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节《世界的降水》课时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审核人
感知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量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

2、掌握主要的降水类型。

3、阅读并分析降水量分布图,总结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重难

教学重点:降水类型
教学难点: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复习
上节
知识
1、最炎热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除南极洲
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课堂
导入
和学生交谈,最近一个月来,我们这里的降水情况是怎样
的?(比较干旱,几乎没有什么降水)
调动
学生
参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
小组
合作
交流
1、补充讲解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霜、露等。

2、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一、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
结核;二、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课件演示三种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列
举不同降水类型常发生的地点,让学生判断相应的降水
类型。

4、降水量的测量:仪器:雨量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能正确使用雨量器。

5、世界降水的分布,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图,完成课本活动题,分析总结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差
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
少。

6、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指导学生读
材料,理解形成原因并判断降水的类型。

学生根据生活
实际,列举降水
的不同形式。

观察课件,分析
讨论降水形成
的条件和降水
的类型。

阅读分析世界
年平均降水量
分布图,小组讨
论总结世界降
水的地区分布
差异。


组展示教师分配任务,根据划分的问题来讨论交流
合作
交流
教师点拨对流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
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锋面雨:发生在冷、暖空气相遇时,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答案,培
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降水类型为地形雨。

学生
思考

展延伸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结合降水形成的条
件分析原因;
2、比较亚欧大陆沿海和内陆的降水多少,分析原因
3、比较南回归线穿过的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岸和西岸的降
水多少,分析原因?
4、补充总结:月降水量:把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把每个月的降水量相加;
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年降水量的区别。

学生
学会
读图
分析
图,
培养
读图
分析
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的课学习,我们明确了降水的不同形式,理解了
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掌握了降水的三种类型;知道了降
水量的测定方法;读图分析总结了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差
异。

教师
小结
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降水的形式
二、降水形成的条件
三、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四、降水量的测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五、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级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综合训练1、课本76页活动题
2、降水形成的条件、
3、降水的主要类型、、。

4、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5、世界雨极是指,降水类型属于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