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
物质分类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都能导电B.电解质研究的对象是化合物
C.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盐酸的导电性强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不是电解质
2.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硫酸、纯碱、小苏打、臭氧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顺序排列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往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所得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则
A.所得分散系为溶液B.所得分散系为浊液
C.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Cl3D.溶液分散系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胶体分散系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B.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C.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D.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电荷
5.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牵动着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心。

我国在本次抗疫过程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列与本次疫情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使用75%酒精或84消毒液都可以对新型冠状病毒起到杀毒作用,且杀毒原理相同
C.纯净物聚丙烯纤维是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
D.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此处的“气溶胶”的分散剂主要是指空气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A.A B.B C.C D.D
7.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是否均一、透明、稳定D.是否能通过半透膜
8.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盐酸⑥CH3COONa
A.一元碱—①③④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②⑥D.混合物—②⑤
9.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B.“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C.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Ca(OH)2
D.“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易分解为氯化钙和氧气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8.80g
D.烧杯中红褐色的透明液体是氢氧化铁胶体还是溴水用可见光束可以鉴别
1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苛性钾、冰醋酸、三氧化硫B.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氯气C.明矾、水煤气、盐酸、醋酸、铜D.冰醋酸、水玻璃、硫酸钡、H2S、乙醇12.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13.按“氧化物、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O2、Na2SO3B.SO2、H2SO4C.Fe2O3、NaOH D.CO2、NaCl
14.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15.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

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①氢气——爆炸品②浓硫酸——腐蚀品③汽油——易燃品④烧碱——剧毒品⑤氯酸钾——氧化剂⑥硝酸铵——爆炸品
A.①②③⑥B.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⑤⑥
二、实验题
16.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
A.冷水B.沸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H2SO4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5)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_____ (填“有”或“无”)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17.Ⅰ.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C、E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
①分离酒精(沸点78.5℃)和乙醚(沸点34.6℃)混合液_____________;
②花生油和水_____________。

(3)若向装置C中加入碘水和足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现象是:C内液体分两层,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_色。

Ⅱ.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滴~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____。

(2)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性质来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

18.把10mL 淀粉胶体和5mL KCl溶液的混和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2分钟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mL 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少量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用最简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的方法叫____ ;具体操作:______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2.C3.D4.B5.D6.D7.B8.D9.C10.D11.D12.B13.D14.B15.D
16.B FeCl3+3H2O Δ
Fe(OH)3(胶体)+3HCl 胶体先发生聚沉得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
黄色溶液 A 无有白色沉淀生成
17.(梨形)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AE C 紫色或紫红色丙FeCl3+3H2O
Δ
Fe(OH)3(胶体)+3HCl 丁达尔效应或丁达尔现象
18.出现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19.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丙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因为加入电解质促进胶体聚沉Fe(OH)3(胶体)+3H+=Fe3++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