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指从优良品种的茶树母株上,剪取健壮的枝条,然后再从枝条上剪取带有叶芽的插穗,扦插于苗床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将其培养生根、长成小苗,然后移栽到茶园,即可长成正常茶树。
该技术能够实现茶树无性系良种的选育普及推广,大面积茶树良种苗木的繁育,大面积新茶园的种植,低产茶园的改造及建立丰产茶园,有利于促进茶产业发展跨越新台阶、迈上新高度,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茶树种苗繁育的趋势和方向。
一、茶树母本园的培育
茶树扦插育苗要选用一批优质插穗,母本园一定要选择优良品种。
四川省高县茶园种植主要选择福鼎大白、福选9号、蒙山9号、乌牛早、巴渝特早、名山131、安吉白茶、中茶302、早白尖5号、黄金芽、中白一号、天府红一号等品种。
母本园要加强培肥管理,重施有机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使茶树生长旺盛。
母本园一般春茶采2~3批名优茶,提前结束春采,进行重修剪,使新梢生长健壮,待作插穗。
二、扦插时间的选择
一般来说,只要有穗源,茶树一年四季都可以扦插,但扦插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
2—3月间利用上年的秋梢进行扦插,称为春插,其优点是当年可出圃,圃地利用周转快,管理上也比较方便、省工。
但由于春季气温虽有回升,地温却较低,所以扦插发根慢,需要70~90天才能发根,且往往是先发芽后发根,造成养分消耗过多,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加之插穗本身的先天不足,因而春插成活率低,育成的苗也较瘦弱。
6月中旬到8月上旬,利用当年春梢和春夏梢进行扦插,称为夏插。
其优点是发根快,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
但由于夏季光照强、气温高,光照和水分的管理要求高,苗圃培育时间也较长,需要16个
月以上,成本较高。
8月中旬到10月上旬利用当年夏梢或夏秋梢进行扦插,称为秋插(高县一般都选用秋插方法)。
秋季气温虽然逐渐下降,但地温仍然较高,而且秋季叶片光合能力也较强,因而秋插的发根速度仍较快。
一般9月上旬前扦插,发根速度与夏插基本相近,9月中旬到10月初扦插,当年发根率可达20%;10月上旬扦插,当年发根率为5%左右。
从成活率和出圃率来看,秋插亦与夏插相近,但苗圃培育的时间较夏插短,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采用秋插,春茶期间可利用母本园采摘高档名茶,增加收入。
不足之处是晚秋扦插的苗木较夏插略小。
10月中旬到12月间,利用当年秋梢进行扦插,称为冬插。
由于冬季气温、地温均低,且较干燥,扦插成活率低,一般茶区都不采用。
综上所述,从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来看,以夏插最优。
从综合效益来看,则以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三、扦插苗圃的建立
扦插苗圃是扦插育苗的场所。
其条件的好坏,与扦插的发根、成活及苗木质量、管理工效,均有密切
关系,必须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扦
茶树短穗扦插苗圃基地
30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建立扦插苗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圃地选择。
①土壤。
要求土壤pH 值为4.5~5.5,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度不少于40厘米,一般以肥力中等的壤土为好。
②地势。
要求地势平坦、高燥,地下水位低;排灌良好,雨季不积水,旱季易浇灌。
③前作。
连续多年种植番茄、茄子、豇豆、烟草等作物的熟地,常有根结线虫为害,不宜作苗圃。
若因没有其他合适的土地,只有选用这类土地时,须先进行土壤消毒杀虫处理方可用作苗圃,可在翻地前每亩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5千克,结合翻耕翻入土中。
2.苗床建立。
扦插苗床的规格是:畦长15~20米,地块较长时,宜分成若干段;畦宽1~1.3米;畦高随地势和土质而定,一般缓坡地或平地的畦高为8~10厘米,水田或土质黏重地块的畦高为20~25厘米;畦与畦之间的排水沟(亦称畦沟),底宽30厘米左右,面宽40厘米左右。
在对圃地进行30厘米左右深度的全面翻耕,碎土、平整后,即可按照规格做成畦坯,然后按每亩150千克的用量,在畦坯上撒施腐熟的饼肥,浅翻入土后,整平畦面。
选择土层深厚的酸性红、黄壤生荒地或疏林地,铲除表土,取表土层以下腐殖质含量很少的心土,用孔径1厘米左右的筛子过筛,去除草根、树根和石砾后,铺放在畦面上,厚度约5厘米,注意铺匀,每亩约需要20立方米心土。
铺好后用滚压器适当滚压,或用木板略加敲打,使之呈“上实下松”状,经滚压或敲打后,心土厚度达3厘米左右即可。
这样插穗插入土中部分,刚好在心土中,可以防止插穗剪口腐烂,促进早日发根,而且畦面上杂草也较少。
四、穗条的标准、剪取方法和穗条处理
1.穗条标准。
母树经摘顶后10天左右即可剪
取穗条。
适宜用作穗条的新梢标准是:长度在25厘
米以上,茎粗3~5毫米。
2.穗条剪取方法。
选择有2/3呈红色的健壮枝梢剪取插穗,分批剪取。
穗条剪下后必须及时剪成插穗进行扦插。
1个标准的插穗应该是:长度3厘米左右,带有1个健壮饱满的腋芽和1张成熟的叶片(称为母叶)。
剪穗时一般可按穗条的自然节距1节剪成1个穗。
没有腋芽,或腋芽有病虫害,或人为损伤者不能使用。
节间太短的,可把两节剪成一个插穗,并剪去下端的叶片和腋芽。
叶长超过12厘米时,可剪去1/3~1/2。
插穗的上下剪口要求光滑,并与母叶呈平行的斜面,上剪口留桩以2~3毫米为宜。
切口呈45度较好,叶柄上留桩2~3毫米,一般亩需500千克左右穗条。
3.插穗激素处理。
用植物生长激素处理插穗能促进生根,生产试践表明,使用吲哚乙酸5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1000毫克/千克、2,4-D 50毫克/千克、增产灵30毫克/千克等植物生长素,浸渍和涂蘸茶树插穗基部,均能促进插穗生根和提高成活率(很多茶农为省事,未采取插穗激素处理)。
五、扦插方法
1.扦插密度的控制。
扦插密度的大小,对扦插苗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密度过小,土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出苗量少,密度过大,扦插成活率下降,造成插穗浪费,且茶苗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扦插密度常根据品种叶片的大小来确定。
中小叶品种叶片较小
扦插密度应大些,一般行距8~10
厘米,株距2厘米左右,每亩扦插20万~25万株,大叶品种叶片较大,扦插密度可小些,一般行距10~12厘米,株距3~4厘米,每亩插10万~13万株。
2.扦插的技术要求。
扦插前将苗床用水润透,经2~3小时水分下渗后,土壤呈“湿而不黏”的松软状态,即可扦插。
扦插时,先按行距要求划好行线。
然后沿行线,按株距将插穗垂直或稍斜插入土中,深度以叶柄与畦面平齐为宜。
扦插株距为2厘米左右,行距为8厘米左右,依叶片长短而定,以叶片不重叠为宜。
插完一定的面积后立即浇,并用遮阴物覆盖,如果在高温烈日下扦插,需边插边洒水、边遮阴,以防灼苗。
3.进行搭棚遮阴。
为了避免阳光的强烈照射和降低畦面,风速及减少水分蒸发,扦插育苗必须在苗
31
畦上搭设遮阴棚架。
各地采用的遮阴篷形式较多,茶农一般用竹弓拱形棚搭遮阳网。
做法是:竹片两端插入苗畦两侧的土中,形成中高50厘米左右的弧形,顶部和两侧中间用小竹竿或竹片连接固定,搭上遮阳网即可。
六、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苗圃管理的好坏对扦插成活率的高低、苗木质量的优劣、出圃的迟早,均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着重介绍夏秋扦插后的管理。
1.扦插当年越冬前的管理。
扦插后到越冬前是插穗愈合生根时期,也是关系到扦插成活率高低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光照和水分管理。
①光照管理。
夏秋季光照强,一般遮阴60%~80%为好。
扦插初期遮阴度要高些,随着插穗根系的逐步形成,遮阴度需要通过每天揭盖的早晚来控制受光量。
扦插初期,要早盖晚揭。
到10月中下旬可逐步揭除遮阴物。
秋插时应用塑料遮阳网,遮阳网宜选用黑色的,将网固定在遮阴架上(平棚、拱形棚皆可),不必每天揭盖,水可直接从网上浇下。
②水分管理。
视土壤湿度而定,一般保持表土湿润,一寸以下土壤能捻成条但不粘手即可。
如表土干燥松散,需及时灌溉。
据观察,夏插中小叶品种夏秋插在扦插后40天内,晴天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40天后可改为每天浇水1次,也可隔几天沟灌1次水,沟灌时,以水灌至苗畦高度3/4左右为度,经3~4小时后即行排干。
扦插两个月后可视天气和苗畦土壤情况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土色不泛白为度。
遇到大雨、久雨时,要及时排水。
③温度管理。
气温较高时棚内温度超42℃,须及时通风(掀开两头的薄膜),防止插穗叶片产生灼伤,降温后应及时盖膜保湿保温。
2.越冬期的管理。
①行间铺草。
铺草常以稻草15~20根扎成一束铺于行间,越冬后任其腐烂作肥料。
②盖棚、搭防风障。
入冬后重新盖上帘子,有一定的防寒作用。
对于抗寒力特别弱的品种,还需要用塑料薄膜覆盖越冬。
③灌水抗旱。
冬季土壤水分蒸发少,一般不会出现旱情,但有时也会出现冬旱,从而加剧寒害。
因此,要注意及时浇水或灌水抗旱。
3.开春后至出圃前的管理。
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围绕着培育壮苗来进行。
①适时揭膜炼苗。
一般翌年4月下旬可去揭膜,但揭膜必须掌握一个原则,苗未发根不能揭膜,发根后可揭膜炼苗。
揭膜后,遮阳网还需盖上。
去膜最好选阴天,否则,要慢慢揭膜。
方法是:先两头,再一边,后全去。
去膜后,如三类苗较多,应及时追肥和根外喷肥,进行人工促苗。
②合理追肥。
4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插穗不断生出大量新根,茶芽也开始大量萌发,需充足的肥水,分三次追施。
第一次用0.5%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第二次用1%的尿素加喷施宝进行叶面喷施,第三次用2%的尿素加喷施宝进行喷施,间隔期为7~10天。
6月中旬以后,随着扦插苗的逐渐生长,抗性增强,可以施有机肥为主,用喷壶浇灌,每15~20天施一次。
一般当年苗高可达50~70厘米。
③治虫除草。
茶苗枝叶幼嫩,易发生虫害。
苗圃常发生的害虫主要有茶蚜、小绿叶蝉、茶尺蠖等。
在害虫发生季节要经常巡查苗圃,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所用农药种类、用量和用法均与生产茶园相同。
杂草与茶苗争水争肥,影响茶苗生长,发现杂草,要及时拔除。
④抗旱保苗。
由于扦插苗根系较浅,加之苗圃中茶苗密度大,因而很容易受旱害的威胁。
发生旱情时要及时灌水或浇水抗旱。
夏季如遇持续高温干旱,还需重新进行遮阴。
七、出圃移栽
茶苗出圃标准:苗高30厘米,茎粗0.4厘米左右,叶色绿,无病虫害,有分枝,根系发达,即可出圃,出圃前一天要淋足水,起苗时必须适当带土并打浆起运。
茶苗出圃后,要及时进行栽植,以提高成活率。
645154 四川省高县农业农村局 朱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