏比拟明快,具有明显的音乐象征,所以我想让孩子通过学唱记住歌曲旋律,以积累更多的音乐素材。

可是在唱的过程中我发现音准对于这届四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就采用了柯尔文手势。

首先一边播放《拍手拍手》的旋律一边做出几个经常出现的旋律手势,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都做了哪几个音的手势,然后再让学生一边听旋律一边看教师的手势唱,接着让学生只看教师手势清唱旋律,最后让学生自己一边做柯尔文手势一边唱。

这样层层深入,学生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这样教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学生也感到很有兴趣
2、可以有效地把握音高
柯尔文手势是具有线谱音位和简谱形象的“图谱〞,是“具有音高的指挥动作〞,是“音乐的体操、不花钱的乐器〞,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和学都变得具体形象、轻松有趣。

教学效果也很突出。

如:我用柯尔文手势做出:sol mi do mi sol 让学生边看边记但是不准唱出声音,当教师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一乐段,练习时教师可以哼唱出各乐段第一个音的音高,然后让学生边看教师手势边唱,或自己做手势唱,如果学生音准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唱。

长期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的音准。

三、使用手势,进展二声部训练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

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

音准与节奏是合唱艺术的根底,是合唱艺术生命力。

要保证音准、节奏的绝对准确,必须进展严格、系统地训练。

通过手势,能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音与音之间的上下关系,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把音高和这个音的倾向和特性形象得表示出来
柯达伊教学法中使用约翰·柯尔文手势,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
体系中音级之间的上下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展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教师不出声歌唱,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乐汇片段,要求学生唱出它们的音高,做内心听觉的训练。

在二声部合唱的音准教学中,我首先巧用柯尔文手势进展固定音高的训练,先让学生国际标准音“a1”的音高手势位置。

将学生分成左右高声部两组。

将进展二声部间的和声训练。

如:生:观察教师柯尔文左右手不同“do〞“mi〞手势,闭口哼鸣“do 〞“mi〞大三度声音不同位置与音准高度,依次推出各音的音高“ru 、fa〞“ mi、sol〞等。

在各声部唱准单音的根底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各声部间三度音阶模唱,开始要求唱准自己声部的音高,慢慢就要求“唱一听二〞,即既要唱准自己声部的音又敢于听另一声部的音,以培养音准能力,自控能力。

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轻声有力的歌唱,这样的合唱清晰可辨。

通过动口,动耳,动脑,不断强化学生的和声感觉。

每一位教中、高年级的音乐教师都会知道,在教唱有二声部歌曲的时候,二声部的演唱是最困难的。

学生们常出现音不准,随其他声部跑音的现象。

柯达伊手势帮我把这个“难题〞也解决了。

在学习二声部歌曲之前我用两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

一个音、一个小节、一个乐句,就这样慢慢练习,当学生完整演唱二声部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觉得有进步了。

2、即兴的卡农(轮唱)练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做即兴的卡农(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做二声部卡农,锻炼音乐记忆。

3、进展二声部训练。

教师用两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

或者是选择学生二声部歌唱中困难的片断单独进展练习。

练习时不看谱、不使用钢琴,只是按照教师的手势歌唱。

利用手势辅助,做同主音的音阶调式转换,这是熟悉音阶调式、在首调唱名中进展转调练习的很好方法。

四、使用手势,帮助器乐教学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开展。

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1、在器乐教学中使用柯尔文手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学乐器的学生对乐器本身感兴趣,但是真正开始学就会觉得有难度了。

这时使用柯尔文手势帮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学习军鼓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手势做出不同音高来形象指挥。

这样教师边做动作学生演奏,不但准确度高,学生也省力自然就就更有兴趣学习了。

2、在器乐教学中使用柯尔文手,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器乐演奏。

在教学竖笛的指法练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柯尔文手势帮助教学。

如:教学《粉刷匠》这首歌曲时,前一句〔2/4 53 53 | 53 1 | 24 32 |5- |〕总是出现重复的几个音,我在学生初学时用上sol、mi、do三个音的手势做提示动作,等他们渐渐地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奏特点后,自然而然地记住这几个音乐手势,更深刻地了解了曲目,同时也熟练掌握了歌曲的演奏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柯尔文手势,创设愉快教学情节,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即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而且对良好性格的培养、判断能力的提高、心理的开展、身心的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

它在空间上把所唱的音的上下关系表现出来,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让师生一起享受学习。

所以,音乐课就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学生就是作品中不断跳动的音符!【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师X大学,2002年5月版.
2、吴红英.谈新课标下音乐课堂常规的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J],2006(2).
3、.某某教育,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