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站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间站课程作业
(此部分为《选线设计Ⅱ》课程作业)
一、线路设计资料 利用新线课程设计资料 二、中间站布置
1.选择车站的布置图形并确定到发线数量 (1)选择车站的布置图形
中间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其图形基本上已定型化,本作业可参照下列图形:
附图 4
根据本站附近城镇位置、主要货源货流方向,并结合地形确定站房及货场位置。
(2)确定到发线数量 到发线的数量,应根据运量及运输性质确定,为便利运营工作,单线铁路中间站一般设两股到发线,有大量本站作业的车站到发线数量可根据需要确定,本作业采用三股到发线。
牵出线的设置应根据行车量及调车作业量的大小来确定。
在车站布置图形及到发线数量确定以后,应绘出车站股道布置示意图。
1. 股道编号并确定线距 (1)股道编号
单线铁路车站的股道编号,是由靠站房的股道起,向站房对侧依此顺序编号,正线用罗马数字,站线用阿拉伯数字,将股道编号标注在股道布置图上。
(2)确定股道线距
在车站上,相邻两股道中心线间的距离(简称线距),应保证行车安全及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作业时的安全和方便,具体规定可参阅《铁道工程》或《铁路选线设计》教材中的 “车站线间距离”表。
本作业车站位于直线段,故根据出发资料查表即可,不进行加宽值计算。
当两股道中间有站台时,股道的线距取决于站台宽度及线路中心至站台边缘的距离。
在直线段,站内各建筑物及设备至相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见《铁道工程》或《铁路选线设计的“主要建筑物(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距离”表。
股道线距确定后,标注在股道布置图上。
3.道岔编号及道岔号数选定 (1)道岔编号
以站房中心为界,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向内,由主要进路而次要进路依此编号,上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双号,下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单号。
道岔编号应标明在股道布置示意图上。
(2)道岔号数
车站股道间连接的道岔号数,一般应根据列车的运行方式和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来确定。
应按下列规定选择:
①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为50~75km/h 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8号。
②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 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③ 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当地形困难时,
非正线出岔的旅客列车到发
2
线上,可采用9号单式对称道岔。
④ 用于侧向接发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上的单开道岔,在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上不得小于12号,其他站不小于9号;
⑤ 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40km/h ,且年通过总质量大于50Mt 的正线上宜采用12号及以上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
⑥ 跨区间无缝线路上的道岔应采用无缝的单开道岔。
⑦ 其他股道使用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
⑧ 改建车站时,道岔号数尽量按上述规定设计。
改建有困难时可以保留原有道岔,但单开道岔不小于9号。
单开道岔主要尺寸见下表所示:
车站平面设计,各相邻道岔的布置,应在保证规定的行车速度及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力求排列紧接,使相邻两道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最短。
这样,可以缩短车站咽喉去或股道车站咽喉区或股道连接的长度,减少机车车辆在站内走行的距离,节省工程及运营费用。
为使机车车辆经过两相邻道岔地段平稳安全和减少道岔的磨损,两道岔之间必须插入一段短轨,其长度f 随道岔排列形式和所在位置而有所不同,可查《铁路选线设计》或《铁道工程》教材中的相应表格。
(3)填写道岔使用情况表
道岔编号及道岔号数确定后,按道岔编号的顺序,先双号,后单号(即2,4,6,…,1,3,5,…),填入下表中,并将表1附在股道布置图的下方。
4.确定警冲标及信号机位置 (1)警冲标位置
警冲标位于两股道汇合处,当机车车辆停在股道的警冲标内方时,其他列车可沿邻线安全走行,警冲标的位置用距道岔中心的距离L J 表示,它与道岔号数、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或道岔的导曲线半径)等因素关系。
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相邻道岔的导曲线半径,例如采用道岔为9号,其导曲线半径为180m ,因之,连接曲线半径就为180m 以上。
本作业要求,当相邻道岔为9号时,连接曲线半径为200m ;当相邻道岔为12号时,连接曲线半径为400m 。
已知道岔号数、股道线距及连接曲线半径,即可按《铁道工程》和《铁路选线设计》教材中的“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J L 表”决定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J L ,股道较多时可查阅本指示书附录中的表。
(2)信号机
车站上有进站信号机与出站信号机 到发线进路可设计为单进路与双进路,为了给运营提供方便,一般单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均按双进路设计;我国为左侧行车,出站信号机布置在每股道行车方向的左侧。
出站信号机位置的确定原则与警冲标相同,也按距道岔中心的距离L X 来表示。
本作业为高柱色灯信号机、有轨道电路、正线通行超限列车。
L X 可查《铁路选线设计》或《铁道工程》教材中的“信号机至道岔中心距表”。
为了施工和维修方便,如下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可将外侧股道的信号机,设置在内侧股道信号机
3
的相同坐标上。
(3)警冲标及信号机位置列表
警冲标及信号机的位置应标注在股道布置示意图上,并将警冲标、信号机距相应道岔中心的距离用
1.车站各主要点坐标计算及股道有效长计算
为了确定道岔、信号机,警冲标、水鹤、灰坑,站台及各种房屋建筑的位置,需要计算站内这些主要点的坐标。
中间站坐标计算是以正线中心线为基线(X 轴),从车站中心(一般以站房中心线为车站中心)分界,分别以两端正线上最外道岔中心为坐标原点。
X 轴向站内方向为正,向站外方向为负;Y 轴方向只标明线间距离、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距离以及各种建筑物的宽度。
道岔后连接曲线应计算曲线交点的X 坐标,并注明曲线半径及曲线长度。
股道实际有效长、全长及铺轨长的计算在坐标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计算参见以下例题。
中间站平面设计 (1
)货场平面计算
根据已定线距、道岔号数及连接曲线的要素,计算或查表可以得出货场的平面尺寸,如附图
5所示。
(2)出站信号机与警冲标位置的确定 下行方向:
1道:出站信号机设于1、4道之间,两站线间距15m ,连接曲线半径200m ,显然曲线在信号机与警冲标设置范围以外,两侧均按直线建筑接近限界考虑。
查表得到信号机距岔心Lx=56.3m ,警冲标距岔心Lj=48.1m 。
因有轨道电路,绝缘可安设在现有第四轨缝,距岔心LF=57.49m ,与Lx 相近,将信号机内移与绝缘并列设置。
警冲标移设在距岔心53.49m 处。
如附图6。
附图5中间站货场线路平面设计 附图6 道出站信号机与警冲标位置
3道:出站信号机设于Ⅱ、3道之间,线距7.5m ,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连接曲线半径400m 。
查表得Lx=63.3m ,Lj=48.1m 。
按现有轨缝,绝缘可设在第四轨缝,距岔心57.49m 在信号机外方5.81m <6.5m ,符合规定要求,其在X 轴的投影长度57.29m 。
警冲标移至距岔心53.49m 处。
如附图7。
4
Ⅱ道:由于Ⅱ道已受第4位道岔内的警冲标限制,因此第2位道岔内的警冲标只能和第4位道岔内警冲标同坐标,即距4号岔心53.49m 。
这样反推绝缘缝应设于第四轨缝,距岔心57.49m ,信号机可并置,如附图8所示。
附图7 道下行出站信号机和警冲标俭置 附图8 Ⅱ道下行出站信号机与警冲标位置
上行方向:
计算方法与上述相同,具体结果见附图9。
(3)坐标计算
按前面所述,以车站中心分界,分别从正线最外道岔中心(坐标原点)开始计算。
为推算方便,一般先推算各道岔中心的坐标,再由它们推算道岔内的信号机、警冲标、岔后曲线交点的坐标。
本站上行到达端坐标汁算如附表2-3所示。
坐标计算结果应标注于车站平面设计图内,如附图9所示。
附图9 中间站设计平面
(4)股道有效长计算
计算股道有效长采用表格的形式比较方便。
见附表2-4
股道实际有效长分方向计算。
将各股道有效长的控制点调坐标填人表内第3、4栏内,这两栏数字桐加得第5栏。
第5栏中数值最大者就是有效长最短的股道,上表内皿道上行方向是有效长最短的。
第6栏求出各股道与有效长最短者长度之差,也就是第5栏各数值与最大者之差。
第6栏数值加上设计有效长750m 即得到第7栏数值(各股道有效长度)。
(5)车站两端最外进路道岔中心里程及进站信号机里程 以车站最外端进路道岔中心为原点的各计算点坐标,只是一种相对位置,必须进一步计算车站两端坐标原点的线路里程,才能最后把站内各主要点的实际位置确定下来。
注:表中计算所得到的股道长度为各股道有效长度在人轴上的投影长度。
1、Ⅱ股道有效长度在调轴向的直线范围内,表中长度即实际有效长度;而3道两端有曲线,表中长度比实际有效长度短,可近似地认为是该没道有效长度。
股道有效长计算附表2-4
注:表中计算所得到的股道长度为各股道有效长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1、II股道有效长在X轴向的直线范围内,表中长度即实际有效长度;而3道两端有曲线,表中长度比实际有效长短,可近似地认为是该股道有效长度。
车站坐标原点里程是根据车站中心里程来推算。
车站中心里程DK15+650,具体计算方法是先根据车站中心里程推算一端的正线最外道岔中心里程,然后再根据股道长度推算另一端的正线最外道岔中心里程。
车站坐标原点里程是根据车站中心里程来推算。
车站中心里程DK15+650,具体计算方法是先根据车站中心里程推算一端的正线最外道岔中心里程,然后再根据股道长度推算另一端的正线最外道岔中心里程。
本例是先向下行方向推算第二忱道岔中心的里程:
DKI5+ 650 (车站中心里程)
125 (基本站台右边长度)
20.6 (基本站台端到岔心间距离)
十 464.4 (8”岔心坐标)
DKI6 +260 (2”岔心里程)
第2位道岔中心里程DK16+260。
该端进站信号机,由于调车作业的需要,移至最外道岔中心外200m 处,里程DK16+460。
距第2位道岔尖轨尖端200-(16.85-2.65)=185.8m。
16.85m系12号道岔中心至始端轨缝的长度,2.65m则为轨缝至尖轨尖端的距离。
另一端的第1位道岔中心里程是根据第2位道岔中心里程推算。
DK16 + 260.00 (2#岔心里程)
一 96.56
DK15+ 163.44 (2#道岔警冲标里程)
一 750.00
DK15 + 413.44 (Ⅱ道上行出站信号机里程)
一 106.37
5
DK15 + 307.07 (1#岔心里程)
该端的进站信号机,外移设于DK15+100处,距第1位道岔尖轨尖端15307.07-15100-(16.86-2.65)=192.87m。
(6)铺轨、铺岔等工程数量计算
铺轨长度是股道全长减去道岔所占长度。
股道全长是指股道两端道岔基本轨接缝间长度,如附图10所下。
以1道为例,股道全长为:
1道全长=1#道岔基本轨缝至2#道岔基本轨缝间长度
=a+(2#岔心里程-1#岔心里程)+[(60/cosα-T+L)-(60+T)]+(60/ cosα-60]+a
=16.85+(16260.00-15307.07)+(60.20-20.80)+41.57)-(60+20.80)〕+(60.20-60)
+16.85=987.00m
式中 a——岔后曲线转角:
T——切线长;
L——曲线长。
1道铺轨长=987.00-(36.82+28.85
+36.82+36.82)= 847.69m
其他股道计算类似。
附图10 股道全长
股道全长及铺轨长度汇总于股道长度表(附表2-5),铺岔数量汇总于道岔数量表(附表2-6)。
股道长度(m)附表2-5
道岔数量附表2-6
车站设计结果均展绘于平面图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