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2015.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热带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 ⑤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气候: 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人口、宗教和语言
1.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最高。 2.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 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是黄种 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联合国 欧洲联盟 石油输出国 组织
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 住窑洞。
3.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美国、巴
西、 澳大利亚。 4.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巴基斯坦。 5.地跨亚欧两洲:俄罗斯,土耳其;地跨亚非两洲:埃及。
6.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发展中国家主要
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 2.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 白令海峡。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跨 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亚洲;平均海拔最高
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7.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北半球的南部或南半球,简称“南”,发达 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简称“北”。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 作称“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 谈称为“南北对话”。
8.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正式成立于1945年,
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联合 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9.重要的国际组织: 名 称 英文 缩写 UN EU OPEC 总 部 美国纽 约 布鲁塞 尔 维也纳 名 称 亚太经 合组织 世界贸 易组织 英文 缩写 APEC WTO 总 部 新加坡 瑞士的 日内瓦
均发源于亚洲。

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人类集中居住地叫聚落。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 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 落稀疏开阔。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 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2.东南亚气候湿热,为木楼或竹楼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
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4.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 类的活动。
5.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6.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 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中 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地中海将消失,是非洲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喜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10.公转产生的现象:a、四季的更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1.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 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或22日),北极圈 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B点: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3月20或21) ,全球昼夜平分 C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6月21或22日), 季节夏 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D点: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2或23) ,全球昼夜平分 12.赤道线上始终昼夜平分。
4.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 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 用最广泛的语言。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巴西使用
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
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用俄语。 5.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形成于 亚洲西部,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 半岛,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三大宗教
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
系(美洲)是美洲、太平洋、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与非洲板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气候 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2.日温:最高14点左右,最低日出前后。年温,北半球陆地7月 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A)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相反。
5.0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称北纬, 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 纬,60°—90°为高纬 7. 五带的划分:0°—23.5°(N、S)为热带,23.5°N— 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 90°N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8. 经纬网:利用纬度和经度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国际惯例: 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9.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交替 b 、地方时差异;
C)地
势: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0.6℃。
4.影响降水的分布因素: A)纬度位置:赤道附近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地 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
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 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 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 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 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 示。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4.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 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