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
义
万运芳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丛刊》
【年(卷),期】2004(004)011
【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评价其对脑卒中病情程度和转归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82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后1日、2日、3日、1周、4周后的血浆NSE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头脑CT梗塞灶直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卒中组当日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该浓度的动态变化呈发病当日升高、次日降低、第3日又升高、1周后明显下降、4周后降到正常水平。
第1日和3日的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与CT显示的梗塞灶直径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11、0.7412;P<0.01);并与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03、0.8488;P<0.01),但与四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测定可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总页数】2页(P7-8)
【作者】万运芳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车辆厂医院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2.3
【相关文献】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柳;王蕾;徐建红
2.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张继红;周秀玉;田开语;李雪松;朱春雨;王立崚;邓丹;钟志强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董贯忠;钱传忠;吴秀梅;梅今;陈卓友;向红兵;陈治国
4.新生儿窒息血浆神经肽Y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周辉;王浙东;钱镜秋;张金莲;徐杰;陈瑞新
5.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刘煜敏;严国山;洪艳;章军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