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县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e 140 Cu 64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 NaCl 溶液中所含的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 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 C.50 mL 1 mol/L NaCl 溶液 D.25 mL 0.5 mol/L HCl 溶液
2.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钯的化合物PdCl 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 ,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 、Pd 、H 2O 、HCl 、PdCl 2和一种未知物质X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1时,生成 2mo1物质X
B .未知物质X 为CO 2
C .反应中CO 作还原剂
D .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 Pd 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222C l +2H O C l+H +2O H -
-
=↑↑通电
B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233322
C O +2C H C O O H 2C H C O O C O H O --=+↑+
C .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322O H 2N O N O +N O +H O --
+=↑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2322A l O 2O H 2A l O H O --
+=+
4.一定量的Na 2O 2与CO 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41.8 g ,恰好与1 L 1 mol ·L -1
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1.8 g 固体物质为Na 2CO 3
B.41.8 g 固体物质为0.1 mol Na 2CO 3和0.4 mol Na 2O 2的混合物
C.41.8 g 固体物质为31.2 g Na 2CO 3和10.6 g Na 2CO 3的混合物
D.一定量的Na 2O 2为78 g
5.如图所示,烧瓶内有一只活的小白鼠,U 形管内装有红色水溶液,使a 、b 两端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经数小时后,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 端下降,b 端上升
B.a 端上升,b 端下降
C.a 、b 两端都下降
D.a 、b 两端都上升
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 2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 +
、、Mg 2+
、Al 3+
、、、Cl -。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3NO + 8Al + 5OH -
+ 2H 2O
3NH 3↑ +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 4NH 、Mg 2+
、-24SO 和-
3NO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 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 +
、Cl -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 3 、NH 4Cl 和MgSO 4
8.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 (H +
)与c (OH -)有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SO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2
4
NH、Ba2+、OH-、I-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
4
CO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2
3
SO、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2
3
9.一定量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 g。
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0 L
B.13.5 L
C.15.7 L
D.16.8 L
10.如图,标准状况下,向带有活塞最大容积为1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b为正整数;a≤5,b≤5),则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g/L)是
A、14.40
B、8.00
C、5.60
D、2.86
活塞
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11.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NH3
B.CO2
C.NaOH
D.HNO3
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
13.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 mL 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
14.室温下,在0.2 mol ·L -1
Al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 ·L -1
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 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 3+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 3+
+3OH -
⇌Al(OH)3 B.a →b 段,溶液的pH 增大,Al 3+
浓度不变 C.b →c 段,加入的OH -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 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15.用铝箔包裹着2.3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理论上可以收到氢气的物质的量多少为 A.0.05mol B.0.2mol C.大于0.05mol 小于0.2mol D.无法判断
16.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氨水和NaOH 溶液,各加入10mL 0.1 1
m
o l L -⋅3A L C l 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C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非选择题:(共52分)(试题卷填空横线长短不代表答案长短)
17. (11分)已知A 、B 、C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 为固体,B 和C 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 。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理由是 。
(2)A 、B 、C 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三种元素中可能是金属的是 ,理由是 。
(3)如果E 溶液是一种强酸,写出E 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离子方程式 。
18.(12分)二氧化铈(CeO 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 2、Fe 2O 3、CeO 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滤渣A 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某离子,检验该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滤渣B 的主要成分是 。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
已知化合物TBP 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 (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
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等。
(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6 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 mol·L-1 FeS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是(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 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 .
19.(14分)下图中,X、C为单质,A为淡黄色固体,B的阳离子与A相同(其他物质均略去)。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
(2)写出A、B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B 的水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用离子反应方程示)。
(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在潜水艇中的一种重要用途:。
(5)若A、B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一种固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0. (15分)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如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Y是盐酸,则O 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指来源于X溶液的,下同)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答案:
1D 2A 3D 4B 5B 6D 7B 8D 9A 10D 11B 12A 13C 14C 15C 16D
17(1)③⑤;氢化物、无氧酸、无氧酸盐均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溶于水可以不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碱必须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氧化物虽由两种元素组成,但氧化物不是不溶于水,就是与水发生反应,也不符合题意 (2)A ;A
金属单质在室温下不是气态物质
(3) MnO2 + 4H +
+ 2Cl - = Mn 2+
+ Cl2↑+ 2H2O
18:(1)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KSCN 溶液,若不出现红色,则已洗净;反之,未洗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CeO 2+H 2O 2+6H +
=2Ce 3+
+4H 2O+O 2↑ SiO 2 (3)不能 分液漏斗 (4)97.0% 19(1)
(2)2Na 2O 2+2H 2O
4NaOH+O 2↑、NaOH+NaHCO 3
Na 2CO 3+H 2O
(3)碱性 HCO 3+H 2O H 2CO 3+OH -
(4)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5)Na 2CO 3
20:(1)-2AlO 、-23SiO
;-
23CO ;Al(OH)3+3H +=Al 3+
+3H 2O (2)Al 3+
、Mg 2+
、+4NH 、Cl -;+
4NH +OH -
=NH 3·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