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是如何管理情绪压力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诀分享:名人是如何管理情绪压力的?
2014开始了,您的工作可能多得没有头绪,甚至不知从何下手了吧?
压力很大,怎么办?举一些名人的例子给大家作参考。

一、从情绪本身着手的三种手段
A、放松法:通过听音乐、调整呼吸等方式放松肌肉;
B、渲泻法:通过体育活动、诉说、涂鸦等方式渲泄情绪;
C、转移法:离开当时的环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事情,比如旅行、散步等;人物一: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渲泻法+转移法)
2006年5月,患上严重抑郁症的崔永元,选择了重走长征路,来解开心里抑郁的“疙瘩”。

“今天我走了5公里,明天争取走10公里!我现在每天晚上不用吃安眠药就睡得特香!躺下就能睡着,饭量也大了,高兴死了!睡不着的人都应该出来走走!”这是2007年年初,崔永元在快要结束的长征路上说的。

之所以能睡好觉,除了每天的活动量都很大以外,崔永元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事少了”,以前每天都有几十个电话、各种事情找他,现在每天就三四个电话,接通了刚说一句,一想到他在长征路上呢,就说“算了”,把电话挂掉。

回到北京后,崔永元对徒步行走依旧热情不减。

有一天,他从家走到中央电视台,又绕着中华世纪坛走了两圈,“算了算大概有15公里的距离”。

心理专家说,患上了抑郁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有两点:一个是按时吃药,另一个就是“转移”———找点儿自己喜欢的并且有意义的事情,积极去做,渐渐就会摆脱不良情绪。

比如小崔发起的重走长征路,就是典型的用“转移”的办法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别总在带给你压力的事情上“钻牛角尖”,在合适的时候换个思路,做点其他事情,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很多人在钱包上、电脑桌面上放了自己爱人、小孩子的照片,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心情会立刻改观,心里会想“这点事算什么,挺一挺不就过去了!”
人物二:原央视著名主持人杨澜(渲泻法+转移法)
杨澜在面对《精品购物指南》杂志采访时说,“如果你觉得人生有什么‘弯’你过不去了,那是因为你趴在地面上,如果你站起来就会看到路是一直往前延伸的,所以别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环境里面。


对于减压,杨澜笑谈自己的减压方法就是体育锻炼,还有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

她认为保持一颗童心其实是减压的好方法。

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因为他们只为此时此刻而快乐或哭泣。

压力大的时候就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孩子吧!该哭就哭,该笑就笑!
人物三:著名导演张艺谋(渲泻法+仪式)
张艺谋有“每次换新鞋会对旧鞋子鞠躬说‘再见’的怪癖”。

据张艺谋身边的一位医
务人员透露,喜欢穿球鞋的张艺谋每次以新换旧时,如果心情不错,都会重演向旧鞋鞠躬说“再见”的行为。

作为一种习惯,张艺谋在《十面埋伏》拍摄时,也通过换鞋来减压。

鞋子就像亲密的朋友一样,也是一种记忆,承载着某种情感,可以通过这样的表达而得到渲泄,即另类的托物言志。

所以,换鞋也是换一种心情。

加上换一双鞋,脚部的舒适感也会不一样,使身体出现一些变化。

其实,这与换件漂亮衣服减压也是异曲同工。

很多人不觉得仪式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其实它的用途不小。

比如,当你有一个缺点无法改正,你可以借助一个仪式帮助你克服,具体做法是你把你要做的事情写下来,郑重告诉你的朋友或同事,要求大家签名见证,有了这样一个正规的仪式,你的内心会更重视,你的行为也会表现出和你承诺的一致性,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一致原则”。

再比如,一个人对过去的恋人恋恋不忘,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他可以把有关恋人的所有物品收集在一起,然后选一个特别的日子,甚至给自己洗一个澡,阵势颇有点金盆洗手的味道,然后对自己郑重许诺,再一把火把相关物品烧得一干二净。

人物四:比尔-盖茨(放松法)
比尔·盖茨在办公室放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床,一旦工作累了的时候,他就会立刻躺在他那张乱糟糟的床上,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不管周围的工作环境如何喧闹,他总能马上进入甜甜的梦乡。

这种休息方式对于压力大、日程紧张的职场人士来说的确是非常必要的。

繁忙的工作把我们的生活打得支离破碎,抓紧一点时间来休息就是我们能保持精力的最好方法了。

大量的事实证明,相比睡眠不足的人,睡眠充足的人情绪更为稳定,压力也能处理得比较好。

人物五:爱涂鸦的美国总统们(渲泄法)
1993年10月,当索马里武装分子杀害18名美军士兵后,美国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
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小组会议,当下属向他认真地汇报情况时,他却心不在焉地在一张纸上乱涂鸦。

这一新闻被新华网刊登后让大家了解了领导者别样的减压妙招。

其实,很多美国总统都喜欢涂鸦。

克林顿在忙乱的时候涂鸦,并不是真的面对国家危机心不在焉,只是如此强大的危机事件使得他下意识地用涂鸦的方法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了。

此节总结:每一年,都有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的学生自杀,华为、富士康也有员工选择了跳楼轻生,统计表明,绝大多数轻生者都性格偏内向、孤僻,心态不够开放,不善于放松,也缺乏朋友及社会性支持网络来渲泄,并且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来转移工作的压力。

你有利于健康的兴趣、爱好吗?多久放松一次?有可以诉说心情的朋友吗?赶快反省一下。

(注:通宵搓麻将的爱好不算,因为输了钱,会给自己造成另外的经济压力及情绪困扰 ^_^)
二、改变认知.这种方法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最有效.
原理:想法是产生情绪及压力的主要根源,想法变了,自然一切都变了。

人物五: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2009年11月的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上,作为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宣传员的白岩松在会上坦承,这个社会,压力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会有顺和不顺的时候,而且顺和不顺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应更积极地去面对,热爱生命应成为健康传播最重要的基石。

有人问他,你是如何面对压力的?
他说:“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快乐与痛苦只占5%,其余的便是平淡的生活。

当我状态特好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有危机感,状态不好或者特差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能够平静想想,这种经历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前面还有好事等着呢。


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把经历坏事看成促使自己成长的必要经历,这种境界要求比较高。

但如果你真的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你一定是个情绪高手。

比如,当被小偷偷了钱包时,仍庆幸损失不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将来再次遇到此类事情;当遭遇小病如感冒时,能把它当作一个预警信号,从而多运动,健康自然离你不远。

三、积极行为,制定计划,做生活的掌控者。

原理:忧虑情绪、过大压力本身会导致行为迟缓,如果针对压力源积极行动,现状同样为之改善。

人物六:多界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
在邓亚萍成名前,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个人矮的乒乓球运动员因为手臂短,肯定不会有前途,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邓亚萍,所以当时,她的心理压力很大。

如果相信这种说法,就算是坚持下去,也不会有前途,要么是中途放弃,进行转行。

但邓亚萍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她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她常常想,自己个头小,有什么优势呢?后来她发现,对于一般运动员来说,比较低的球很难进行搏杀,但因为她个头小,无论多低的球,都都在扣球的可能,当然,这要在自己的球感相当出色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

所以,从此她努力练习,最终练到了什么球都能拉、什么球都能扣的水平,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

在成名后,邓亚萍又是次面临工作压力太大的问题,有一次她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时透露,“眼下工作很多,千头万绪,压力也非常大。

而工作和家庭一直都是一对矛盾体,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去把握两者的关系。


她补充说,“我从当运动员开始就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拼命工作,什么时候可以给自己放个假。

现在的工作就和打乒乓球一样,都需要很好地计划一番,分清重点,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

都说要提高领导力,安排好工作和生活这也是领导力的一种。


总结: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有心做出一番事业的职场人士都要学会打组合拳。

放松、转移都要会,做好时间与目标管理同样重要,只要有的放矢,即使偶尔产生不良情绪,也会很快得到改善,压力自然也就慢慢释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